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权益保护
查看话题 >一个“女性主义”者的自我反省
大学时,有一位漂亮的女老师教女性主义文学,那是我女性主义的启蒙,非常爱那位老师,从此开始经常关注这个领域。 我更愿意称自己为“女性主义者”,而非“女权主义者”。可能有咬文嚼字的嫌疑,我不否认,但我发现,当人们谈起“女权”,刻板印象就是女性将男性踩在脚下、强势、咄咄逼人,其实这是误解,为了让这个话题能够显得不那么具有进攻性,不让男性过分感到恐慌,所以我认为“女性主义”这个词会更温和一些。这是题外话。 我看过很多女性主义的书和文章,明白女性想要得到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得到社会的尊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独立的思想和经济来源。我自己也一直努力这样去做,并且常常对自己的“先进”思想感到满意。可是后来,当我认真反思,才发现,自诩为“女性主义者”,但要真正地、完全地、完美地做到尊重女性是非常困难的。身在男权社会,不受男权社会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常常自省。这个过程让我羞愧,让我难过,但我知道,这是每个关注女性主义者的人(包括男性和女性)都必须做的功课。 1、买房。 经常听到女生在谈论房地产话题时说“买房是男人的事,让他们操心去吧,我们瞎操什么心”。然后大家纷纷点头表示同意,曾经我也是其中的一员。直到有次一位男同学说道:“买房凭什么就是男人的事,房子女人也住啊,平时总说男女平等,说起买房怎么马上就变了?”于是我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开始反省这个问题。 我以及我身边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为什么会这样想?因为买房是大事,是要承受很大的经济压力的,大家都不愿意承受这样的压力,坐享其成是人的天性,于是这个时候都把男女平等的念头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赶忙把男人推到压力的最前端。 这样一想我就更惭愧了,我多年的女性主义教育哪里去了?于是日后时时记住,买房不只是男人的事,也是女人的事。当女性呼喊着要权利的时候,只有和男性同样勇敢和努力的承担起责任,才能真正的受到男性的尊重,否则,男女平等不过是一句口号罢了。 2、工作。 有一次和几位女性朋友吃饭,席间谈到某位男性,大致是讲这个男人的老婆非常能赚钱,但工作也非常忙,为了能更好的照顾家庭,这个男人就主动要求转去所在单位相对轻松能按时上下班的工作了。我脱口而出:“为什么不让他老婆去做轻松点的工作呢,这像话吗?”说完我就后悔了。果然,马上就受到了其他几位朋友的抨击。我自知理亏,羞愧得低头吃饭。 如果饭桌上谈论的这个话题,是那个男人的老婆为了能更好的照顾家庭,主动的放弃了非常繁忙的工作,大概才是理所应当的,而男女角色对调一下,好像就变得怪怪的了,这难道不是男权的表现吗?至此之后,但凡看到情侣或者夫妻中女性比男性工作更出色忙碌的时候,我也不会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了。 其实类似值得反省的事还有很多,下次想起来了,再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