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为何应该成为一级学科
尹洪波 在我国现行的学科体系中,语言学是被置于“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本文认为,主管部门应该与时俱进,尽快调整我国相对滞后的不合理的现行学科设置体系,把语言学调整或者恢复为一级学科。 国内外学术界公认,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如果从18世纪末历史比较语言学兴起,语言学冲破其他学科的藩篱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算起,这门科学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这200多年中,语言学经过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乔姆斯基的形式主义语言学以及当代功能主义语言学三个阶段的发展,已经成长为一门相当成熟的学科。其成熟性表现在:(1)从研究对象上看,它具有确定的研究对象——人类语言。(2)从理论、知识基础上看,它形成了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理论和知识基础——无论语音、词汇、语法(词法和句法),还是语义和语用等方面都有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理论、知识基础。(3)从研究方法上看,它除了充分吸收利用科学研究所共同使用的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定性法、定量法外,还发展出描写法、比较法、田野调查法、语料库法和内省心理实验法(生成语法常用的方法)等独特的方法,这些方法相对独立、自成体系。(4)从学科内涵上看,具有门类众多的下属学科可作二级学科,例如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这些二级学科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出三级学科,如理论语言学包括音系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历史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等。 现代语言学:一门领先的科学 语言学不仅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一门科学,而且在当今发达国家,现代语言学一直被认为是一门领先的科学。 俄国著名语言学家雅克布逊曾经说: “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公认,在关于人的学科中,语言学是最进步、最准确的科学。”1973年美国语言学会会长格林伯格(Greenberg)以“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学科”为题发表论文。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说:“语言学,无论就其语言结构而言,还是就其任务而言,都是在人文科学中最先进而且对其他各种学科有重大作用的带头学科。”在我国,1994年,伍铁平教授出版了专著《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学科——论语言和语言学的重要性》,书中深刻论述了语言学的重要性以及语言学科的领先性。虽然对于“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的观点还存在分歧,但是语言学在人文科学中的领先地位却是名副其实的。 语言学在人文科学中的领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语言学常常为其他人文学科提供新的思想方法。例如,历史比较语言学所采用的比较法,就为文学所采用,并且创立了比较文学这门新的学科;另外,民族学、考古学、人类学、哲学、经济学等也都借用语言学的比较法作为自己的研究方法。又如,索绪尔创立的结构主义,曾经对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生物学、逻辑学、文学等众多学科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并引发了结构主义思潮。1952年在纽约的一次人类学国际讨论会上,列维·斯特劳斯把语言学中结构主义的兴起对人类科学的意义比作牛顿力学在物理学中所引起的革命。再如,曾经在语言学界引起一场革命的形式主义语言学理论,对现代科学的其他领域,如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其思想方法被广泛运用于计算机、机器翻译和人工智能方面。其次,作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桥梁的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相交叉、渗透、融合,形成了一大批新型交叉学科,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学科交叉已经成为学科发展的主流趋势,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学学科建设中, 学科交叉领域的跨学科研究获得了蓬勃发展。而现代语言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众多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叉,产生了一系列边缘交叉学科,先后诞生了人类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数理语言学、病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发展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模糊语言学、生物语言学等交叉学科。 总之,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是一门在人文学科中居于领先地位的科学,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 语言:最重要的信息载体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时代。在许多新技术中带头的关键的是信息技术,而语言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例如机器翻译、人机对话、人工智能、网络检索等都需要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所以,从世界范围来看,语言学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从目前我国的现实需要看,一方面,大力繁荣和发展语言学关乎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语言教学、语言康复、语言治疗、语言服务(例如奥运会期间为外国朋友提供语言服务)等方面,也无不急需语言学的支撑;再者,21世纪赋予了我国语言学全新的历史使命,那就是抢救、保护和开发我国丰富的语言资源。当代语言学家李宇明先生,早在2005 年就全面论述了“语言也是一种资源”这一命题。我国是个语言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不仅存在大量的方言,而且还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语言。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在濒临消亡。一种语言的消亡,便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消失,其损失无法挽回。对于这类语言资源,我们必须予以抢救、保护。同时,还要充分开发我国境内丰富的语言资源。这些都需要大量具有良好语言学专业素养的人才。上述所有这些急迫现实的需要,都要求把语言学尽快调整为一级学科。 语言学到底多么重要,至此已经无需赘述。在此,我们只想指出,海外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名牌大学,例如英国的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南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德国的洪堡大学,法国的图鲁兹大学,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早就设置了独立的语言学院或者语言学系(相当于我国高校学科体系中的一级学科)。我国的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也都设有语言学系。 可是,目前语言学在我们国内的地位又是如何呢? 当下中国语言学科地位 翻开1997年教育部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便可十分清楚地发现,在“文学”这个一级学科下面,设置了两个二级学科,即“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在“中国语言文学”下又设置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汉语言文字学”;在“外国语言文学”下设置了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可见,在我国高校的学科体系设置中,语言学是被如此定位的:第一,把语言学与文学捆绑在一起,置于“文学”这个 “学科门类”中;第二,把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并列;第三,把“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并列;第四,把“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汉语言文字学”并列。上述划分和设置显然是不合理的。首先,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而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一门艺术。科学重在求“真”,艺术重在求“美”。德国人类行为学家爱波-爱伯斯费尔塔(I.Eibl-Eibesfeldt)说:“艺术探索人的情感的深度,进而主要是表达信念和其他价值,而科学的目的是传达客观知识。这似乎是科学与艺术的基本差异。”上升到哲学高度,虽然科学和艺术具有相通性,但二者的学科性质诚如当代语言学家刘丹青和张伯江在《语言科学》(2010年1期)所言, “差异极大”,“在研究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都相距甚远”。把二者混在一起,从学理上无法说通,违反了学科划分和设置的基本原则。其次,分类上犯了明显的逻辑错误。“应用语言学”和“汉语言文字学”都是属于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前者与“理论语言学”对等,后者与其他语种的语言文字学对等,把“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并列,就好像把动物和猴子并列一样,不伦不类。再次,上述划分把“汉语语言学”和“外语语言学”相分离,却没有一个应该有的上位学科——“普通语言学”或者“理论语言学”。 我们知道,学科设置对研究生教育和学术研究作用重大。一个一级学科可以设置若干个本科专业,一个本科专业可以由若干个一级学科共同设置。从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看,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应该是大学学科设置和调整的主要动因。而上述设置和划分主要是依照学科系统设置的,这样既不适合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实际国情,也不符合教育规律。目前我国对语言学的学科划分和设置,致使汉语界和外语界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致使我国语言学界不能有效整合,无法给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提供应有的支持。我国的语言学者在国际语言学界学术话语权不大,虽然原因诸多,但是这种设置和划分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基于上述理由,无论从哪方面看,语言学都完全地、绝对地满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第三章第七条所规定的设定一级学科的条件。同时,把语言学调整为一级学科,也与国家社科基金学科目录和图书分类目录相吻合。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 本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8日
Wir müssen wissen, wir werden wissen. Das Gelernte wird wieder ver...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