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谈
查看话题 >人面鱼
人面鱼
一
在五里营不远的地方,有一条蜿蜒的小河,因为所在地而命名为五里营河,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过去,它不叫这个。
这条河是北京潮白河的支流,如果从它最辉煌的那一刻记起,距今至少也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了,曾经就在这条小河的某一处,靠近五里营村村头的地方,这里是繁忙的一个进京出京的漕运码头,但是九百年过去了,除了还有一座清末翻修的老石桥,其他的都被时光打磨得光秃秃的,根本看不到当初的那个码头的痕迹。
那是元朝时候的事了,现在,曾经的喧嚣早已经完全的无声无息了,周围住着的村民和外来打工暂住者,没有几个人知道它的过去,也没关心它的现在和未来,它就像是一个耄耋老人,等待着罗布泊式的命运。
二
每个周末,范大伟都要带着孩子,驱车到京郊去玩,幼儿园的老师叮嘱过,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加大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观察兴趣,同时也是训练他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对他们的人格和感觉统合的协调发展大有好处。
范大伟当然很重视老师的叮嘱,孩子是他的命根子,他家三代单传,到他这一代,快五十了才要这个宝贝儿子,哪有不重视的道理?
范大伟在五里营这里开了一家造纸厂,设备都是国外进口的,厂子很大,是五里营村重要的纳税大户,差不多百分之四十的青壮村民都在他的厂里干活。当初选址在五里营,就是因为村里给的优惠政策太好了,比较起来,这里虽然偏远,但是可以节省大笔的开支,范大伟当然会算这经济账,在商言商嘛。在和村政府签约时,范大伟在台上振振有词地说,他到这里来办厂,是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带动五里河村的经济建设,提高就业机会,改善当地村民的生活,当然,这些话是村政府授意这样说的,也是范大伟这种精明的商人所善于表演的台词,任何地方给他优惠政策,他都会这么说,哪怕是非洲最落后的地区。
然而范大伟选择到五里营村投资办厂,还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的优惠政策,还有一条他没说,那就是这里具有的其他地区没有的优势条件:五里营河。
他的厂子,每天数百吨的工业废水,如果没有这条河,他根本就没地方排放,那么,这个厂子的执照也就根本申请不下来,说再多的漂亮话也都是白扯。
关于这条,他不说,村政府也不说,至少在招商引资的项目介绍大会上不能向村民说,村支书说,你不牺牲点什么,还想换来钱?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嘛!
五里营河静静的流淌,清澈见底,河床里有数不清的亮晶晶的鹅卵石,好多小鱼小虾在这里游来游去,一到傍晚,晚风吹拂着茂密的芦苇荡,荷花塘深处就传来一阵一阵唱歌比赛一般的青蛙叫声。
范大伟当初考察厂址的时候,傍晚驱车到这里,他望着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的落日余晖,耳听着在城市里久违了的青蛙鸣唱,不禁感动起来,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那个顽皮的山野小淘气在爷爷奶奶住的山村里无忧无虑的童年。
“我要带孩子到这里来!这太美了,我要让他知道爸爸当年是怎么长大的。”范大伟的嘴角泛起一丝微笑,仿佛看到了童年的自己,挽着裤管光着脚丫,穿越到现在,拉着自己的儿子一起在小河里奔跑,摸鱼抓青蛙,那情景好像电影里的一幕,范大伟都有点陶醉了。
三
饭饭喜欢到河边去玩儿,每次到爸爸的厂里,都吵着让司机开车带他去河边。司机当然不敢答应,厂长的公子,带到河边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可担待不起,自己不过是个开车的,可不冒这个风险,所以不管饭饭怎样的拉着他的手左右用力的晃,拼命的央求他,他也绝不答应,只是笑着说:“饭饭,你得去找你爸爸,他爱钓鱼呢,你让他带你一起去钓鱼啊!”
饭饭——范大伟的太太觉得这孩子刚出生白白胖胖的,像个白米饭团子,又因为老公姓范,干脆就起个乳名叫“饭饭”了——每次央求不过司机叔叔,就气哼哼的去爸爸那里告状,说司机叔叔欺负他,不带他去玩。范大伟觉得好笑,就跟饭饭说,司机叔叔很忙,有自己工作的,他是给爸爸开车的,不是为你服务的,你怎么能指使他为你做什么呢?等爸爸忙完了,带你去河边玩儿,我们可以一起钓鱼啊!
幼儿园老师曾经跟范大伟说过,饭饭有点多动,静不下来,建议他带饭饭玩一玩能够提高孩子专注力的游戏,比如走迷宫啊,练习填色块游戏啊,或者分拣豆子什么的。范大伟说,饭饭虽然小,但是心理却莫名其妙的早熟,他不喜欢这些看起来好像很低幼的游戏,还有其他更好的吗?老师也很头疼,说饭饭确实在某方面比其他小朋友要早熟些,你觉得你有什么喜欢的活动可以让饭饭也感兴趣的吗?
