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和女》影评
“一望可相见,一步如重城。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这两句送给这部电影。诗后面还有一句“此爱翻山海,山海俱可平”,看电影的结局,也没办法送了。
这电影看完第一遍时,不禁落泪,为心疼女主。可是在多看几遍之后,越来越发现其实男主更可怜,得要多勇敢,才不能挣脱枷锁去寻求自由。寻求自由,很简单。可是家庭里面的另两个人,他终究是要牵挂,因为他是一个负责任的人。看了好多人的评论,有很多人在说男主很渣,撩拨完女主,女主认真了,男主却退缩了。我一直怀疑,这样评论的人有没有真正看懂这片子。男主和女主在波兰时,两个人因为孩子去露营时,两个人似有似无的对话,是男人一直在主动吗?从女主坐在男主车上,当女主问男主那句,你一直都是沉默寡言的吗?这个问句已不是一般陌生人能问出来的,其实女主开始对男主好奇起来。当男主提出要送女主车站回家,女主说我不能扔下你一个人离开时,这时的女主不只是因为义气,只是因为感谢男主帮忙送她去孩子的露营地吗?其实,谁先撩拨谁都不重要,重要的其实是两个人相似的家庭境地,因为都有患病的孩子又不得已来到波兰。各自因为孩子的病和日复一日的重复,一点点消磨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和激情,只能去接受命运的安排。当心一点点变凉,一点点变得麻木时,当突然遇到有类似境遇的人时,能够互相理解这是怎么样的感受时,是多么难得。在这难得之下,如果还能互相安慰,我相信任谁都爱上对方。当然,这还有一个沟通对等的问题。男主妻子太小,只是一味地单方面爱男主,却无法分担家庭她做为妻子的责任,这也是让人无奈。
第一次看电影时,有几段情节是没有看明白,更没想明白。后来又多次看,才一点点明白。
比如,到底是在哪个点上,让男人最后决定不能推门进那个酒店房间。是因为妻子病好后,对他说的那几句难得的宽慰话?人的性格是不能因为一场大病改变的,肯定是在男主妻子自杀被救起回娘家休养后,男主妻子的妈妈一定是经常劝自己的女儿,要怎么和男主相处和说话。而妻子一直不成熟,也不会因为一场自杀之后,就一下子变成熟了。这一点上,男主应该很明白。这就是为什么男主去丈母娘家后,还是会回来找女主,而女主在后来发短信提出分手时,男主是不同意的。原来是因为女儿,仅仅因为自己的女儿突然拉住了他的裤角并拥抱了自己。第一次看的时候,以为男人那么危险地站在阳台上面,也是想自杀。看了多次这段之后,我开始明白,其实男人是在想可不可以放弃现在的家庭而真正的和女主在一起。女主太温暖,又成熟,善解人意,让男主不禁想永远留住这段已远离他太久的温度。所以在海边时,男主说,我们不要回去了。我说的是真的。想来男主没有只是说说而已,虽然说的时候那么绝望和苦涩。都说女儿是爸爸前世的情人,这其中的关怀要远远大于自己不懂事的妻子给予的。所以,当女儿一手拉住男主,就是满满地拉住了男主已决定要远走的心。
还有,男主在送完女主去釜山后,回到公司和自己的女性朋友说的那句,我啊,好像一直活得可有可无的。他的女性朋友还以为他仅仅是因为自己妻子最近发生的事才说的,后来这个朋友又说,好像第一次看男主这样,不只是因为妻子吧。这段我也反复看了好几遍,刚开始还以为男主觉得女主不够回应他,所以他有点灰心沮丧才会这么说。其实,我觉得男主觉得自己是真的爱上女主了。可能他原以为自己是一时贪恋两个人在一起的温暖,后来在他送女主去釜山时,同坐火车时,男人才发现女人的善解人意,母性的那种怜惜感动了他。这才有,到了晚上只是一个白天没有见面的他又打电话给女主,说只是想听听她的声音。女主问他,是不是喝酒了。他回答的那声,嗯。孔刘的声音真低,太性感了,只是透过电话里面的声音,真的就能抓住女人的心。
再有两个人在回国后的见面,两个人的小心翼翼以及试探。男人第一次站在女主办公地方外面的街道上,女主看到时一时愣在那里不知如何反应是好,而男主由当时乍见时的惊喜,后来看女主没反应好像不想认识自己的样子,又低下头失望地要离开。而女主喊出的那一句你好,男主转过身来的表情,孔刘演得真好,看着真让人心疼。女主问他,你是偶然来这里的吗?男主说,一半一半。这回答听着就知道,肯定不是偶然,是特意找过来的。他是把整个南山翻过来一点点找的吗?
