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你是这样的宋城
这是一个我写给大众点评的评价,没有想到你是这样的宋城
我是个杭州人。
解释一下我两星的评价,一颗星是给千古情的导演和演员,第二颗星是给那些设计这个公园的人。不得不说,千古情的表演是不错的,我也十分佩服在二十年前有人能够想到要用这样的方式去建造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主题公园,并且能够真正去将它运营起来。这在今天看来都是一个十分大胆的行为。
而整体对于宋城这个景区来讲,我是失望的。
因为要陪国际友人感受杭州的文化以及中国文化,我选择了宋城。原因很简单,首先,几乎网上的所有评价都对其表示赞赏。几乎所有人在评价里都说这个这个地方很有趣,宋城千古情十分不错,这个景点非常好。其次,这是个能够在短时间内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所了解的地方。它依据《清明上河图》,再现了部分画卷里的建筑,并且景区内部有呈现宋代人们市井生活的活动,也有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表演,包括广受褒奖“宋城千古情”。简单来说,我选择宋城是看中了宋城的“文化”。
百度百科里,宋城的经营理念是"建筑为形,文化为魂",那我就从建筑谈起我失望的缘由。
建筑
就建筑的布局和建设,我也不是行内人,我相信这些都是经过精心策划才得以最后建造完成的,我对此不加评论。可后期对这些建筑的“美化”让我实在是有些无法理解。第一次经过宋城这个风景区时,看到假山上如此现代的两个大字“宋城”,我就对这个景区存有疑虑,为什么一个主题为“宋文化”的公园会在它的外墙,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写上这两个与其主题完全不搭调,充满现代元素的字?当时我不过一笑而过,权当是商家想以这样一种方法来引人注目来招徕游客。可当我走入景区时,我发现在各种较为重要的建筑上,都有十分醒目的“宋城”或是“sicheng”,而这些贴上去的立体字体无一例外是充满了现代化元素。当我看到这些五颜六色的立体字被这样随性所欲地贴在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上时,我对于那些建筑的好感全无,甚至不会去关心这些建筑的建筑风格。而当人们不会去关心这些建筑时,建造者所希望的“形”还会存在吗?仿古建造这些建筑还有意义吗?
文化
建造起一个如此大型的主题公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还要将中国文化融入。可就是因为建造的不易,才要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尽善尽美。在我的游览中,只是略微地注意了部分细节,就发现了一些并不十分如意的地方。
如果要仿古,请不要只仿建筑不妨文化。
首先是文字的统一性。暂且不论前文谈到的建筑上的大字,整个园区内的文字是杂乱无章的。如果说是宋朝,那一定是繁体,也一定是从右往左书写。可园区内,我看到的是一些店铺用繁体书写,一些用简体,多数店铺名会从左向右书写,而一些主要景点的牌匾会从右到左书写。这种文字的混乱是十分易于发现的,跟我一起游玩的国际友人在结束后非常困惑地问我要怎么分辨什么时候应该从右往左读,而我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她,因为她看到的是错误的书写。为什么连才刚刚开始学习中文的外国人都能够发现的问题,却没有一个人提出?为什么这样明显的混乱在这个景区开放了二十年后,还依然存在?