范大伟想到了钓鱼,那是他的最爱,因为他小时候就经常在河边抓鱼,后来又迷上了钓鱼。
“钓鱼?”老师睁大了眼睛:“可以啊,如果饭饭能够安静的坐下来的话,那当然太好了,你可以尝试下!”老师鼓励范大伟。
所以,每周的周末,范大伟都要带孩子去五里营河边,支起帐篷和阳伞,爷俩儿一人一个小板凳,全神贯注的去钓鱼。
刚开始的时候,饭饭坐不住,烦躁得跟个猴子一样抓耳挠腮,但是范大伟每次只要钓上来一条小鱼,就会故意的逗弄饭饭,让饭饭觉得既惊讶又很不服气,好胜的天性让饭饭慢慢的坐下来,煞有介事地学着爸爸的样子,也盯着河面,心急如焚地盼望哪条笨笨的小鱼咬他的钩。
四
五里营河蜿蜒的像个腰带,长长的河流经过五里营村,下游还流经四个村落,最后汇集到通惠河。
范大伟的造纸厂设在五里营河的上游,他带孩子钓鱼的时候,就得开车到上游的上游,有几次开车从厂子里出来的时候,经过厂边污水排放口,饭饭扒着车窗往外望,吃惊地问爸爸,那大粗管子里流出来的水为什么是暗红暗红的?“好像血哦!”饭饭说。
“爸爸,那是血吗?”饭饭问。
“胡说!爸爸开的是造纸厂,又不是杀猪厂,哪来的血?那是没用的水嘛!”范大伟嗔笑着用手指刮了一下儿子的小鼻子。
“可是,为什么是红色的呢?”饭饭的问题好多哦。
“哦!因为这些水经过了好几道程序啊,就像妈妈给你洗衣服,你这小脏猴子,每次在外面回来不都是一身脏衣服吗?洗着洗着那水不就变黑了嘛?这个问题啊,爸爸以后再跟你好好讲讲,你还小,不懂哦,这可是技术活儿呢,你长大了就知道了啊。”范大伟敷衍了几句。
饭饭后来不再问了,他也习惯了看到这暗红色的水涌进清澈的河流。
五
五里营河村政府最近有点不消停,自从造纸厂开办起来后,就有几个老人老是来闹事,为首的是庄家的老太爷,都九十多岁了,身体还硬朗,拄着拐棍一步一步来到村政府,找到村支书,他们这几个老头是要求村里撤销这个造纸厂的。庄老太爷是民初上过高小的,属于老派的有点文化的人,对村子的历史他是最懂的,在村里当然是很受尊敬的。村里人说他学过奇门遁甲,能掐会算,谁家要是丢了什么东西或者谁闹了点医院治不好的怪病时,都来找他给掐算掐算,一般情况下,庄老太爷的话还挺管用,别说,按照他给出的法子鼓捣鼓捣有的还真就好使了,所以,在村里人的眼里,庄老太爷有点小半仙儿的那么个意思,文革那会儿,就因为这个,庄老太爷差点没被批斗死,好在老头命硬,挺过来了,如今风水啊什么的又流行起来,庄老太爷渐渐的又恢复了以前的半仙权威。
庄老太爷这几次来,都是语重心长地对村支书说,五里营河村是有仙气的地方,这条河其实就是一条小白龙啊,先人们在这里受这条小白龙神的保佑,才能够在这里安营扎寨,这村子才有近一千年的历史啊。又说,村支书啊你看,咱们这小白龙啊如果不是因为它有灵气,当年忽必烈皇帝怎么可能在这里开个码头呢?你呀就知道赚钱,在龙的咽喉这里盖了这么一座大厂子,那是要卡住小白龙神的脖子啊,把村里的风水破坏了,龙神发怒了,将来可是不得了的啊,唉!唉!唉!
村支书都快烦死了这个罗里罗嗦的糟老头子,心里暗骂你个老不死的,没事吃饱撑的来捣乱!你懂个屁!老封建老迷信!但是,村支书懂得怎样安抚人,他和蔼可亲地拉着庄老太爷的手,搀着他坐在沙发上,给他端来一杯刚沏好的碧螺春,然后点起一根中南海,坐在他的老板椅上,扯开大嗓门说:“庄老爷子啊,您老多虑啦!这个厂子可是咱村的救星啊,您老知道这附近好几个村子都争着抢着要范总过去投资呐,您看,他还不是相中了咱们这块地界?您老啊,也得换换老脑筋啦,这个,这个叫什么来着?对!这叫与时俱进啊!”村支书笑眯眯地用他肥胖的大手轻轻地拍了下桌子,然后大手一挥,对着这帮老朽们神情激昂地说:“老爷子啊,您们可不知道啊,这个厂子给咱们村儿带来了多大的好处啊?就说庄老爷子您家吧,您的重孙子不也在人家范总的厂里打工吗?要没人家范总的厂子,这孩子还不得往外边跑啊?谁伺候您老人家啊?再说了,这个事已经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啦,您没看新闻吗?咱这办厂的事都上电视啦!那些外国专家来的时候,您没看到区长都来参加剪彩了吗?”村支书把手转过来一指墙面,大大的几幅彩色的被玻璃框精心装裱起来的村支书和各方来宾的合影照挂在那里,有他和范大伟的,有他和区领导的,有他和人高马大的外国专家的——其实人家是卖机器的,还有他请来的几个北京的文化名人。这一墙的照片,好像军功章一样,亮闪闪的晃眼睛。
老头子们根本就不去看那些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只顾喋喋不休苦口婆心的劝说村支书把厂子撤了,还是那老一套,搞得村支书有些不耐烦了,他虽然一边堆着笑,却一边跟秘书使个眼色,站起来收拾下手边的杂物,对着这些老头们说:“老人家们啊,您们的心意我懂,但是,这都啥时代啦,还讲那些封建迷信?在我这说说也就算啦,可不敢到处乱说啊,要是区长知道了,会把我叫过去挨训的,咱们是唯物主义者,不讲那些封建迷信的老一套啊!您老可得嘴上有个把门的,别让那些村民也给您弄糊涂了啊,到时候上边怪罪下来,我可兜不了啊!那个啥,我呢现在要去区里开个会,就不陪您们几位老人家啦,等我回来,哪天我去看望您们,请您们吃饭,我先走一步,那个小李啊,你帮我照顾好这几位老爷子啊!”
村支书对秘书使个眼色,秘书心领神会,忙殷勤地过来,又是端茶又是倒水,又是递烟。老头子们一看这样,就纷纷起来告辞,出门的时候,庄老太爷愤愤地对其他几个老头子说:“这,这支书哇,老是这样,一说正事就开会!开什么会?败家子啊,败家子!五里营河要毁在他这败家子手里啊!不听我们这些老的劝,他早晚得遭报应啊!回头我让我那重孙子赶紧辞掉这破工作,咱有志气,绝不干这糟践老祖宗的事儿!”一边说,一边气哼哼地颤颤悠悠的蹩回家去了。
村委办公室里,村支书拿起电话,给庄老太爷的儿子去了个电话,他特别严肃地对他说:“老庄,我可告诉你,你家老爷子又跑我这儿闹来了,我可是给足了他面子了啊,你给我听好了,第一个,你要看住老爷子,别老到处乱跑,这事往小了说是捣乱,往大了说是散布谣言,影响安定团结,这种政治影响你们担待得了吗?第二个,你要让你家老爷子管住自己的嘴,不要到处乱说那些烂掉渣儿的老封建老迷信思想了啊!你是党员,你要知道怎么做,后果要想好喽!”老庄在那边拼命的陪不是,支书的火气这才算小了点儿,抬头对秘书小李说:“小李!你给我记住,下次这几个老家伙们要是再来,就给我拦在外面,就说我不在!什么乱七八糟的?还风水还小白龙神的,我看他们几个就是老妖精!”
