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 |《百年孤独》:我们这代人的孤独又该何处安放?
百年孤独(1967)
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类型:魔幻现实主义
评分:9.2
01
开场白
“多年以后,奥雷里亚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河里的石头光滑、洁白,活象史前的巨蛋。这块天地还是新开辟的,许多东西都叫不出名字,不得不用手指指点点。”。
这段贯穿整部小说始终的的经典开场白,相信很多读过这本巨著的人都会印象深刻,寥寥几句,就勾勒出整部小说的恢宏基调,道尽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百年兴衰的传奇经历。无力感,沉重感,孤独感在这样从容倒叙的经典前奏前油然而生,正犹如影片《阿甘正传》翩翩起舞的羽毛,正犹如单曲《加州旅馆》超长的吉他前奏,不禁让人唏嘘感叹!
02
百年七代,鸿篇巨著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凭借《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一代文学宗师地位。2014年4月17日在墨西哥病逝。
读完整部小说,叹服作者驾驭叙事素材和人物关系及时空变换的能力,一部小说可以囊括前后七代人一百年错综复杂的关系,更有相关人物背景下的历史,人文,地理,政治,科技等,可以说是拉丁美洲历史文化的浓缩投影,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史诗级的鸿篇巨著了,光是理清七代人错综复杂的图谱关系,就已经够让你绞尽脑汁了。正如被世界文明排斥在外的苦难的拉丁美洲,马孔多的苦难和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就可想而知。
03
人生而孤独
布恩迪亚家族也曾经在新文明的冲击下,努力地走出去寻找新的世界,尽管有过畏惧和退缩,可是他们还是抛弃了传统的外衣,希望融入这个新世界。可是外来文明以一种侵略的态度来吞噬这个家族,于是他们就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文明世界中持续着“百年孤独”。作者表达着一种精神状态的孤独来批判外来者对拉美大陆的一种精神层面的侵略,以及西方文明对拉美的歧视与排斥。最后作者用一个毁灭的结尾来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愤懑,“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马孔多的毁灭和布恩迪亚家族的迷失是最现实的结果。
人之所以会以群居,是因生而孤独,正如浩瀚宇宙中孤独的星球一样。每次打开微信看到那个孤独的小人,那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自己,顿时无力、孤独、深沉的气息扑面而来。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迷茫,何尝不是现代人的孤独迷茫?我们而今生存的社会,科技通讯发达,可是精神的孤独却与日俱增,我们有朋友但是没圈子;我们和父母子女的交流变少了;和亲戚朋友的交流变少了;和老师学生的交流变少了;和兴趣爱好的交流变少了…但我们和外部世界以及陌生人的链接却越来越频繁,物欲的价值观更加速了这个链接,这种链接让物质的交换变的空前加速,但是精神的空虚谁来填补?于是我们变的更加孤独,更加欲壑难填,布恩迪亚家族的荒诞,孤独,悲剧,痛苦何尝又不是我们的了?
04
孤独永恒
该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布恩迪亚家族呢?漫长的七代人之中,有手艺灵巧的、有求知旺盛的、有聪明机灵的、有勇敢坚强的、有吃苦耐劳的、有光彩照人的,有眼光敏锐的,但都无一而终,《百年孤独》的悲剧色彩毫无意外的落在在每个人物身上,这是整个时代整个拉丁美洲的悲剧。加西亚·马尔克斯用残酷的笔触将一代又一代怀揣探索求知好奇心理的布恩迪亚家族无情的推上了命运轮盘赌,以至于最后血脉绝断,我们感到的却并不是同情而是如释重负,终于可以不用在纠缠不停,备受煎熬。但家族的终结并不代表孤独的终结,孤独却是无视时空的永恒存在,它从洪荒流淌至今,还将延绵万世,就像南美大陆奔腾不息的亚马逊河,无始无终,流淌不断。
《百年孤独》的艺术魅力在于其魔幻色彩、孤独主题与悲剧意蕴,因为幻想与现实的融合所营造出的魔幻之境引人人胜;马孔多人辛酸了百年的孤独之旅令人心碎;埋藏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悲愤之歌使人振奋。《百年孤独》风格独特,既气势恢宏又奇幻诡丽。粗犷处寥寥数笔勾勒出数十年内战的血腥冷酷;细腻处描写热恋中情欲煎熬如慕如诉;奇诡处人间鬼界过去未来变幻莫测。轻灵厚重,兼而有之,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05
结束语
一个人,一辈子,一百年,其实仔细想来,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人类社会车轮滚滚向前无情碾碎下的一部《百年孤独》了?
