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搞定失联教师题库
在逼乎,看到一个《 如果国家用强制手段让北京天津高考使用全国卷,会有什么结果?》上面的答案就没有一个说到中国考试最大的概率BUG,难怪。
先吹个牛吧,本人从小学到中学都是班级前三,从来没有作业观念,爱玩,下课铃响起后,就从来没有学习一说,除了游戏就是动画片。
但是!考起试来绝对开挂!解题速度是班级最快的(80分钟的卷子,常常15分钟交卷),当时没有体会到那些题目还没有看全的同学有多绝望(豆瓣上有几个同学关注),然而更让他们怀疑人生的是我还次次考高分。没错,我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学霸!这种异常除了了记忆力和理解力稍微强一些,还因为我太熟悉老师的出题习惯了,每一节课都能倒背如流,包括老师重点问题。
但是出来混的,早晚还是要还的!尽管这样,我也没有考上什么牛逼学校,因为平时感觉太好,不努力,太投机取巧,考试前相当于没有准备(不参与题海,不参与考前练习)。此外,题不是我的老师出的,后来几乎不愿意参加任何考试,因为再也不能牛逼了。
若干年后玩起德州和投资才发现,我那种匪夷所思考试能力差距所在。比如胜率,一旦不是我老师掌握的,我的胜率大大下降。这个只怪当时没有收心起来好好研究。
1. 高考胜率与题海战术的关系

考试,你牛逼,你超水平发挥,常常是因为你熟悉那些题目(我之前就是)。 考试中拼一点不单单是解题的能力,还有解题速度和准确性(我之前就是)。
同样努力的学生,同样的解题能力,但是练习过类似题,解题速度更快,更多时间完成,准率更高。这种完成的背后对大部分人而言,只需题海战术,所以题海成为国内高考的重要复习方式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通过这种高强度的练习可以提高胜率,更有机会碰到你熟悉的题目。
试想下,一位鞋带都还没有系好的运动员,怎么跟一伙什么都准备好的人比赛?
我的亲戚中,当老师的比例是最大的,今年跟一位大学退休叔叔,过年时在聊孙女复习高考的事情,为了4分,需要读1500页的书。那天我去他家还做题呢。但是没有办法,有时候要考到很前面,4分是很大的差距。
2. 更高的胜率:压缩题库样本(失联教师统计)
那么问题来了,在题海战术方面,单独卷市容易还是全国卷容易?
单独出题的省市,固定出题的老师就那么几个,出题方式风格很容易把握。比如,北京卷的主要出题老师集中在北京四中和清华附中等几个少数高中(除了作文外,别以为大学老师真的参与出题,题目是高中老师投票的投出),北京考生只要复习这几个老师的题库就够了,押题概率极大,而每年出题期间一些老师根本无法联系到,那么题库样本就进一步减小了,想象下,基本天天练习的是高考题,再加上精准押题加持,考得烂说得过去吗?
全国出题的,老师太多(相对,重点中学老师参与机会更多),比起单独靠的城市,题库数量和把控性就嗨了去,全国版的押题概率就小了很多。你们试试全国卷?后面两个提高概率方法实现难度要不要高几个数量级?有几个高中在北京念书,被迫回家考试,考得好的?
不管是单独出题,还是全国出题,如果在考试出题老师这个上面多做一些开放,或者每个考生的考题都是从全国考题库里面随机出(跟计算机考试一样),也许可以提高平等性。
还有87天高考,估计上豆瓣也没有了。如果希望你亲戚高分,做好之前的考试套路还是必须的,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认真研究下历史上重点参与出题的老师题库,谁出的,找百度。如果要统计高考准备期的失联教师,也不是什么难事,微博的老师和学校做个数据爬虫再通过各路线下学生统计即可。
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胜率真的大。虽然流氓,但你无法改变。
不管考卷是不是全国版的,谁离出题老师近,谁就能考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