六
眨眼间,范大伟的厂子在五里营村已经建成了五年了,饭饭都进小学了,和他爸爸一样,他也爱上了钓鱼,还是老样子,夏秋差不多每个周末,他都要去爸爸厂里,和爸爸一起去五里营河钓鱼玩儿,这些年他的技术见长,常常会有不小的收获,每次他和爸爸钓到的鱼,都会拿到厂子的食堂里,吩咐大师傅给精心做了,自己钓的,吃起来格外香。
厂子的业务非常好,无论是厂子还是村里,大家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自然范大伟和村支书都很舒坦,村支书早就把他那破桑塔纳换上了路虎了,每次去厂里溜达,都要开着它得意洋洋的穿过村子,到了周末,他有时候也和范大伟一起去河边钓鱼,与其说他爱钓鱼,不如说借这机会和范大伟增进感情,他儿子的小塑料厂还想让范大伟给投资呢。
这个周末的天气特别好,天很蓝,白云飘飘,范大伟心情格外好,没等儿子提建议,他早早就收拾好了渔具,催着儿子和他一起去钓鱼,刚好村支书要和他讨论讨论投资他儿子塑料厂的事,就约好了一起去钓鱼,边钓边谈。
村支书老早就在村口等着范大伟了,两辆车会合就奔着河上游去了,自从范大伟的厂子建起来后,下游已经没有太多的鱼了,而且两岸也很脏,乌黑的水泛着灰白色的泡沫,被河浪一波一波的推送到岸边,积累起厚厚一层的泡沫和生活垃圾,臭不可闻,谁去那钓鱼啊?
两辆车开到上游一处幽静的地方,这里是范大伟的鱼窝子,他们每次钓鱼,基本上就是这附近的几个好地方,安静,风景也美,虽然说最近几年的河水质量大不如前,但比起下游来,这里还算是不错了。
下了饵,三支钓竿支起来,两人聊起来。村支书问范大伟:“上头来查排污那事儿,你摆平了吗?”范大伟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没事啦,一顿饭,里外做做工作,还有什么难的?不过,你得管好你们村的那几个老头子啊,别给脸不要,我也不是那么有好脾气的!”村支书忙陪笑:“范总您多虑啦,他们几个老家伙都快要入土了,闹腾不了几天,我已经跟他们家人都说好了,叫他们管好这些老家伙,反正,他们的孩子都在咱们的厂子里干活,您不也给他们加工资了吗?我都对他们的老子说了,再闹,他妈的开除他们的孩子,看到时候谁哭?”
范大伟微皱了下眉毛,有些不满意地说:“老赵,话可别这么说啊,我给他们的孩子提高工资待遇,那是他们干得确实好,这属于正常的奖励,和他们的老头子闹不闹可没关系,你以后千万要注意,不要在外人面前这么讲,好像咱们有把柄被人捏住了似的!”
“啊是是是,”村支书不住的陪笑点着头:“你看我这不会说话,我不是那个意思,您别见怪。”
范大伟递给村支书一颗烟,自己也叼起一颗,点着,突然想起什么,问村支书:“那个姓庄的老头,现在咋样?不九十多了吗?消停点没?”
村支书往前凑了凑,说:“哦,您说的是庄家老太爷啊?他还硬朗呢,人家也不是怎么保养的,活得比咱们都结实。哦对了,我重点跟他家做工作了,老庄的孙子您去年不是安排他跟着考察团一起去了趟德国吗?老庄感激得很,早就不准老太爷到处溜达乱说话了,前几年庄老太爷还想让重孙子辞工不干呢,到底是家里人和他大吵一架,人哪有不爱钱的呢?这老头,真是顽固!老封建,老迷信!”
“恩,那就好!”范大伟把烟头往地上一扔,用脚碾灭,对村支书交待道:“你还得做做村里人的工作,把那个水源分析的事弄好,别让人家说是咱们的厂子给水源破坏了,他们接二连三的得怪病,那是他们自己有问题,我最近还老是不舒服呢,大夫也没说是厂子闹的啊!这你得做做工作,特别是,不要让那些什么卡住了小白龙神的脖子这样的鬼话四处散播,这明明就是封建迷信嘛!区长不都说了吗,要破除迷信,要相信科学!你们这村里的人啊,怎么回事?!”说着说着范大伟有点起急,忍不住眉头紧皱起来,村支书见状忙不迭的说:“这个,这个我们早就在做工作啦,市里卫生防疫的人咱们也早就找好了,放心好了,再一个,我们也早就在做科普宣传呢,明天我再安排人加大下力度,往村子里每家每户都发放下宣传单吧。”
范大伟舒口气,嗯了一声后说:“老赵啊,市卫生防疫什么的,你去活动活动吧,经费不够找我,我再给你追加,咱几个亿的厂子都办得起,不差这几个小钱啊,你放心!”
村支书忙连连点头,试探的问:“范总啊,您看,我那三儿子的事儿?”