还有男人在女人办公室的对话,他自来熟地拿走女人桌上的名片,脸上时不时露出的笑容。后来,他请女主吃午饭时,说是附近有一家很好吃的饭店。最后,居然是自己做的饭,他还记得女主之前在波兰说过她只吃的惯大酱汤。当女主说,真没看出来你是做这个工作(建筑师)?男主一边悄悄地看女主,一边慢慢地说,你是说我看着不像做这个工作的吗?正好回应之前他见女主时女主也问过同样的话。女主没有看他,只是低头喝汤回答,对啊,不像。男主露出有点小受伤的表情,像个孩子,可是接下来女主又说,开玩笑的。男人就像偷吃了一块糖的小男孩,脸上又露出开心的笑容来。男主在女主面前很放松,就算自己的妻子前一天晚上刚自杀送进医院,他第二天送女主去釜山时表现得依然轻松,女主还问他,你怎么看上去像没什么烦恼?还工不工作了?男主却反问,是吗?我不知道这人的悲哀如果累积到了一定程度,还一直这么压抑地生活着,都不能去想自己也需要一些温暖和关怀时,他还能表现出再深一步的悲哀吗?应该是不能吧。所以,他的表面看上去就像总是没什么波澜,就是不悲不喜的样子。但是,当他和女主在一起,眼睛也有了光彩,像个大孩子。没有那种疲惫感,好像也年轻了许多。


两个人再见面时,有着互相试探,还很小心翼翼。就像在波兰时发生的一切不存在一样,就好像才刚刚认识对方一样。看男主带女主参观他设计的建筑,当时的动作就像带自己心爱的女朋友介绍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两个人站在那个集装箱改成的阳台上时,女主抽着烟站在中央,男主坐在一边,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男主站起来一点点靠近女主,靠得太近,女主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原来男主只是想给她系衣服的扣子。我能说,当时的女主很撩人吗?指甲涂成黑色,手里夹着烟,站在那里,真是一道相当有女人味的风景。后来,男主靠在栏杆上四处张望,女主却伸出手,慢慢抚摸近在眼前的男主手指,这一段真是温柔而细腻,男主就这样看着自己的手指被抚摸着,接着他也回摸着女主的手指。当同事吃完饭回来,突然的嘈杂声打断了两个人,男主先是向下看了看同事,又回过头寻找女主的眼睛,女主有点不好意思最后抬头看了男主一眼,男主明了地笑了一下。两个人真是含蓄得迷人,很东方,很韩剧。
再来说说男主是不是渣男。说男人不勇敢,最后选择自己的家庭,而女主为了他却放弃了自己的家庭。如果想要男主不渣,是不是只要他抛弃自己的家庭和女主在一起就可以了?他如果这样的做了,那他岂不是更渣男?若他的女儿是正常的,若他的妻子也是正常的,他蛮可以就去离婚,然后给他前妻和孩子一大笔钱,足够她们生活,或是他带走女儿生活也行。我相信他是有这个金钱去支撑的。可是为什么他没有这么做?就是因为,首先他当看到女主的丈夫和儿子来接她时,应该是他一直逃避的现实就这么摆在他面前,不能再装做不存在了。在他的性格中,他一直都是为别人考虑,不再为自己考虑的作用下,他离开女主的话,对女主的伤害应该最小。而这个伤害对男主自己来说,应该是心上再插上一把刀,谁更痛?这个我后面再说。其次,他的女儿还有病,以他妻子的性格和病,怕也是好不了了。如果这两个人凑在一起生活,谁还能无条件照顾他们,体谅他们?丈母娘家不可能永远照顾的吧。这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枷锁,他不能自私,只能把自己的心接着埋葬掉,继续以前没有心的生活才是。
再来说说,男主和女主分手后,谁更痛苦?应该是男主。因为这个选择是他做的,他把自己的心和感情都扼杀掉了,自己主动在心上插上一把刀,明知道我爱你,不能说出口就罢了,却要远离你。这样的痛,比起女主被动的痛,要痛上一百倍一千倍。因为这一切是他亲手结束掉的。有人说得好,当时有多甜蜜,那过后再想起时,就会有多痛苦,那伤口每次回忆时都会痛上一痛,就像那把刀又深一步地刺向自己(这感觉有点鬼怪的意味,要串戏了~)
有人说,这两个人的出轨只是一时沉迷,只因为性,错了。如果只是一时的激情,那一年后男主看到熟悉的身影时,他的一恍神。当他最后确认那个身影真的是女主时,他毫不犹豫地拿起车钥匙追出门。一年都过去了,他还会这样毫不犹豫地冲出去,可见他一直都没有忘怀这段。估计在有生之年里,他都会记着。要不是他回头一下子看到自己女儿在看他,他是真的什么都不顾地开车追女主了。但是结局就是这样,也许西方人就会拍他追出去然后HAPPY ENDING,可能都不会拍自己女儿的镜头。而东方人因为文化和价值观的不同,其中的含蓄和委婉到了一定程度,只能是以凄美地破碎掉做为结局。
片中唯一的一次暖色画面,是两个人去海边的那次。女主抱着儿子在海滩玩,抬头一脸灿烂地笑着看着男主。男主在岸上站着,回望着。如果时光就停在这里就好了。


说了这么多,好像还有一些感受没说出来。当然,婚内出轨是不对的,想出轨前,还是先想好自己能不能承受这出轨带来的所有后果,不只是要考虑家人,也要考虑自己有没有足够的成本去消化这后果。就像歌词说的,我和你,男和女,都逃不过爱情。可是爱情有时也会发生得不应该,不管当时是什么原因。
人生总是充满了这样或是那样的无奈,如果你可以挣脱,可以去改变,请记住不要伤害自己,更不要伤害别人。如果你做不到,那就接受这个无奈吧。因为,不管怎么样,都是过一生。你还能怎样?
P.S.: 这个电影的OST很好听,很有意境,在电影中都是适时加入,总在不知不觉中听到,一点点推动剧情的发展。其实听起来好像就是一首歌的不同变奏,但是每个变奏的版本都不尽相同,感受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