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每个电影爱好者都会经历不断的喜好变化
其实我一直都很好奇每个电影爱好者,是如何一步步喜欢上看电影的。似乎都是有个启蒙“老师”,或者有部启蒙片子,瞬间有了开窍的感觉,从此奉献银幕前时间金钱无数,一条路走到黑。
进阶之路每个人大概都差不多,imdb top250先看一看,找到喜欢的风格类型,导演演员,花痴深挖。好莱坞主流看腻了,就发展欧洲,亚洲,非洲,本土范围内大陆香港台湾,看得越多,越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最怕就是别人让你推荐几部好片,问你最喜欢的电影是哪部,最喜欢的演员是谁,这时候只能支支吾吾抓耳挠腮… 不熟悉的提问者心中一定在想,不是说你看电影很多么,让你推荐几部都说不出来,还装什么文艺青年。
但回望我的影迷之路,观影喜好经常变来变去是我很困扰的问题。比如有段时间黑白片完全看不进去,再经典优秀的电影只要是黑白的,在我眼里就像一堆蚂蚁在爬。但最近又突然迷上了黑白片,没有颜色的画面似乎简洁又富有想象空间,虽然如今可以补上许多经典,但在曾经的年龄看这些电影的机会已永远失去了。后果之一就是虽然我自认为电影方面我的启蒙老师和终极膜拜对象,是黑泽明大师,但最近才意识到,他的许多黑白片居然都没有看过。在最热情的时候失去了安全了解黑泽明的机会,如今再冷静的检阅这些遗珠,味道就总有那么点不对。
经常有人会说,电影是夕阳产业,因为历史上的电影实在是太多了,总有一天人们会再拍不出,也不想看新电影了。从商业角度来说,只要世界上还有人,这种担心估计是没必要的。但从电影艺术角度来说,这些年几大电影节和颁奖季电影的质量不断下滑的现状确实让人无奈,也许有一天,我真的不会再想看新的艺术电影了。
另外值得提的就是对烂片,到底应该是怎样的态度。曾经有段时间我会看烂片,意图从另一方面提高,就是发现烂片究竟烂在何处。但说实话,看烂片非常有害身心,不但会有鄙视,愤怒,恶心等各种负面情绪,心灵上还会遭受时间被浪费的悔恨。毕竟好片太多,生命有限,影迷们的时间,只有在观影后的情绪恢复期,才能被美剧,tvb之类的调剂品短暂浪费一下。所以我已经果断停止了看烂片的错误。对于烂片,不能下载,不能在线看,更不能买票看,别人要看,也有义务尽力阻止他们。
至于为什么最近有这些感慨,是因为对于自己“新片出了先看,偶尔学习老片”的模式产生了质疑。虽然电影有时代特征,把握新走向才能做有生命力的电影爱好者。但近年来各大小新旧导演的作品,真的太平庸了,失望之下开始主攻老片经典,居然发现不会像以前一样看不进去,非常开心。大概是人老了。白羊月马上要来了,又要过生日了,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