“哦!我差点忘了,他那厂子的审批手续办到什么程度了?还有多少资金缺口?”范大伟抬起下巴,望了望河面的鱼漂,转头问村支书。
七
五里营河过去河道比现在宽,河水也比现在深,建国初期的时候,这里的鱼类很丰富,附近的村民吃鱼从来不用买的,家里来客人了,就抄起家伙去河边,基本上都能弄完半盆各种杂鱼,做贴饼子熬小鱼,特别受客人欢迎。
不过,这几十年下来,周边的人口逐渐增多,北京的郊区也扩大了不少,这村子的周边,有好多外来来打工的人因为在这周围的工厂打工,渐渐的也形成了布局混乱的村中村,结果,河水因为各种生活垃圾的倾倒,还有各个工厂的污水等废物的排放,五里营河早就失去了几十年前的秀美风光和丰富的河产,现在只有一些小鱼小虾和河螺还有得捞,过去老人们嘴里说的一些知名鱼类,几乎绝迹了,只能是偶尔见到。
范大伟的造纸厂,占据了这条河流最好的地界,也是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因此,这块地方几乎成立范大伟的私人领地,当然,各级领导和村里的干部们,还是可以一起享用的,他们在这个周边用围墙、栅栏和铁丝网拦起来的地方,谈谈下一步的合作,吃吃烧烤,喝喝啤酒,钓钓鱼什么的,很是快乐。
这个地段的河流,因为是上游,所以鱼类还算丰富,每次范大伟他们钓鱼,都小有收获,对此,钓鱼成瘾的范大伟特别满意,觉得当初自己选择了这个地方真是英明,一举两得,既成全了事业,也兼顾了业余爱好。
听村里的老辈人说,这河里原来有一种叫库什玛的鱼,鱼鳞特细,通体银白,肉质细嫩,特别鲜美,据庄老太爷说,这种鱼是五里营河的特产,当年元代军队打金国的时候,驻军在这里,扎营五里,所以后来这河得了个这么名,当年这个河不叫这个名字,就叫库什玛河,就是因为这种特殊的鱼得的名,据说当年忽必烈皇帝进驻北京的时候,这种鱼还做为供品连续好多年送到皇宫里去呢。不过,这种鱼对水质特别挑剔,稍微差一点就养不活,因为河水的水质一年不如一年,这种鱼几乎就是绝迹了,庄老太爷说,他年轻的时候,河里还有呢,虽然不那么多,但是每年渔汛到来的时候,总还是能捕捞到十几条的,家里人都当宝贝,要不就是给老人小孩吃,要么就是腌制起来招待贵客,普通人别说是吃,看到都是一种福气。
范大伟对这个传说很感兴趣,还专门查了资料,但是这些地方志什么的对这种鱼语焉不详,还弄得神秘兮兮的,范大伟和别的老板不同,他不信迷信,对这些还特反感,所以一看地方志对这鱼的描写,就忍不住有些不忿,想他范大伟,什么鱼没钓过?以前闲的的时候,一年到头就是不去海南做海钓,也得去欧洲吧?至于国内大大小小的内陆河钓场,他也是常客,你一个小小的五里营河,还有一个好像是不存在的什么库什玛鱼,还见了鬼了,我还就偏不待见!
说是这么说,多少带点制气的成分,对鱼类研究颇感兴趣的范大伟依然希望在河水相对较好的他掌握的这个地段,有机会能钓到库什玛鱼,亲眼看看到底是个什么珍稀鱼类。
八
“爸爸!爸爸!你看,咬钩啦!”饭饭兴奋的大叫,把正和村支书聊得热络的范大伟给吵了过来,饭饭这两天要考试,精神有点紧张,钓鱼的时候老是沉不住气,最近钓鱼的成绩不好,所以这次刚甩钩鱼就咬钩了,他怎么能不兴奋呢?
“好好,”范大伟连忙小跑过来,帮儿子一起拉钓竿,一拉,好重,看来这次要摸到头奖了,不定钓一条多么大的鱼呢!
随着钓竿的拉起,河面泛起了水花,接着河面就噗通起来,水花四溅,一条半米多长的大鱼摔打着鱼尾,摇晃着脑袋被钓线给拽了出来。
看到这么大一条鱼,饭饭、范大伟和村支书都忍不住欢呼起来,这么大的鱼,可是这几年他们绝难钓到的啊,这河里也不多见啊!三个人手忙脚乱的赶紧拉钓杆,又拿起抄捞子抄过去,才把这条大鱼抄上了岸。
这条鱼摔到草地上,就不停地扑腾起来,噼里啪啦地,活力十足,通体的银白,脊背上还带着一条金线,这阳光的照耀下,银白色的鳞片闪着耀眼的银光,煞是好看!
范大伟连忙把鱼抓住,放到鱼桶里,三个人凑过去,往桶里望,都没见过这鱼。以范大伟对鱼类认识的博学,楞是没辨认出这是什么鱼,他满面疑惑地望着土生土长的村支书,村支书也一脸疑惑地望着他。
良久,“库什玛鱼?”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
九
三个人赶紧带着鱼奔回厂里,将鱼拿到食堂,先用水养起来,然后范大伟和村支书坐下来,兴奋地探讨。
范大伟说:“老赵,你不是说庄老太爷年轻的时候吃过库什玛鱼吗?你去找找他来辨认辨认,要真是库什玛鱼,那咱们可真是太幸运了!”
“好好!我这就去打电话!”村支书一脸红光地跑到外面,拿出手机,给老庄打电话。
范大伟想,我就知道,我这块地界是个宝地,我就不相信那库什玛鱼就真的绝了迹,上天不负有心人啊,到底还是让我碰到了。
当然,最高兴的是饭饭,他兴奋得想个刚抓到猎物的小猎犬,这屋里又蹦又跳的,围着那个装鱼的盆子直转圈。
钓到了一条怪鱼的消息一传开,屋子里挤满了员工,食堂的大师傅也闻讯来看热闹,他仔细的辨认这条怪鱼时,突然惊叫了起来:“我的天呐,这鱼,这鱼,这鱼怎么长个人脸啊?”
这句话一落,人们轰的一声围了过来,都凑近了看,议论纷纷。
早有人跑去告诉范大伟了,范大伟也特惊诧地过来,人们让开了一条路,范大伟走近鱼盆,看见那条怪鱼还在水里不安地冲来撞去,所谓的人脸,原来是鱼身上的鱼鳞颜色的明暗,交织在一起,就像编织地毯那样,编织出一个隐约看起来像个人脸的图案,范大伟一笑,这种情况在一般的鱼类上也见过,鲤鱼就有这样的图案,只是不那么清楚罢了,这条鱼大概年头久了,个头又大,所以鱼鳞图案就比较明显而已。
范大伟仔细看,那张脸好像一个老太太,而且还是一幅愁眉苦脸的样子。村支书这时候拥着被老庄搀扶来的庄老太爷过来了,也没有寒暄,庄老太爷直接就奔着鱼盆去了,当他看到那奇怪的鱼的时候,他浑身一震,声音都颤抖了,他抬起头来,环顾着四周,问人们:“这鱼,这鱼,是谁钓的?是从哪里钓的?”