肉壳碎碎念
整部小说沉浸在湿漉漉,黏糊糊,沉闷,压抑,荒诞,魔幻而又现实的氛围里,厚重的让你不得不深思。
类似推荐川端康成“雪国”,感兴趣可点击菜单栏进入BOOKS查看肉壳观点。
原创来自微信公众号“肉壳”,欢迎关注,这里是一个文艺青年的聚集地,一定有你喜欢的那一款。
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类型:魔幻现实主义
评分:9.2
01
开场白
“多年以后,奥雷里亚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河里的石头光滑、洁白,活象史前的巨蛋。这块天地还是新开辟的,许多东西都叫不出名字,不得不用手指指点点。”。
这段贯穿整部小说始终的的经典开场白,相信很多读过这本巨著的人都会印象深刻,寥寥几句,就勾勒出整部小说的恢宏基调,道尽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百年兴衰的传奇经历。无力感,沉重感,孤独感在这样从容倒叙的经典前奏前油然而生,正犹如影片《阿甘正传》翩翩起舞的羽毛,正犹如单曲《加州旅馆》超长的吉他前奏,不禁让人唏嘘感叹!
02
百年七代,鸿篇巨著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凭借《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一代文学宗师地位。2014年4月17日在墨西哥病逝。
读完整部小说,叹服作者驾驭叙事素材和人物关系及时空变换的能力,一部小说可以囊括前后七代人一百年错综复杂的关系,更有相关人物背景下的历史,人文,地理,政治,科技等,可以说是拉丁美洲历史文化的浓缩投影,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史诗级的鸿篇巨著了,光是理清七代人错综复杂的图谱关系,就已经够让你绞尽脑汁了。正如被世界文明排斥在外的苦难的拉丁美洲,马孔多的苦难和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就可想而知。
03
人生而孤独
布恩迪亚家族也曾经在新文明的冲击下,努力地走出去寻找新的世界,尽管有过畏惧和退缩,可是他们还是抛弃了传统的外衣,希望融入这个新世界。可是外来文明以一种侵略的态度来吞噬这个家族,于是他们就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文明世界中持续着“百年孤独”。作者表达着一种精神状态的孤独来批判外来者对拉美大陆的一种精神层面的侵略,以及西方文明对拉美的歧视与排斥。最后作者用一个毁灭的结尾来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愤懑,“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马孔多的毁灭和布恩迪亚家族的迷失是最现实的结果。
人之所以会以群居,是因生而孤独,正如浩瀚宇宙中孤独的星球一样。每次打开微信看到那个孤独的小人,那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自己,顿时无力、孤独、深沉的气息扑面而来。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迷茫,何尝不是现代人的孤独迷茫?我们而今生存的社会,科技通讯发达,可是精神的孤独却与日俱增,我们有朋友但是没圈子;我们和父母子女的交流变少了;和亲戚朋友的交流变少了;和老师学生的交流变少了;和兴趣爱好的交流变少了…但我们和外部世界以及陌生人的链接却越来越频繁,物欲的价值观更加速了这个链接,这种链接让物质的交换变的空前加速,但是精神的空虚谁来填补?于是我们变的更加孤独,更加欲壑难填,布恩迪亚家族的荒诞,孤独,悲剧,痛苦何尝又不是我们的了?
04
孤独永恒
该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布恩迪亚家族呢?漫长的七代人之中,有手艺灵巧的、有求知旺盛的、有聪明机灵的、有勇敢坚强的、有吃苦耐劳的、有光彩照人的,有眼光敏锐的,但都无一而终,《百年孤独》的悲剧色彩毫无意外的落在在每个人物身上,这是整个时代整个拉丁美洲的悲剧。加西亚·马尔克斯用残酷的笔触将一代又一代怀揣探索求知好奇心理的布恩迪亚家族无情的推上了命运轮盘赌,以至于最后血脉绝断,我们感到的却并不是同情而是如释重负,终于可以不用在纠缠不停,备受煎熬。但家族的终结并不代表孤独的终结,孤独却是无视时空的永恒存在,它从洪荒流淌至今,还将延绵万世,就像南美大陆奔腾不息的亚马逊河,无始无终,流淌不断。
《百年孤独》的艺术魅力在于其魔幻色彩、孤独主题与悲剧意蕴,因为幻想与现实的融合所营造出的魔幻之境引人人胜;马孔多人辛酸了百年的孤独之旅令人心碎;埋藏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悲愤之歌使人振奋。《百年孤独》风格独特,既气势恢宏又奇幻诡丽。粗犷处寥寥数笔勾勒出数十年内战的血腥冷酷;细腻处描写热恋中情欲煎熬如慕如诉;奇诡处人间鬼界过去未来变幻莫测。轻灵厚重,兼而有之,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05
结束语
一个人,一辈子,一百年,其实仔细想来,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人类社会车轮滚滚向前无情碾碎下的一部《百年孤独》了?
肉壳碎碎念
整部小说沉浸在湿漉漉,黏糊糊,沉闷,压抑,荒诞,魔幻而又现实的氛围里,厚重的让你不得不深思。
类似推荐川端康成“雪国”,感兴趣可点击菜单栏进入BOOKS查看肉壳观点。
原创来自微信公众号“肉壳”,欢迎关注,这里是一个文艺青年的聚集地,一定有你喜欢的那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