戴小农:在澳洲投资肉鸡农场(入门介绍篇)
March 03, 2017
在澳洲投资肉鸡农场(入门介绍篇)
话说澳洲的肉鸡市场,其实是完全被三家禽类产品生产公司所垄断的,他们分别是Baiada, Ingham, 和 Turi Food.

想必喜欢逛Coles 和 Wooly 的童鞋们可能会对上面某些商标感到眼熟吧,就比如在各大超市冷藏柜里的这个货。

没错,因为这三大禽类产品公司的肉鸡产品主要的客户就是Coles, Woolworth,以及炸鸡大爷KFC。

至于这三家公司肉鸡的生产模式,其实都是将刚破壳第一天的小鸡苗从Hatchery (孵化场) 拉到Chook Station (肉鸡农场) 进行养殖。

在经过两个月的养殖后,再将成熟的肉鸡(大概三到四公斤)收走,并直接转运到Slaughterhouse(屠宰场)进行加工处理。

最后将处理后的鸡肉制品交付给订单客户(Coles, Wooly 和炸鸡大爷)。而Baiada 更是一家独大到垄断了澳洲肉鸡市场的60%, 所以大家在澳洲吃到的鸡肉制品,十有八九都是Baiada公司旗下的外包肉鸡农场所养殖出来的。
恩 所以去年十月底、今年一月初去过墨尔本周边KFC的童鞋,应该就吃过俺养的小鸡。 啊啊啊啊啊!! 你们这群残忍的人类呀,竟然吃掉了俺辛辛苦苦养大的小鸡们。

正是因为整个澳洲的肉鸡市场完全被这三家禽类公司所垄断 (恩 … 竟然把鸡肉卖辣么贵,真是三家禽兽), 所以能够让农业投资者进行投资的区间,就是上文提到的Chook Station,也就是肉鸡农场了。恩 下图就是肉鸡农场鸡舍的内外模样。

而肉鸡农场的运作模式就是从三大公司那签署养殖合同,成为三大公司中某一家的外包农场。

然后从总公司旗下的孵化场接收鸡苗,在自家鸡舍中将这些鸡苗养殖到三到四公斤,再将成熟的肉鸡交付给公司,并从中赚取外包养殖费用。而一批小鸡从接收到交付大概会在农场里成长两个月。所以一个运作良好的肉鸡农场一年应该可以交付五到六批肉鸡。
肉鸡农场的利润:恩 好吧,这个部分应该是每个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话题了。那么以戴小农操作的农场为例,我们的农场养殖的规模在每批18~20万只鸡左右,也就是说每两个月一批鸡的话,我们的农场每年的肉鸡出笼量是100万~120万只,而以Baiada公司每只肉鸡收购价在92c来计算的话,一年下来我们农场的毛利润是100万澳币。
而澳洲的肉鸡农场又是一个相对成熟的行业,所以无论是买入现有的肉鸡农场,或者买地新建鸡舍,成本都是有市场价格的。就比如在当下,在澳洲投资建设一个标准鸡舍的成本大约为100万澳币,而最新的标准鸡舍容量为6.5万只鸡。所以如果投资300万澳币,建设三个标准鸡舍,整个农场的容量就能达到20万只左右。而根据刚才戴小农提供的自己农场的数据,一个容量为20万只鸡的农场,一年毛利为100万的话,三年的毛利润就能累计到300万。也就是说三年的毛利润就能和投资额持平。 恩 看到这里诸位投资客是不是已经心里蠢蠢欲动啦~~
Hia Hia Hia ~~ 那我再往你们头上泼一盆冷水好了。恩 看清了,刚才我在上面写的是毛利润!! 是毛利润 !! 是毛利润 !!!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如果稍微了解会计或者企业管理的童鞋应该都知道,毛利润和净利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为毛利润还包含了各种坑爹的成本,所以一个农场如果运作不顺利的话,甚至有可能亏本。

好吧,如果我们刨开一切不良因素,综合算下来。一个新建的、运作良好的肉鸡农场的投资回报率平均下来大概在每年10%的复利左右吧。恩 看到这里,各位投资客心里会不会觉得还不如去投资墨尔本的房子来的快呢…… 诶 …… 其实每每想到这里,戴小农的心也是碎了一地的……

不过如果哪位看官在看到这里之后依旧对投资澳洲肉鸡市场感兴趣的话,那就敬请期待戴小农的下一篇文章:投资澳洲农场要注意的那些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