范大伟走过来,走到庄老太爷面前,有点不以为然地告诉庄老太爷:“老人家,这鱼是我儿子钓的,就在厂子的上游。”
庄老太爷盯着范大伟半天,缓缓的说:“孩子啊,这鱼,不能吃,哪儿钓的,放回哪儿吧!”
“哦?为什么?有什么说头吗?”范大伟显然对这个没有任何结论的结论非常的不满意。
“孩子,我就不跟你说什么了,你们这些人啊,就是不听我的话,我早跟你们说过了,不要卡住小白龙神的脖子,你们就是不听啊,你们是要钱不要命啊,为什么就不听呢?为什么呢?”庄老太爷还要继续说,就被老庄连抓带推的往人群外带,嘴里忙不迭地对范大伟和村支书说:“哎呀呀你看,老爷子最近有点老糊涂啦,什么都胡说,你们可别见怪呀,走吧走吧,爸爸,咱们还是赶紧回去吧!”边说,边搀着老人跟逃跑似的往人群外连忙走。
“哎?别走啊,让老爷子给看看啊,这到底是不是库什玛啊?”村支书追了出去。
十
人群散尽了,大家都带着各种疑惑嘀嘀咕咕地回去了,人们三五一群,小心地谈论这条怪鱼。
食堂里,一脸怒气的范大伟对着村支书大发脾气,对他破除迷信的工作非常的不满。
“你说!这叫什么事?本来我想让他来给看看是不是库什玛鱼,结果引来这么一堆废话!还当着那么多的人面说这种神叨叨的混话!什么小白龙神?能不能别再让我听见?我都快烦死了!你这工作是怎么做的?啊?”范大伟双手叉腰,在地上来回转着圈,怒气冲冲地向村支书兴师问罪。
村支书一脸的委屈,忙不停的解释。
沉默了一阵,村支书小心翼翼地问:“这鱼?咱们,放了?”
“吃了!”范大伟依旧是一脸怒气,扭头对着大师傅说:“给我红烧还是清蒸,你看着办!我还就偏不信这个邪了!”然后又对着村支书说:“老赵,晚上你别走了,陪我喝两杯,我这有最好的法国干白,正好配这条神鱼,怎么样?”
村支书显然极其的不情愿,刚想说“那什么,你大嫂晚上要我跟她回趟娘家”,话还没吐口,已经看穿了村支书心思的范大伟以不容商量的口吻说:“老赵,今晚你陪我好好喝两杯,工厂最近的财务计划要调整,你家三儿子的塑料厂还想不想开了?”
一听这话,村支书刚才要说的话生生地咽回去了,忙一脸陪笑地说:“那得开,当然得开,那我晚上不走了,好好陪陪你,咱们商量商量。那个,那个鱼,看起来不错啊,哈哈,咱们有口福,这鱼肯定是库什玛啊,咱们这回总算能尝尝是啥味儿了啊!”
十一
这长着一张老太太脸孔的鱼,还别说,味道真的极其鲜美,大概这在范大伟和村支书这辈子里吃过的河鱼里,算是最鲜美的了,几个一起尝的人忍不住都夸赞库什玛果然名不虚传啊,怪不得当然要专门送给皇上吃呢!
那个让人心里犯嘀咕的鱼鳞人脸,早就因为鱼鳞刮干净而完全不见了,而这鱼的味道又确实是难得的鲜美,所以大家也就没把什么老太太脸当回事,只顾着评论这鱼肉的味道了,渐渐的,酒喝高了,就你好我好大家好了,什么都不在话下,眨眼就到半夜了。
村支书醉醺醺地开着车回到家里的时候,老婆早就一脸埋怨地等着他,听说他吃了那条大家议论纷纷的人面鱼,老婆吓得一个劲地骂村支书:“你个死鬼呀!你就那么馋吗?不吃你能死呀?你咋就那么不信邪啊?庄老太爷可都说了呀~”
村支书被骂得有些恼火,一边叱责老婆子人事儿不懂,一边安慰她说不要信那些胡说八道的,鱼肉好吃极了,哪里来的乱七八糟的说法?
这俩口子各说各的,叽叽喳喳的闹了小半宿,这才赌气冒烟地上床睡了。
夜里,村支书迷迷糊糊地梦到了和范大伟在食堂里喝酒,大师傅把做好的鱼端了上来,热腾腾的香味四溢,大家都忍不住要淌口水,纷纷拿起筷子去夹鱼肉,那条肥美的、神奇的怪鱼,身体上突然显现出了鱼鳞构成的那种脸,一个充满怪异气息的看起来邪气森森的老太婆,眼睛盯着村支书,嘴巴突然张开,一个干涩的像锯条拉钢板似刺耳的声音响起来:“鱼肉好吃嘛?”
“我的妈呀!”村支书一声大喊,扑的一下坐了起来,疯了一样的大叫:“我没想吃啊!我没想吃啊!我可没想吃啊!”然后一头栽了下去,扑通一声倒在了床下,从鼻孔里渗出暗黑色的血来。
“哇!——来人啊!”村支书的老婆打开了灯,然后像通了电一样没命的惊叫起来,恐怖的声音划破了宁静的夜空。
十二
还没等早晨来临,村子的人们就聚集在工厂和村政府里,消息传的飞快,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了夜里出了人命了,昨晚吃了怪鱼的那几个人,除了饭饭,都莫名其妙的暴死了,人们像热锅里沸腾的水花那样,面带恐惧地嘁嘁嚓嚓说着各种的推理。
市里的法医赶来了,把尸体都运走了。人们目送救护车疾驰而去,剩下的是哭抢喊地的村支书的老婆子,还有默默垂泪的范大伟的太太,饭饭虽然没有送命,却昏迷了,也被一同送往医院去抢救。
庄老太爷摇着脑袋说:“报应啊报应,我早就说过了,这鱼不能吃啊!我早就说了,这厂子不能开呀!我早就说过了,这些人啊,自寻死路啊!”