第二是不合时宜的英文。我能够理解建造者为什么把英文韩文融入景区,这是个国际化的景区需要与国际接轨。可是,请不要将他国文字随意摆放在园区内,这样只是大大影响了我们的游览体验。像是从进入停车场就能看到各种竖着的“Romance Park”,这些竖着的“Romance Park”贯穿整个景区,各种颜色,就这样“矗立”在颇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旁。这样的违和感让我很无奈。还有,“Romance Park”,请问这是想说这是个千古情park?可是,外国人真的能够理解这样的翻译吗?把“胭脂巷”翻译成“Time Travel show”,请问这是想表达什么?整个公园不都是一场“Time traveling”吗?如果非要放英文翻译,也请不要随意翻译。英文韩文不是不能有,只是要将这些国际化的元素放在它们该在的地方,比如各种语言的地图指引,路牌的下方,餐馆的备用菜单……而不是让这些元素“煞风景”。
这样的文化,我都不敢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宋城让我看到的“中国文化”是缺斤少两的,是溃烂的。
还有一点我不得不说,就是公园内的商业气息。
被商业带走了主心骨,这是中国景区的通病。我忍受了中国很多景区“过于繁荣的商业”,却无法忍受家门口的宋城。我想说,这个景区简直是在不择手段地赚钱也许会引起一些人的愤慨,但是,我认为这是事实。第一,这是一个丝毫不限流的景区。我只是在一个普通的周六进入了宋城,我却看到了五一十一时西湖景区那么壮观的人流。“摩肩接踵”毫不夸张,朋友在她走到一条没那么多人的街上时,很无奈地说“我终于看到地了”。宋城不同于西湖,它的街道由于是仿造宋朝建造,本身就狭窄不堪,而两侧的商家又摆放了许多商品到街上,再加上及其密集的人群,整个游览体验非常令人难受。第二,大型旅游团聚集,纪念品商店过多。景区内,旅游团明显多于散客,到处都是一群又一群的游客,能够听到此起彼伏的导游叫喊声,这让原本就嘈杂不堪的街道更加吵闹。沿街的街道上有许多买同样纪念品的商店,真正有特色的商店并不多。第三,园内百分之五十的设施都要收费,免费的地方总是有挤不完的人和随处可见的垃圾。
最后来谈谈宋城千古情。就这个表演而言,是十分不错的。演员表演娴熟,音效特效与实际配合得十分完美,比我在中国其他地方看到的民俗表演都要精彩。但是,这一次我的观感却远远低于这场秀应有的观感。是因为,总是有许多人举高手机在录像。关灯之后,整个看台其实都是亮的,大概有五分之一的人都举着手机在录像,这不仅挡住了后面的人的视线,更大大影响了整一个的体验。更有甚者,拿手机开着扬声器与别人视频,聊微信;趁着工作人员不注意开闪光灯拍照……这些不文明的行为比比皆是,可这并不是无法解决。也许没有办法快速提高我们的国民素质,但至少可以在演出期间禁止使用手机。多年前去看“印象张家界”,尽管那场秀没有宋城的精彩,但在演出期间,是严禁使用任何手机相机的,也就是因为这样,让所有人都能够获得良好的观影体验,这也是宋城千古情所欠缺的。
一个人工景区能够存在二十年,并且一直有不断的游客,说明它的设计和整体的游览都有可圈可点吸引人之处。可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商业利益而不关心这个景区的现况,不解决问题,我不认为宋城单单凭借“宋城千古情”这一个精彩看点还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以上所言均为个人想法,只是不希望这样一个我暂且认为有文化有内涵的景点,变成一个世俗的,完全被商业化的景点。
我是个杭州人。
解释一下我两星的评价,一颗星是给千古情的导演和演员,第二颗星是给那些设计这个公园的人。不得不说,千古情的表演是不错的,我也十分佩服在二十年前有人能够想到要用这样的方式去建造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主题公园,并且能够真正去将它运营起来。这在今天看来都是一个十分大胆的行为。
而整体对于宋城这个景区来讲,我是失望的。
因为要陪国际友人感受杭州的文化以及中国文化,我选择了宋城。原因很简单,首先,几乎网上的所有评价都对其表示赞赏。几乎所有人在评价里都说这个这个地方很有趣,宋城千古情十分不错,这个景点非常好。其次,这是个能够在短时间内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所了解的地方。它依据《清明上河图》,再现了部分画卷里的建筑,并且景区内部有呈现宋代人们市井生活的活动,也有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表演,包括广受褒奖“宋城千古情”。简单来说,我选择宋城是看中了宋城的“文化”。
百度百科里,宋城的经营理念是"建筑为形,文化为魂",那我就从建筑谈起我失望的缘由。
建筑
就建筑的布局和建设,我也不是行内人,我相信这些都是经过精心策划才得以最后建造完成的,我对此不加评论。可后期对这些建筑的“美化”让我实在是有些无法理解。第一次经过宋城这个风景区时,看到假山上如此现代的两个大字“宋城”,我就对这个景区存有疑虑,为什么一个主题为“宋文化”的公园会在它的外墙,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写上这两个与其主题完全不搭调,充满现代元素的字?当时我不过一笑而过,权当是商家想以这样一种方法来引人注目来招徕游客。可当我走入景区时,我发现在各种较为重要的建筑上,都有十分醒目的“宋城”或是“sicheng”,而这些贴上去的立体字体无一例外是充满了现代化元素。当我看到这些五颜六色的立体字被这样随性所欲地贴在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上时,我对于那些建筑的好感全无,甚至不会去关心这些建筑的建筑风格。而当人们不会去关心这些建筑时,建造者所希望的“形”还会存在吗?仿古建造这些建筑还有意义吗?
