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
逻辑混乱,辞不达意,就是狠狠地要把心里想的写下来。
返京前夜,心情莫名地低落,然后就暴躁起来——当然不能对父母,所以只能自己添堵。夜里睡得很不安稳,四点钟起床收拾赶飞机,似乎是一如既往地转头挥手微笑然后大步离开,想来即便是知我如父母也不会看到我心里那块压得越来越低的阴霾。
机场大巴上,丁二说起他将来工作之后可能一年也回不了一趟家。我说,你妈妈该多难过啊。他眨巴眼睛,说没想过这个问题。于是那一刻我想起很多认识的人们,对,好多人过年也不回家的,又或者,明明能回家却要拖到最后几天才赶场的(我的想法是就算家里有保姆阿姨帮忙打扫,让父母孤孤单单在家里准备过年也让我很有罪恶感)。
我对丁二说,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是很悲哀的,因为我们太会利用自我实现这个借口来逃避对家庭的责任,我们以为自己心里是爱他们的,以为这样就足够了,可是我们说得太多做得太少——其实甚至说的也太少。我觉得最可笑的想法就是“等我熬过这段时间事业有成了一定好好孝敬他们”,可是你知道什么叫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么……
丁二瞪我,说你有病啊,还没出十五呢就死呀活呀的。我们农村来的都不考虑这个问题,你家里又不等着你赚钱,你想这么多干什么,自寻烦恼。
我觉得鸡同鸭讲了,回瞪他,不再说话。
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回家总是在想这个问题。其实这个年和往常相比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有一天和倩吃饭,我们瞎扯着从我们认识到现在喜欢过的男孩子。她突然说,即便他对你是那么那么好,总赶不上你爸爸吧。
我哑然。仔细想想,确乎如此,即便我爹在我看来只是一个不喜欢生意太好的商人,一个对石料和账本很精通对各种浪漫小把戏一窍不通的普通中年男人,却是和我娘一样,是知我至深却仍然爱我至深的人——我知道,这一点你的爱情小伙伴永远也做不到,还有十年情侣因为突然看到对方早上刷牙的样子无法忍受而分手的呢。那个曾经跟我走在海边说我们结婚一定不拍婚纱照的人,终究还是说你再这样任性是不行的。那时候我不明白,现在懂得了——就像灯灯对我曾经摘出来的莉香语录的评论一样:“你是想找男友还是找上帝?”没有人会对你无条件忍耐的,除了你的父母。
跑题了。
有时候我也想,是不是我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听爸妈说他们在我不在家的时候每天下班去游泳周末爬山打球做水疗好像生活得不知多么自在逍遥,可是我还是感觉得到,他们只不过想要我不担心,想要我确认他们自己的生活也是很快乐,可是我知道,他们已经习惯了那种把我作为重心的生活,或者说我们这一代人的大多数父母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于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我的衣食冷暖,总是牵动他们的神经。正因为知道如此,每一次在北京这个穷山恶水的地方有一点小病小痛,我可以对眼前人恣意撒娇装小,却总是不肯让他们知道。
我真希望这十天的时间里和他们可以有更多的交流,可以把我做的各种小玩意给他们看就像很多很多年之前一样,可以陪着他们在大阳台上晒太阳泡茶即使再掉一本书到楼下也没有关系。
常回家看看吗?也许他们对我们的期待也就在于此,或者他们以为我们只能做到这样。我却在心里对自己有比这更多的要求,父母当然值得我们最多的爱。朋友一样的交流、分享,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我不想让他们有那种即便我在身边因为缺乏交流而带来的仍然孤独的感觉——话说回来,如果有交流障碍,多半是我们自以为是引起的。你以为你是谁!
丁二说,你怎么从家回来一趟搞得老气横秋的,这不都是背井离乡漂泊大半生的人才有的气味么?你一贯都横冲直撞的,怎么突然沉重起来了?
