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无序与疯狂
罗兰巴特没能完整地写出一部像《符号学原理》那样的摄影理论,是因为他发现摄影竟然如此难以宏观地概括和总结。于是他只选择一些触动他的照片,找到几个有趣的刺点,进行思考。
为何无法建成某种完整性?巴尔特认为“摄影无序,且难以归类”。摄影有时无意义,摄影,不具有符号性。
不像电影,尤其是消费主义的商业电影,规则一眼到底,能归纳其作为语言的语法。即使文艺片,也有清晰可识的风格,形成语法的结构。而且,表露的越多,暴露的也越多。 而摄影不同,无语法,无符号,只是生活的断片。照片,只有一张,一张的难以叙说。
萨特:“报纸上的新闻照片完全可以让我觉得毫无意义”。因为表达明确,一览无余。所以罗兰巴特说,“有的照片让我觉得意外,有的照片让我觉得毫无意外”。照片就代表着意外,没有意外也就没有照片。
所以,摄影应该是疯狂的。在《明室》的最后,他说,社会在规训摄影,抑制它的“疯狂”。第一种手段是把摄影变成艺术,从属于某些“艺术”的方式,结果照片上再没有一点点疯狂,摄影的真谛渐渐被遗忘。另一种是普及它,让它泛滥成灾,把它觉得平淡无奇,直到摄影和其他图像比无任何突出之处,也就无法显露出它的特点,它的愤世嫉俗,它的疯狂。
确实这两点现在都做到了,摄影变得没意思了
为何无法建成某种完整性?巴尔特认为“摄影无序,且难以归类”。摄影有时无意义,摄影,不具有符号性。
不像电影,尤其是消费主义的商业电影,规则一眼到底,能归纳其作为语言的语法。即使文艺片,也有清晰可识的风格,形成语法的结构。而且,表露的越多,暴露的也越多。 而摄影不同,无语法,无符号,只是生活的断片。照片,只有一张,一张的难以叙说。
萨特:“报纸上的新闻照片完全可以让我觉得毫无意义”。因为表达明确,一览无余。所以罗兰巴特说,“有的照片让我觉得意外,有的照片让我觉得毫无意外”。照片就代表着意外,没有意外也就没有照片。
所以,摄影应该是疯狂的。在《明室》的最后,他说,社会在规训摄影,抑制它的“疯狂”。第一种手段是把摄影变成艺术,从属于某些“艺术”的方式,结果照片上再没有一点点疯狂,摄影的真谛渐渐被遗忘。另一种是普及它,让它泛滥成灾,把它觉得平淡无奇,直到摄影和其他图像比无任何突出之处,也就无法显露出它的特点,它的愤世嫉俗,它的疯狂。
确实这两点现在都做到了,摄影变得没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