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小可爱”高原红
时间:2017年1月28日-1月30日 共55个小时
车次:广州站——拉萨站 Z264

1月29日晚上7点火车驶入了西宁。在这里换车,坐上了高档的供氧火车。很多少数民族朋友也陆陆续续上来了,一群高原红小朋友立刻映入了眼帘。

刚坐下来没多久,一个小可爱就跑过来对着我们笑。甜甜的笑容映着高原红,心一下子就被软化了。她不太熟练地掰着鸡蛋壳,还扔得满地都是。我们试着跟她交流,却发现鸡同鸭讲。她听不懂普通话。我们也听不懂回族话。给了她一颗糖,她笑得更开心了。
小可爱大概5,6岁,穿着一件粉红色的毛衣,脸上、手上、衣服上都脏脏的,腼腆又粘人。漫漫长途也因为她而显得不一样了。

到了安多,一个兰州小伙子(小可爱的叔叔)抱着一个婴儿过来跟我们聊天。婴儿头戴着兰州人特有的帽子,滑稽又呆萌。
我们抱着婴儿逗他玩的时候,小可爱跟着妈妈、妹妹过来了。
包裹着头巾的妈妈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告诉我们,这次去拉萨是去见孩子的爸爸。
小可爱抱着妹妹一直亲亲,还将我们给她的糖塞给妹妹吃,十分有大姐的风范。她也没有忘记弟弟,脸凑过去贴着弟弟,场面十分有爱。
我们表扬了她,她害羞地躺在妈妈怀抱里,还将肚脐露出来。我忍不住挠挠她的小肚子,她跟我玩着捉迷藏。我们越来越熟悉。
她不是很注重卫生,但似乎没人觉得这样不好。兰州小伙子说家乡的小孩子因为家境不好都没怎么读过书,像他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出去打拼了,文化素养不是很高。
想到小可爱还不会说普通话,我决定试着教她说几句简单的日常用语。但计划失败了。后来改变策略,转为教数字。
我手把手教她写阿拉伯数字,她觉得好玩,开始认真学习起来。看着她成功写出了“1”,我朝着她竖起了大拇指。
她更来劲了,写“1”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我想教她写“2”,但她却怎么也学不会。
最后我们送给她一个小本子跟一支铅笔,希望她回去后可以写写字,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到了那曲,藏族同胞蜂拥而上。因为出去感受了下天寒地冻的温度,回去后座位泡汤了。
小可爱妈妈说我们可以坐在她们的位置,但考虑到离拉萨也不远了,就走到火车过道看风景去了。
小可爱拎着什么东西追了出来,原来我们将水杯忘在她们的桌上了。
她还是讲不出任何话,只是高高举着水杯,我们接过水杯,内心溢满了感动。

到了拉萨站,人流中已经不见了她们一家人的踪影。
后悔没有拿到任何联系方式,这个遗憾也一直伴随到现在。
火车上满眼的黄土高坡,贫瘠的土地让人感伤。
每个地方都有无法企及的教育缺憾,有些是因为贫穷落后,有些是因为意识不够,有些是因为人力缺乏,有些是因为习惯使然。
如果掌握了一些文化知识,像小可爱这样的孩子人生会不会有所不同?
知识也许改变不了命运,但民族会因为这些的补给与输送而变得更加融合。
在去往拉萨的列车上,还认识了一位少数民族朋友,交流困难,普通话还是未能成为沟通的桥梁。
很喜欢少数民族朋友的率真与爽朗,很羡慕他们的生活,也很想走进他们的世界。很想为少数民族的孩子做一点什么事情。
目前我们还是势单力薄,能力有限,无法像其他公益机构一样发起支教运动,但总有一些事情是我们可以做的。
寄信,寄明信片,寄物资,支教?其实头脑中有好多这样的想法,但不知从何做起。
只是,支教这件事情,是一直藏在心里的愿望。相信总有机会。
小可爱,多希望可以再次与你见面,教会你写“2”。
如果有志之士看到了这篇文章,觉得有用,也欢迎来信交流想法
因为读的心理学,也在公益行业工作过,本着助人自助的初心,因此开设了个人公众号(微信号:意外的幸运签),记录一些生活美好的同时,开展“解忧信”“幸运签”等活动,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希望能给自己、他人留下一些有价值的回忆。如果你觉得这样的举措有意义,也可以推荐给有需要的人。
“解忧信”理念是:见字如面,以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慢慢来比较快
“幸运签”理念是:每个人都不止一种色彩,不必深究自己是谁,多姿多彩地活下去吧
欢迎有兴趣的朋友来与我们探讨人生,并共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人生不再有缺憾,追寻内心的声音,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们在这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