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镜头下母校的四季光影
查看话题 >给燕园的情书——《燕园漫步集》诞生记
就这样断断续续地纪录着,不知不觉已五年,拍了成千上万张燕园的照片,有胶片,也有数码的,还有宝丽来,这一切追光逐影的印记皆是我眼中的燕园。美不可独享,遂集结成册,然有《燕园漫步集》,作为我献给燕园的情书。
《一个插班生的北大情缘》
“和北大的故事要从何说起呢?”
当看到北大一百二十周年校庆办公室征集北大故事的时候,我在心里问自己。
“嗯,差不多是时候要整理一下了,毕竟拍了成千上万张照片啊!”脑子里迅速回顾了一下硬盘里可能有的照片库存……



和北大结缘, 一切都要感谢一个交流的项目。我的本科母校是渤海大学,北方的一所二本大学,但是和很多重点大学都有“联读项目”,念完大二的学生就可以申请,清华、北大、复旦等大学都可以申请,入学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有这么个项目,但是自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我和几个朋友就跃跃欲试了,渴望去更高的学府深造,我们当时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大,然后通过申请、考试、筛选,最后和同院系的其他三个姑娘被幸运地选上了。在大三的时候,就这样我们作为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插班生深造一年。
思绪一下子就飘回五年前第一次走进北大校园的那个九月,记忆里的那天天高云淡,艳阳高照,好过以往任何一日。那一年,我二十岁,怀揣着梦想与憧憬,我们四个人“雄赳赳气昂昂”地踏进北大校园,一起去校办注册报到领太阳卡。因为学校本科生住宿紧张,就不提供给联读生住宿的地方,于是我们就一起合租在学校南门外面的一个离学校很近的小区,每天一起早出晚归,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从此我们也是这个校园里的一份子了!





因为那时的我沉迷于电影,认定以后要走电影创作这条路,所以我选择的课程大多数都和电影有关。最爱听陆绍阳老师讲《世界电影史》和《视听语言》,虽然之前都读过相关的电影书籍,但是他那温文尔雅的授课方式还是很喜欢;也爱去蹭文学院曹文旭老师的《小说的艺术》课,还选修了一些摄影摄像、编剧及美学课程。


在《影像与社会》课上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部BBC的纪录片《摄影艺术百年史》,从看到片中早期的胶片摄影和各种显影工艺的那刻起就被深深地迷住了,在其他同学都选择数码单反的时候,我决定我要玩胶片,于是入手了我人生中第一台胶片单反,然后我开始用胶片纪录我的生活和我深爱的这片园子。学业并不是很繁重,但是时间还是过得飞快,大三很快就结束了,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一年时光,带着留念与不舍,我们像过客一样匆匆地来又匆匆地离去……




我是一三年毕业的,因为在北京实习,没有回东北参加自己本科学校的毕业典礼,但是庆幸的是以一个校友的身份参加了北大的毕业典礼。实习结束后,没有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和电影相关的工作,所以挺迷茫的,不确定自己是要继续这样无头无脑地北漂下去还是回家乡。最后我和自己做了一个约定,先回乡下待一段时间,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就在山里待了一年,这一年在山里静心写字、创作,还拍了一部叫做 《山中一年:和奶奶的点点滴滴》 的纪录片,然后我觉得时机差不多了,自己也该出山了,又回到北京,这次相对幸运,在一家很喜欢的纪录片基金会工作。


之所以兜兜转转又回到北京,很大一个原因就是难舍燕园情吧。留在这座城市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时常回燕园走走看看。工作和居住的地方在朝阳区,因为不爱坐地铁,天气好的周末我就会从东边坐着漫长的公交回到这片园子,带着我的相机在燕园漫步一整天。
燕园四季皆有它的美。我喜欢燕南园的静谧,那些夕阳下的老房子;我喜欢静园的自由与惬意,好多人坐在草坪上聊天看书游戏;我喜欢未名湖的那一汪湖水;我喜欢理教四楼朝西的那个有落地窗的自习室;我喜欢信科楼顶可以看西山日落的天台 ……












当然回来也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更多的是,对于一个从小在山里长大的“野孩子”来说,在城市待久了就有一种被“困住”的感觉,既是身体上的不舒坦,同时心理上压抑和困惑,这时候就需要来燕园静静,吸收吸收这里的“灵气”,因为这片园子就是我心中的“绿土”。有时和朋友一起回来,但多数的时候还是自己一个人回来。走在北大的校园里,在来来往往的学生们中穿梭,看着他们的笑脸和青春的气息,连空气也变得轻松畅快起来,又感觉自己活回来了,充满无限的可能。每次临走的时候还会去一趟野草书店,去那里选择一本书带回家。唯一让我感到有一点难过的是我不再拥有校园卡,不可以随意在那些我喜欢的食堂打饭吃,这让我失去了逛燕园的一大乐趣啊。
就这样断断续续地纪录着,不知不觉已五年,拍了成千上万张燕园的照片,有胶片,也有数码的,还有宝丽来,这一切追光逐影的印记皆是我眼中的燕园。美不可独享,遂集结成册,然有《燕园漫步集》,作为我献给燕园的情书。

这个图文集可能对旁人的意义并不大,翻完也就作罢。可是在整理这些照片和文字的时候我好像进入了一场对话中,一场和自我对话,完成了一趟跨越五年的时空之旅——从初次和这里的相遇到了解,再到离别和留恋。对比这些用胶片和数码相机拍的照片,还是更偏爱胶片的色彩与质感,不得不承认骨子里就是个怀旧的人。
追随美、记录美是一生的信念。我会继续带着对燕园的热爱与初心继续前进,拍更多有故事的画面。若干年以后,当我再次回首往事时,我希望我更多的是记住这人世间的美好。
2016.9
更多《燕园漫步集》图册内页请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