文化
建造起一个如此大型的主题公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还要将中国文化融入。可就是因为建造的不易,才要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尽善尽美。在我的游览中,只是略微地注意了部分细节,就发现了一些并不十分如意的地方。
如果要仿古,请不要只仿建筑不妨文化。
首先是文字的统一性。暂且不论前文谈到的建筑上的大字,整个园区内的文字是杂乱无章的。如果说是宋朝,那一定是繁体,也一定是从右往左书写。可园区内,我看到的是一些店铺用繁体书写,一些用简体,多数店铺名会从左向右书写,而一些主要景点的牌匾会从右到左书写。这种文字的混乱是十分易于发现的,跟我一起游玩的国际友人在结束后非常困惑地问我要怎么分辨什么时候应该从右往左读,而我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她,因为她看到的是错误的书写。为什么连才刚刚开始学习中文的外国人都能够发现的问题,却没有一个人提出?为什么这样明显的混乱在这个景区开放了二十年后,还依然存在?
第二是不合时宜的英文。我能够理解建造者为什么把英文韩文融入景区,这是个国际化的景区需要与国际接轨。可是,请不要将他国文字随意摆放在园区内,这样只是大大影响了我们的游览体验。像是从进入停车场就能看到各种竖着的“Romance Park”,这些竖着的“Romance Park”贯穿整个景区,各种颜色,就这样“矗立”在颇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旁。这样的违和感让我很无奈。还有,“Romance Park”,请问这是想说这是个千古情park?可是,外国人真的能够理解这样的翻译吗?把“胭脂巷”翻译成“Time Travel show”,请问这是想表达什么?整个公园不都是一场“Time traveling”吗?如果非要放英文翻译,也请不要随意翻译。英文韩文不是不能有,只是要将这些国际化的元素放在它们该在的地方,比如各种语言的地图指引,路牌的下方,餐馆的备用菜单……而不是让这些元素“煞风景”。
这样的文化,我都不敢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宋城让我看到的“中国文化”是缺斤少两的,是溃烂的。
还有一点我不得不说,就是公园内的商业气息。
被商业带走了主心骨,这是中国景区的通病。我忍受了中国很多景区“过于繁荣的商业”,却无法忍受家门口的宋城。我想说,这个景区简直是在不择手段地赚钱也许会引起一些人的愤慨,但是,我认为这是事实。第一,这是一个丝毫不限流的景区。我只是在一个普通的周六进入了宋城,我却看到了五一十一时西湖景区那么壮观的人流。“摩肩接踵”毫不夸张,朋友在她走到一条没那么多人的街上时,很无奈地说“我终于看到地了”。宋城不同于西湖,它的街道由于是仿造宋朝建造,本身就狭窄不堪,而两侧的商家又摆放了许多商品到街上,再加上及其密集的人群,整个游览体验非常令人难受。第二,大型旅游团聚集,纪念品商店过多。景区内,旅游团明显多于散客,到处都是一群又一群的游客,能够听到此起彼伏的导游叫喊声,这让原本就嘈杂不堪的街道更加吵闹。沿街的街道上有许多买同样纪念品的商店,真正有特色的商店并不多。第三,园内百分之五十的设施都要收费,免费的地方总是有挤不完的人和随处可见的垃圾。
最后来谈谈宋城千古情。就这个表演而言,是十分不错的。演员表演娴熟,音效特效与实际配合得十分完美,比我在中国其他地方看到的民俗表演都要精彩。但是,这一次我的观感却远远低于这场秀应有的观感。是因为,总是有许多人举高手机在录像。关灯之后,整个看台其实都是亮的,大概有五分之一的人都举着手机在录像,这不仅挡住了后面的人的视线,更大大影响了整一个的体验。更有甚者,拿手机开着扬声器与别人视频,聊微信;趁着工作人员不注意开闪光灯拍照……这些不文明的行为比比皆是,可这并不是无法解决。也许没有办法快速提高我们的国民素质,但至少可以在演出期间禁止使用手机。多年前去看“印象张家界”,尽管那场秀没有宋城的精彩,但在演出期间,是严禁使用任何手机相机的,也就是因为这样,让所有人都能够获得良好的观影体验,这也是宋城千古情所欠缺的。
一个人工景区能够存在二十年,并且一直有不断的游客,说明它的设计和整体的游览都有可圈可点吸引人之处。可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商业利益而不关心这个景区的现况,不解决问题,我不认为宋城单单凭借“宋城千古情”这一个精彩看点还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以上所言均为个人想法,只是不希望这样一个我暂且认为有文化有内涵的景点,变成一个世俗的,完全被商业化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