经过化验,法医给出的结论是,这种不知名的鱼体内含有类似河豚的剧毒,但为什么有这种剧毒,法医也说不清楚,也许是自身带有的,也许是因为河水的污染物超标,长期生长在河里积累的结果,总之,食物中毒是肯定的了。
饭饭经过抢救,已经脱离了危险。他虽然学会了钓鱼,但平时却并不爱吃鱼,总说鱼肉腥,挑食挑得厉害,所以昨晚吃的鱼肉少,尝尝而已,侥幸逃过了一劫。
十三
饭饭变得沉默不语,什么都不爱说,谁来看望他,他都不理不睬。
饭饭妈每天都是以泪洗面,望着好像突然长大的孩子,想起莫名其妙地故去的老公,总是心如刀绞。
造纸厂停业了,范大伟突然故去,很多问题一下子浮出了水面,造纸厂废水排放不合格造成附近环境急剧恶化,污染严重,并且危及了村民的身体健康,这些问题都被区里作为重点要调查的而成立了专案组进行调查,村支书家也没消停,村支书没了,儿子还在,照样被传唤。
饭饭每天晚上睡觉都会感觉不安,总是翻来覆去的睡不着,饭饭妈妈搂过来饭饭,轻声地问:“是不是想爸爸了?儿子?”
饭饭摇了摇头,一脸阴郁地说:“妈,最近我老是做梦,梦到我们吃的那条鱼,在那个盘子里,和我说话!”
“什么?说话?说的什么?”妈妈紧张得一把抓住饭饭的手臂,用力地盯着他的眼睛追问。
“它说,鱼——肉——好——吃——嘛?”
一
在五里营不远的地方,有一条蜿蜒的小河,因为所在地而命名为五里营河,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过去,它不叫这个。
这条河是北京潮白河的支流,如果从它最辉煌的那一刻记起,距今至少也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了,曾经就在这条小河的某一处,靠近五里营村村头的地方,这里是繁忙的一个进京出京的漕运码头,但是九百年过去了,除了还有一座清末翻修的老石桥,其他的都被时光打磨得光秃秃的,根本看不到当初的那个码头的痕迹。
那是元朝时候的事了,现在,曾经的喧嚣早已经完全的无声无息了,周围住着的村民和外来打工暂住者,没有几个人知道它的过去,也没关心它的现在和未来,它就像是一个耄耋老人,等待着罗布泊式的命运。
二
每个周末,范大伟都要带着孩子,驱车到京郊去玩,幼儿园的老师叮嘱过,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加大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观察兴趣,同时也是训练他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对他们的人格和感觉统合的协调发展大有好处。
范大伟当然很重视老师的叮嘱,孩子是他的命根子,他家三代单传,到他这一代,快五十了才要这个宝贝儿子,哪有不重视的道理?
范大伟在五里营这里开了一家造纸厂,设备都是国外进口的,厂子很大,是五里营村重要的纳税大户,差不多百分之四十的青壮村民都在他的厂里干活。当初选址在五里营,就是因为村里给的优惠政策太好了,比较起来,这里虽然偏远,但是可以节省大笔的开支,范大伟当然会算这经济账,在商言商嘛。在和村政府签约时,范大伟在台上振振有词地说,他到这里来办厂,是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带动五里河村的经济建设,提高就业机会,改善当地村民的生活,当然,这些话是村政府授意这样说的,也是范大伟这种精明的商人所善于表演的台词,任何地方给他优惠政策,他都会这么说,哪怕是非洲最落后的地区。
然而范大伟选择到五里营村投资办厂,还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的优惠政策,还有一条他没说,那就是这里具有的其他地区没有的优势条件:五里营河。
他的厂子,每天数百吨的工业废水,如果没有这条河,他根本就没地方排放,那么,这个厂子的执照也就根本申请不下来,说再多的漂亮话也都是白扯。
关于这条,他不说,村政府也不说,至少在招商引资的项目介绍大会上不能向村民说,村支书说,你不牺牲点什么,还想换来钱?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嘛!
五里营河静静的流淌,清澈见底,河床里有数不清的亮晶晶的鹅卵石,好多小鱼小虾在这里游来游去,一到傍晚,晚风吹拂着茂密的芦苇荡,荷花塘深处就传来一阵一阵唱歌比赛一般的青蛙叫声。
范大伟当初考察厂址的时候,傍晚驱车到这里,他望着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的落日余晖,耳听着在城市里久违了的青蛙鸣唱,不禁感动起来,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那个顽皮的山野小淘气在爷爷奶奶住的山村里无忧无虑的童年。
“我要带孩子到这里来!这太美了,我要让他知道爸爸当年是怎么长大的。”范大伟的嘴角泛起一丝微笑,仿佛看到了童年的自己,挽着裤管光着脚丫,穿越到现在,拉着自己的儿子一起在小河里奔跑,摸鱼抓青蛙,那情景好像电影里的一幕,范大伟都有点陶醉了。
三
饭饭喜欢到河边去玩儿,每次到爸爸的厂里,都吵着让司机开车带他去河边。司机当然不敢答应,厂长的公子,带到河边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可担待不起,自己不过是个开车的,可不冒这个风险,所以不管饭饭怎样的拉着他的手左右用力的晃,拼命的央求他,他也绝不答应,只是笑着说:“饭饭,你得去找你爸爸,他爱钓鱼呢,你让他带你一起去钓鱼啊!”
饭饭——范大伟的太太觉得这孩子刚出生白白胖胖的,像个白米饭团子,又因为老公姓范,干脆就起个乳名叫“饭饭”了——每次央求不过司机叔叔,就气哼哼的去爸爸那里告状,说司机叔叔欺负他,不带他去玩。范大伟觉得好笑,就跟饭饭说,司机叔叔很忙,有自己工作的,他是给爸爸开车的,不是为你服务的,你怎么能指使他为你做什么呢?等爸爸忙完了,带你去河边玩儿,我们可以一起钓鱼啊!