猛然想起,原来那天看了半本余光中。
我转过来看丁二,你说的那些人,余生一定有好多好多的时间在懊悔中度过。我这是给自己打预防针。我是很自私的人,但总也有一点自己的坚持。
昨天看big叔的文里面(话说看不懂的病句甚多,再这样要改个封号叫bug叔了)关于“真正的爱”有个什么定义,很西方很说教,我不认为那是一种现实状况的描述。一个比较东方的说法如前所述:理解,仍然包容。我想那一个“仍然”里面包含的就是“真正的爱”。
于是决定每周做一次视频聊天,把我吉他的录音像以前学琴的时候一样发给他们听,自拍照无论多丑怪也发到爹的手机上去,打电话一定在他们挂断之后再掐掉,好好儿手写家信(就像传说中的商阳一样),等等。
N女人对我嗤之以鼻,然后感叹:你有危机感了,也挺好的。
返京前夜,心情莫名地低落,然后就暴躁起来——当然不能对父母,所以只能自己添堵。夜里睡得很不安稳,四点钟起床收拾赶飞机,似乎是一如既往地转头挥手微笑然后大步离开,想来即便是知我如父母也不会看到我心里那块压得越来越低的阴霾。
机场大巴上,丁二说起他将来工作之后可能一年也回不了一趟家。我说,你妈妈该多难过啊。他眨巴眼睛,说没想过这个问题。于是那一刻我想起很多认识的人们,对,好多人过年也不回家的,又或者,明明能回家却要拖到最后几天才赶场的(我的想法是就算家里有保姆阿姨帮忙打扫,让父母孤孤单单在家里准备过年也让我很有罪恶感)。
我对丁二说,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是很悲哀的,因为我们太会利用自我实现这个借口来逃避对家庭的责任,我们以为自己心里是爱他们的,以为这样就足够了,可是我们说得太多做得太少——其实甚至说的也太少。我觉得最可笑的想法就是“等我熬过这段时间事业有成了一定好好孝敬他们”,可是你知道什么叫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么……
丁二瞪我,说你有病啊,还没出十五呢就死呀活呀的。我们农村来的都不考虑这个问题,你家里又不等着你赚钱,你想这么多干什么,自寻烦恼。
我觉得鸡同鸭讲了,回瞪他,不再说话。
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回家总是在想这个问题。其实这个年和往常相比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有一天和倩吃饭,我们瞎扯着从我们认识到现在喜欢过的男孩子。她突然说,即便他对你是那么那么好,总赶不上你爸爸吧。
我哑然。仔细想想,确乎如此,即便我爹在我看来只是一个不喜欢生意太好的商人,一个对石料和账本很精通对各种浪漫小把戏一窍不通的普通中年男人,却是和我娘一样,是知我至深却仍然爱我至深的人——我知道,这一点你的爱情小伙伴永远也做不到,还有十年情侣因为突然看到对方早上刷牙的样子无法忍受而分手的呢。那个曾经跟我走在海边说我们结婚一定不拍婚纱照的人,终究还是说你再这样任性是不行的。那时候我不明白,现在懂得了——就像灯灯对我曾经摘出来的莉香语录的评论一样:“你是想找男友还是找上帝?”没有人会对你无条件忍耐的,除了你的父母。
跑题了。
有时候我也想,是不是我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听爸妈说他们在我不在家的时候每天下班去游泳周末爬山打球做水疗好像生活得不知多么自在逍遥,可是我还是感觉得到,他们只不过想要我不担心,想要我确认他们自己的生活也是很快乐,可是我知道,他们已经习惯了那种把我作为重心的生活,或者说我们这一代人的大多数父母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于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我的衣食冷暖,总是牵动他们的神经。正因为知道如此,每一次在北京这个穷山恶水的地方有一点小病小痛,我可以对眼前人恣意撒娇装小,却总是不肯让他们知道。
我真希望这十天的时间里和他们可以有更多的交流,可以把我做的各种小玩意给他们看就像很多很多年之前一样,可以陪着他们在大阳台上晒太阳泡茶即使再掉一本书到楼下也没有关系。
常回家看看吗?也许他们对我们的期待也就在于此,或者他们以为我们只能做到这样。我却在心里对自己有比这更多的要求,父母当然值得我们最多的爱。朋友一样的交流、分享,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我不想让他们有那种即便我在身边因为缺乏交流而带来的仍然孤独的感觉——话说回来,如果有交流障碍,多半是我们自以为是引起的。你以为你是谁!
丁二说,你怎么从家回来一趟搞得老气横秋的,这不都是背井离乡漂泊大半生的人才有的气味么?你一贯都横冲直撞的,怎么突然沉重起来了?
猛然想起,原来那天看了半本余光中。
我转过来看丁二,你说的那些人,余生一定有好多好多的时间在懊悔中度过。我这是给自己打预防针。我是很自私的人,但总也有一点自己的坚持。
昨天看big叔的文里面(话说看不懂的病句甚多,再这样要改个封号叫bug叔了)关于“真正的爱”有个什么定义,很西方很说教,我不认为那是一种现实状况的描述。一个比较东方的说法如前所述:理解,仍然包容。我想那一个“仍然”里面包含的就是“真正的爱”。
于是决定每周做一次视频聊天,把我吉他的录音像以前学琴的时候一样发给他们听,自拍照无论多丑怪也发到爹的手机上去,打电话一定在他们挂断之后再掐掉,好好儿手写家信(就像传说中的商阳一样),等等。
N女人对我嗤之以鼻,然后感叹:你有危机感了,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