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读三国志桓二陈卫徐卢传
桓阶算是有义气,有原则的。站对位支持曹丕,曹丕上台后也很受重用。
陈群是曹丕选的辅政大臣,慧眼识人,和钟繇一样支持恢复肉刑,当然也没实现。刘虞弟弟因魏讽被杀,他是出来保刘虞的。也给明帝提了不少好意见,只有女儿夭折那个没有听。
他儿子陈泰也算是没有辱没家声,和姜维斗智斗勇,倒也不落下风,和司马兄弟交好。
陈矫主要是在曹操死后曹丕即位上立了功,一天就安排好一切,危机公关能力很强。为人也算是有气节,没有贪生怕死。不过关于明帝到尚书府想批阅文件,他直接就给拦了下来,还说这是我的事,你要是觉得我干的不好就抄了我这段不是很理解。感觉就像是明帝被架空,只能看到别人想给他看的。对于评价的亮直更是理解不了。
这一段提到了卫国的国君卫懿公被北狄杀了还吃得只剩个肝,弘演于是剖开自己的肚子把肝放了进去然后死了。
最近在看春秋五霸,刚好看到卫国,最大的感触就是魏国没有一个正常的!后妈和亲爹要杀儿子,弟弟告诉哥哥,哥哥还是要尽愚孝不肯跑。弟弟于是代哥哥死,哥哥找了过来对贼人说杀错了我才是,于是也死了。还有这个弘演也是,留着有用之躯报仇不好吗!当时看得时候就在想,我要是哥哥,一定去联合齐国回来打后妈,这不才该是大丈夫的所为吗!反正觉得春秋时候好乱,人的想法根本就理解不了。
徐宣无感,算是活得长的,还可以要求辞官退休。
卫臻也算是有气节,没有诋毁前朝。也是支持曹丕的,原来曹丕也面临过同样的问题,长子曹叡还是比较受宠的东海王曹霖,就是高贵乡公曹髦的爹,卫臻也是支持立长的,可能也是袁绍,刘表的错误示范太深刻了。
卢毓有一颗体恤百姓的心,为新过门连丈夫面都没见过就要被诛连的白氏免于一死。后又因为怜悯百姓得罪曹丕。他的处事也和曹丕相反,他更看重人才的品行而非才能。曹爽掌权时候也被迫害过,后来曹爽死了又恢复了。
还是记下陈寿先生的评语:桓阶识睹成败,才周当世。陈群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泰弘济简至,允克堂构矣。魏世事统台阁,重内轻外,故八座尚书,即古六卿之任也。陈、徐、卫、卢,久居斯位,矫、宣刚断骨鲠,臻、毓规鉴清理,咸不忝厥职云。
陈群是曹丕选的辅政大臣,慧眼识人,和钟繇一样支持恢复肉刑,当然也没实现。刘虞弟弟因魏讽被杀,他是出来保刘虞的。也给明帝提了不少好意见,只有女儿夭折那个没有听。
他儿子陈泰也算是没有辱没家声,和姜维斗智斗勇,倒也不落下风,和司马兄弟交好。
陈矫主要是在曹操死后曹丕即位上立了功,一天就安排好一切,危机公关能力很强。为人也算是有气节,没有贪生怕死。不过关于明帝到尚书府想批阅文件,他直接就给拦了下来,还说这是我的事,你要是觉得我干的不好就抄了我这段不是很理解。感觉就像是明帝被架空,只能看到别人想给他看的。对于评价的亮直更是理解不了。
这一段提到了卫国的国君卫懿公被北狄杀了还吃得只剩个肝,弘演于是剖开自己的肚子把肝放了进去然后死了。
最近在看春秋五霸,刚好看到卫国,最大的感触就是魏国没有一个正常的!后妈和亲爹要杀儿子,弟弟告诉哥哥,哥哥还是要尽愚孝不肯跑。弟弟于是代哥哥死,哥哥找了过来对贼人说杀错了我才是,于是也死了。还有这个弘演也是,留着有用之躯报仇不好吗!当时看得时候就在想,我要是哥哥,一定去联合齐国回来打后妈,这不才该是大丈夫的所为吗!反正觉得春秋时候好乱,人的想法根本就理解不了。
徐宣无感,算是活得长的,还可以要求辞官退休。
卫臻也算是有气节,没有诋毁前朝。也是支持曹丕的,原来曹丕也面临过同样的问题,长子曹叡还是比较受宠的东海王曹霖,就是高贵乡公曹髦的爹,卫臻也是支持立长的,可能也是袁绍,刘表的错误示范太深刻了。
卢毓有一颗体恤百姓的心,为新过门连丈夫面都没见过就要被诛连的白氏免于一死。后又因为怜悯百姓得罪曹丕。他的处事也和曹丕相反,他更看重人才的品行而非才能。曹爽掌权时候也被迫害过,后来曹爽死了又恢复了。
还是记下陈寿先生的评语:桓阶识睹成败,才周当世。陈群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泰弘济简至,允克堂构矣。魏世事统台阁,重内轻外,故八座尚书,即古六卿之任也。陈、徐、卫、卢,久居斯位,矫、宣刚断骨鲠,臻、毓规鉴清理,咸不忝厥职云。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