幼儿园老师曾经跟范大伟说过,饭饭有点多动,静不下来,建议他带饭饭玩一玩能够提高孩子专注力的游戏,比如走迷宫啊,练习填色块游戏啊,或者分拣豆子什么的。范大伟说,饭饭虽然小,但是心理却莫名其妙的早熟,他不喜欢这些看起来好像很低幼的游戏,还有其他更好的吗?老师也很头疼,说饭饭确实在某方面比其他小朋友要早熟些,你觉得你有什么喜欢的活动可以让饭饭也感兴趣的吗?
范大伟想到了钓鱼,那是他的最爱,因为他小时候就经常在河边抓鱼,后来又迷上了钓鱼。
“钓鱼?”老师睁大了眼睛:“可以啊,如果饭饭能够安静的坐下来的话,那当然太好了,你可以尝试下!”老师鼓励范大伟。
所以,每周的周末,范大伟都要带孩子去五里营河边,支起帐篷和阳伞,爷俩儿一人一个小板凳,全神贯注的去钓鱼。
刚开始的时候,饭饭坐不住,烦躁得跟个猴子一样抓耳挠腮,但是范大伟每次只要钓上来一条小鱼,就会故意的逗弄饭饭,让饭饭觉得既惊讶又很不服气,好胜的天性让饭饭慢慢的坐下来,煞有介事地学着爸爸的样子,也盯着河面,心急如焚地盼望哪条笨笨的小鱼咬他的钩。
四
五里营河蜿蜒的像个腰带,长长的河流经过五里营村,下游还流经四个村落,最后汇集到通惠河。
范大伟的造纸厂设在五里营河的上游,他带孩子钓鱼的时候,就得开车到上游的上游,有几次开车从厂子里出来的时候,经过厂边污水排放口,饭饭扒着车窗往外望,吃惊地问爸爸,那大粗管子里流出来的水为什么是暗红暗红的?“好像血哦!”饭饭说。
“爸爸,那是血吗?”饭饭问。
“胡说!爸爸开的是造纸厂,又不是杀猪厂,哪来的血?那是没用的水嘛!”范大伟嗔笑着用手指刮了一下儿子的小鼻子。
“可是,为什么是红色的呢?”饭饭的问题好多哦。
“哦!因为这些水经过了好几道程序啊,就像妈妈给你洗衣服,你这小脏猴子,每次在外面回来不都是一身脏衣服吗?洗着洗着那水不就变黑了嘛?这个问题啊,爸爸以后再跟你好好讲讲,你还小,不懂哦,这可是技术活儿呢,你长大了就知道了啊。”范大伟敷衍了几句。
饭饭后来不再问了,他也习惯了看到这暗红色的水涌进清澈的河流。
五
五里营河村政府最近有点不消停,自从造纸厂开办起来后,就有几个老人老是来闹事,为首的是庄家的老太爷,都九十多岁了,身体还硬朗,拄着拐棍一步一步来到村政府,找到村支书,他们这几个老头是要求村里撤销这个造纸厂的。庄老太爷是民初上过高小的,属于老派的有点文化的人,对村子的历史他是最懂的,在村里当然是很受尊敬的。村里人说他学过奇门遁甲,能掐会算,谁家要是丢了什么东西或者谁闹了点医院治不好的怪病时,都来找他给掐算掐算,一般情况下,庄老太爷的话还挺管用,别说,按照他给出的法子鼓捣鼓捣有的还真就好使了,所以,在村里人的眼里,庄老太爷有点小半仙儿的那么个意思,文革那会儿,就因为这个,庄老太爷差点没被批斗死,好在老头命硬,挺过来了,如今风水啊什么的又流行起来,庄老太爷渐渐的又恢复了以前的半仙权威。
庄老太爷这几次来,都是语重心长地对村支书说,五里营河村是有仙气的地方,这条河其实就是一条小白龙啊,先人们在这里受这条小白龙神的保佑,才能够在这里安营扎寨,这村子才有近一千年的历史啊。又说,村支书啊你看,咱们这小白龙啊如果不是因为它有灵气,当年忽必烈皇帝怎么可能在这里开个码头呢?你呀就知道赚钱,在龙的咽喉这里盖了这么一座大厂子,那是要卡住小白龙神的脖子啊,把村里的风水破坏了,龙神发怒了,将来可是不得了的啊,唉!唉!唉!
村支书都快烦死了这个罗里罗嗦的糟老头子,心里暗骂你个老不死的,没事吃饱撑的来捣乱!你懂个屁!老封建老迷信!但是,村支书懂得怎样安抚人,他和蔼可亲地拉着庄老太爷的手,搀着他坐在沙发上,给他端来一杯刚沏好的碧螺春,然后点起一根中南海,坐在他的老板椅上,扯开大嗓门说:“庄老爷子啊,您老多虑啦!这个厂子可是咱村的救星啊,您老知道这附近好几个村子都争着抢着要范总过去投资呐,您看,他还不是相中了咱们这块地界?您老啊,也得换换老脑筋啦,这个,这个叫什么来着?对!这叫与时俱进啊!”村支书笑眯眯地用他肥胖的大手轻轻地拍了下桌子,然后大手一挥,对着这帮老朽们神情激昂地说:“老爷子啊,您们可不知道啊,这个厂子给咱们村儿带来了多大的好处啊?就说庄老爷子您家吧,您的重孙子不也在人家范总的厂里打工吗?要没人家范总的厂子,这孩子还不得往外边跑啊?谁伺候您老人家啊?再说了,这个事已经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啦,您没看新闻吗?咱这办厂的事都上电视啦!那些外国专家来的时候,您没看到区长都来参加剪彩了吗?”村支书把手转过来一指墙面,大大的几幅彩色的被玻璃框精心装裱起来的村支书和各方来宾的合影照挂在那里,有他和范大伟的,有他和区领导的,有他和人高马大的外国专家的——其实人家是卖机器的,还有他请来的几个北京的文化名人。这一墙的照片,好像军功章一样,亮闪闪的晃眼睛。
老头子们根本就不去看那些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只顾喋喋不休苦口婆心的劝说村支书把厂子撤了,还是那老一套,搞得村支书有些不耐烦了,他虽然一边堆着笑,却一边跟秘书使个眼色,站起来收拾下手边的杂物,对着这些老头们说:“老人家们啊,您们的心意我懂,但是,这都啥时代啦,还讲那些封建迷信?在我这说说也就算啦,可不敢到处乱说啊,要是区长知道了,会把我叫过去挨训的,咱们是唯物主义者,不讲那些封建迷信的老一套啊!您老可得嘴上有个把门的,别让那些村民也给您弄糊涂了啊,到时候上边怪罪下来,我可兜不了啊!那个啥,我呢现在要去区里开个会,就不陪您们几位老人家啦,等我回来,哪天我去看望您们,请您们吃饭,我先走一步,那个小李啊,你帮我照顾好这几位老爷子啊!”
