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废墟纪元 ] 废弃的水上乐园
去这个废弃的水上乐园一定先要披荆斩棘。 盛夏天。在齐胸的草地里挣扎了半个多小时——加上左手就是居民区,每挣扎两步就要扑进草里躲避过往车辆—— “要不,算了吧,”我犹犹豫豫地看了看右手一望无际的草海,和腿上被灌木划得七零八落的血痕,“想吃冰激凌。” ——车子就停在有冷气、有冷饮、有冰激凌、没太阳、没灌木、没虫子、没人会报警的星巴克门口。 [ 所 有 探 险 者 危 险 自 负 ] 我从来不鼓励任何人去废墟探险。 危险是明摆着的:腐朽的地面容易塌陷,伸手不见五指的建筑物里有小动物,锈蚀的金属丝铁片和漏出来的钢筋会刮伤,密闭太久的建筑物内空气不洁要带呼吸面具——然而在国外探险最最最危险的,还是被看到、被报警、被警察抓。 哦对了,如果这个建筑物相对完好又没什么被抓的危险,里面常常住着流浪汉。



据说这个水上乐园全盛时期是安省最大水上乐园,包括卡丁车场、游泳池、碰碰车、碰碰船、鬼屋,还有一条从山上一直滑到山底的滑梯。 好多人开着车带着全家老小来这儿一玩就是一个周末。 所以公园内还有一个汽车旅馆。 不过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事儿了。 公园于2002年正式关闭,到我第一次踏足的时候,已经废弃了十三年多。 废弃的原因并不罕见。 随着经济发展,主题乐园、迪士尼、wonderland等等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这个公园最后因为入不敷出宣告倒闭。 因为是一家连锁水上乐园,同名的公园在加拿大曼省、美国奥兰多等地也相继关闭,有的废弃,有的拆除,有的改建。





最后是翻铁丝网进去的。 铁丝网有一人多高,翻过去势必要被居民区的人看得一清二楚。不引人注目地进入不太可能,只能一落地就冲着最近的一丛灌木发足狂奔。 卫星地图上显示所有的设施都建在湖边。确认好东南西北,朝着安大略湖的方向跋涉。 ——论一个路痴的自我修养。

1987年这个公园拍过两个很猛的宣传广告: 不同于一般公园宣传广告总在表现一家大小游园的其乐融融,广告一上来就是一个西装革履的谢顶中年大哥坐在沙发里,突然他头顶的墙上破了个洞,洪水从洞里喷出来,把大哥浇了十秒。结束。黑屏。一行字幕:"You can't escape that feeling!" 第二个广告还是这个倒霉催的大哥,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洪水从脚灌到头。结束。黑屏。一行字幕:“xxxx, Ontario's greatest water park.” 听讲这个广告导演后来改行去拍恐怖片了。


大部分设施都被杂草覆盖着。 除了涂鸦,这个平方几公里的公园由于欠缺人类活动太多年,大自然像是报复一样疯长出一片森林。 站在一段破旧的滑梯顶端,身后是像海一般大的湖,多伦多远在看不见的天边;身前是一望无际的树木和草海,高速淹没在草海之中。 宛如站在一片丛林之上。 游泳池被土盖住了,落了草籽,草长了出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下了雷雨,劈倒了一棵树,砸在草丛之间,又被争先恐后的野草包裹起来。 卡丁车道早已看不出原型。 残存的控制室内零件被拆得七七八八,蓄水池里浮着一层绿油油的絮状物,房顶被砸了个洞,第一枝植物已经试探性地长了进来—— 眼看着大自然就要收回这片领地。



可惜公园于2016年夏天彻底拆除。据悉未来将是一片住宅区,通高铁,临湖。想来房价不会便宜。 不知道将来住在这里的是从来没有来过这片公园的新移民,还是曾经和这个公园一起长大、看着它停业、废弃、被刷上涂鸦、又推倒重建的年轻人。 第二次去这个公园是从一个废弃工厂回程的路上。 “太累了,” 在地下室蹚了半个下午的水,双脚冻得发紫,“能找个没人的海滩晒晒太阳就好了。” 于是停好车,买了冻饮,翻墙,爬山,顺着滑梯溜到湖边。找了一个断了一半,看起来还算完整的码头,躺下去,猛吸一口凉冰冰的饮料,看着蓝得无边无际的天,心满意足。 “活着可真好。” 不知不觉便睡着了。

序曲:末日降临以后
第一篇:废弃的水上乐园
第二篇:世界尽头与火车之墓
第三篇:当查理的巧克力工厂倒闭之后
第四篇:迷失狂欢岛
第五篇:后生化危机时代
第六篇:飞越寂静岭
第七篇:老爹的汽车墓地
第八篇:失落之城底特律
第九篇:爱情消失后的蜜月度假村
第十篇:废弃的儿童精神病院
第十一篇:失落的信仰和尘封的教堂
第十二篇:夜访圣卡瑟琳医院
第十三篇:荒草丛生间的美国梦
第十四篇:我与枪击案擦肩而过
第十五篇:甲壳虫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