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客户重购的三种常见方式
受“挖掘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维护一个老客户的6倍”,“20%的客户贡献了80%的利润”等营销经典名言影响,各家商户目前都在挖空心思留住老客户。通常情况下,老客户能给品牌带来两大利益:
1. 客户重购,直接带来利润(sale)
2. 老客户推荐新客户,扩大品牌影响力(share)
无论是 sale 还是 share,在CRM角度都是客户忠诚的体现,属于CRM的SOW(CRM有两大组成和一个基础:两大组成——新客挖掘和老客维系;一个基础——客户数据/数据库)
是先有客户忠诚,还是先有客户重购和客户分享?多年前,我的老板曾经跟我说:“重购客户不一定是忠诚客户,他可能只是去那家店更方便;忠诚客户也不一定会重购,他可能不需要再重购,或者离那家店太远了。”当时我听了之后五体投地;不知道老板的这个想法现在有没有变。毕竟,说这话的时候连如今的CRM必备工具微信都还没出世。
客户忠诚是需要培育的。和产品质量,服务体验,购买成本(费用成本和精力成本)都息息相关。这又是另一个宏大的命题。本文暂时不作讨论,这里先简单直接地讲讲如何促进客户重购。
目前市面上主要的促进客户重购(注意不是会员重购)的方式大约有4种。
1. 入门版:积点卡 这个方式适用于没有会员数据库,产品比较单一的店铺。基本上会是一些咖啡,奶茶或者甜品店。我们家门口的奶茶店就是积点卡,买9送1;另外光启城有一家蛋挞店也是一样的套路。 “麦当劳咖啡”目前还是使用的积点卡方式进行会员重购,而KFC已经开始通过微信建立会员体系,有了一套健全的会员系统了。
积点卡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简单,方便,成本低,不需要运营。 劣势是无法收集客户的信息做进一步的沟通和促销(没有数据做基础,就不存在CRM),纸质卡片容易丢失,卡片的发放和敲章完全是人工的,无法管理。
2. 基础版:会员特价 & 会员折扣 从基础版开始就有会员数据库了。但是对会员数据库的使用比较初级,结账时报一下会员卡号(有的地方直接报手机号即可,说明数据库采用的是手机号码唯一原则)或出示会员卡即可。换句话说:如果我其实压根儿没有你的信息,只是发卡片,这样也是行得通的...
会员特价通常出现在超市和便利店,每段时间出一些商品以低于零售价的会员特价出售给会员;必须有会员卡才能享受;
会员折扣通常是各大化妆品或奢侈品的选择。比较常见的例如会员享受9折优惠。
会员特价和会员折扣通常会吸引一部分客户办理会员卡;但吸引的还是那些本身有重购需求或对品牌有好感的那群人,刺激他们的重购频次和金额。想象一下,如果你觉得自己下一次购买该产品/进这家超市时已经是三五年以后(例如一只包,一辆车),你还有兴趣办会员卡吗?
基础版和入门版处在“是否有数据库”的分水岭。毕竟没有1,后面再多0也是徒然。基础版就是这个1。
3. 进阶版:会员积分制 进阶版的会员重购,就不再是单一产品的特价或一刀切的折扣了。它在基础版之上将整合内部资源,将可以提供的资源进行统一整合和分配。客人消费即可获得积分,积分累计到一定程度可以兑换。在这里,可供兑换的礼品/服务就构成了会员权益。会员积分体系背后都会有一套强大的数据库做支撑,记录客户的所有消费和兑换。在这个阶段,基本上品牌会有一个会员章程,简要地告知客户如何积分,如何兑换,主要的权益有哪些。
会员权益种类丰富。有常规类型,也有生日或节假日特殊优惠,或者还有一些合作伙伴权益。
常规的会员权益有两种:
1. 积分抵扣现金,例如屈臣氏,丝芙兰,航空公司换里程,都属于这个范畴
2. 积分兑换实物礼品,例如银行信用卡,中国移动
生日或节假日优惠特殊优惠:
1. 常见的是当日/当月消费积分double,例如屈臣氏,丝芙兰,各类商场
2. 当月/当日消费额外抵扣现金
3. 生日赠送小礼物;这一条和上两条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个属于纯情感维护,关键不在促进消费了。所以一般只有有钱的,愿意把钱投在客户身上的品牌才会这么做。
无关紧要地插个嘴:有些品牌把节假日和生日祝福短信也放在会员权益里面。我个人觉得呢,您开心就好。每年生日,第一个祝我生日快乐的总是招商银行,这件事只令我感到悲伤,并不让我觉得品牌真的关心我...
合作伙伴权益:这部分的权益多少完全取决于市场部的人力和能力。毕竟谈一个合作伙伴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过这一块就像一个冒险岛,有可能你可以用很少的资源置换一块很大的资源,也有可能就So so;品牌之间的联谊就像旧社会的恋爱结婚,需要门当户对;最重要的是双赢。如果著名服装品牌马特斯邦威和著名汽车品牌阿斯顿马丁联谊,想想都是一场灾难。
由于会员积分制比前两种付出了许多的人力规划和物质补偿;所以一定搭配着想要获取更多的销售提升ROI,同时,会员忠诚和NPS(净推荐值,一种计量某个客户将会向其他人推荐某个企业或服务可能性的指数。最流行的顾客忠诚度分析指标。)也纳入了他们的考量范围。因此一般权益越多,他们会花更大力气邀你重复消费,多和客人接触。毕竟亏本的生意谁都不会做。
会员权益有可能成为品牌产品的一个部分,吸引消费者成为会员。例如招商银行信用卡,广发银行信用卡,他们的合作商户很多,例如:星巴克周五招商信用卡买一赠一;周五刷卡享受额外折扣等;还有一些会员俱乐部,纯粹靠的就是会员权益,入会先交会费,再享受会员权益,例如一些超跑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等等。
总结:入门,基础和进阶的三个版本,投入也是随之增长;因此到底选择哪一个版本进行建设,需要考量的因素很多。例如:品牌的产品线,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与竞争品牌的差异,品牌市场部的综合能力,还要考量的是老客户的数量,和每一个客户生命周期能可能提供的价值。
三种常见的重购促进方式已经讲完了。现在是提问环节:
1. 星巴克是哪一种刺激重购模式?
2. 汽车品牌一般通过那种方式刺激重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