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诗人的最后归宿
王勃是“思革其弊,用光志业”的初唐四杰,他的《滕王阁序》自古被作为骈文的典范。其以善用典故而闻名,并有“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一说。其中以标榜个性的魏晋士风所滋养的桀骜不羁的阮籍,却在效仿他人外出游行之时,走到了路的尽头大声哭泣。与“孟尝高洁”作比,写尽了阮籍的狂放不拘小节,却生生埋没了一个乱世诗人的抱负无奈与报国无门。
阮籍的济世追求,是在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时高呼“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豪迈。可惜生不逢时,乱世三国并没有给阮籍带来施展才华的余地,却带来了政治上的打击。才貌双全的潘岳,才华横溢的张华均死于非命。更有好友何晏,夏侯玄与嵇康的相继被杀雪上加霜,让阮籍知道天下战乱不断灾祸接踵而至,鲜有得以自保的仕宦名士却因乱世而毫无用武之地。直至司马氏当政,阮籍也终于郁郁,撇开一切抱负与理想,对朝堂之事充耳不闻,终日以酒做伴或者缄口不言。《晋书·阮籍传》有言:“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嗜酒如命是阮籍对不满黑暗社会的宣泄,更是对现实的无奈选择。而“阮籍猖狂”更是其留于后世最颞颥赧然的形象了。
阮籍并非没有猖狂,而他的猖狂在于他的不拘礼教。阮籍三岁丧父,由母亲独自抚养,自是对母亲格外尊爱。母亲去世之时,他正与人对弈。家人急来报丧,他却仍是手拾棋子,面不改色。甚至不顾对弈友人的规劝,执意下完棋局。回家之后,却一口气喝下二斗酒,突然发出一声哀号,吐血数升不止。待母亲下葬之时,又“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一声恸哭,几乎丧命。
他的“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却不是真正的率性而为,而是其穷其一生为自己寻找出路无果的悲怆宣泄。阮籍的咏怀诗“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隐蔽象征的咏怀诗正是他作为乱世诗人的最后归宿。
阮籍的济世追求,是在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时高呼“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豪迈。可惜生不逢时,乱世三国并没有给阮籍带来施展才华的余地,却带来了政治上的打击。才貌双全的潘岳,才华横溢的张华均死于非命。更有好友何晏,夏侯玄与嵇康的相继被杀雪上加霜,让阮籍知道天下战乱不断灾祸接踵而至,鲜有得以自保的仕宦名士却因乱世而毫无用武之地。直至司马氏当政,阮籍也终于郁郁,撇开一切抱负与理想,对朝堂之事充耳不闻,终日以酒做伴或者缄口不言。《晋书·阮籍传》有言:“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嗜酒如命是阮籍对不满黑暗社会的宣泄,更是对现实的无奈选择。而“阮籍猖狂”更是其留于后世最颞颥赧然的形象了。
阮籍并非没有猖狂,而他的猖狂在于他的不拘礼教。阮籍三岁丧父,由母亲独自抚养,自是对母亲格外尊爱。母亲去世之时,他正与人对弈。家人急来报丧,他却仍是手拾棋子,面不改色。甚至不顾对弈友人的规劝,执意下完棋局。回家之后,却一口气喝下二斗酒,突然发出一声哀号,吐血数升不止。待母亲下葬之时,又“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一声恸哭,几乎丧命。
他的“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却不是真正的率性而为,而是其穷其一生为自己寻找出路无果的悲怆宣泄。阮籍的咏怀诗“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隐蔽象征的咏怀诗正是他作为乱世诗人的最后归宿。
![]() |
《滕王阁序》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