村支书对秘书使个眼色,秘书心领神会,忙殷勤地过来,又是端茶又是倒水,又是递烟。老头子们一看这样,就纷纷起来告辞,出门的时候,庄老太爷愤愤地对其他几个老头子说:“这,这支书哇,老是这样,一说正事就开会!开什么会?败家子啊,败家子!五里营河要毁在他这败家子手里啊!不听我们这些老的劝,他早晚得遭报应啊!回头我让我那重孙子赶紧辞掉这破工作,咱有志气,绝不干这糟践老祖宗的事儿!”一边说,一边气哼哼地颤颤悠悠的蹩回家去了。
村委办公室里,村支书拿起电话,给庄老太爷的儿子去了个电话,他特别严肃地对他说:“老庄,我可告诉你,你家老爷子又跑我这儿闹来了,我可是给足了他面子了啊,你给我听好了,第一个,你要看住老爷子,别老到处乱跑,这事往小了说是捣乱,往大了说是散布谣言,影响安定团结,这种政治影响你们担待得了吗?第二个,你要让你家老爷子管住自己的嘴,不要到处乱说那些烂掉渣儿的老封建老迷信思想了啊!你是党员,你要知道怎么做,后果要想好喽!”老庄在那边拼命的陪不是,支书的火气这才算小了点儿,抬头对秘书小李说:“小李!你给我记住,下次这几个老家伙们要是再来,就给我拦在外面,就说我不在!什么乱七八糟的?还风水还小白龙神的,我看他们几个就是老妖精!”
六
眨眼间,范大伟的厂子在五里营村已经建成了五年了,饭饭都进小学了,和他爸爸一样,他也爱上了钓鱼,还是老样子,夏秋差不多每个周末,他都要去爸爸厂里,和爸爸一起去五里营河钓鱼玩儿,这些年他的技术见长,常常会有不小的收获,每次他和爸爸钓到的鱼,都会拿到厂子的食堂里,吩咐大师傅给精心做了,自己钓的,吃起来格外香。
厂子的业务非常好,无论是厂子还是村里,大家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自然范大伟和村支书都很舒坦,村支书早就把他那破桑塔纳换上了路虎了,每次去厂里溜达,都要开着它得意洋洋的穿过村子,到了周末,他有时候也和范大伟一起去河边钓鱼,与其说他爱钓鱼,不如说借这机会和范大伟增进感情,他儿子的小塑料厂还想让范大伟给投资呢。
这个周末的天气特别好,天很蓝,白云飘飘,范大伟心情格外好,没等儿子提建议,他早早就收拾好了渔具,催着儿子和他一起去钓鱼,刚好村支书要和他讨论讨论投资他儿子塑料厂的事,就约好了一起去钓鱼,边钓边谈。
村支书老早就在村口等着范大伟了,两辆车会合就奔着河上游去了,自从范大伟的厂子建起来后,下游已经没有太多的鱼了,而且两岸也很脏,乌黑的水泛着灰白色的泡沫,被河浪一波一波的推送到岸边,积累起厚厚一层的泡沫和生活垃圾,臭不可闻,谁去那钓鱼啊?
两辆车开到上游一处幽静的地方,这里是范大伟的鱼窝子,他们每次钓鱼,基本上就是这附近的几个好地方,安静,风景也美,虽然说最近几年的河水质量大不如前,但比起下游来,这里还算是不错了。
下了饵,三支钓竿支起来,两人聊起来。村支书问范大伟:“上头来查排污那事儿,你摆平了吗?”范大伟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没事啦,一顿饭,里外做做工作,还有什么难的?不过,你得管好你们村的那几个老头子啊,别给脸不要,我也不是那么有好脾气的!”村支书忙陪笑:“范总您多虑啦,他们几个老家伙都快要入土了,闹腾不了几天,我已经跟他们家人都说好了,叫他们管好这些老家伙,反正,他们的孩子都在咱们的厂子里干活,您不也给他们加工资了吗?我都对他们的老子说了,再闹,他妈的开除他们的孩子,看到时候谁哭?”
范大伟微皱了下眉毛,有些不满意地说:“老赵,话可别这么说啊,我给他们的孩子提高工资待遇,那是他们干得确实好,这属于正常的奖励,和他们的老头子闹不闹可没关系,你以后千万要注意,不要在外人面前这么讲,好像咱们有把柄被人捏住了似的!”
“啊是是是,”村支书不住的陪笑点着头:“你看我这不会说话,我不是那个意思,您别见怪。”
范大伟递给村支书一颗烟,自己也叼起一颗,点着,突然想起什么,问村支书:“那个姓庄的老头,现在咋样?不九十多了吗?消停点没?”
村支书往前凑了凑,说:“哦,您说的是庄家老太爷啊?他还硬朗呢,人家也不是怎么保养的,活得比咱们都结实。哦对了,我重点跟他家做工作了,老庄的孙子您去年不是安排他跟着考察团一起去了趟德国吗?老庄感激得很,早就不准老太爷到处溜达乱说话了,前几年庄老太爷还想让重孙子辞工不干呢,到底是家里人和他大吵一架,人哪有不爱钱的呢?这老头,真是顽固!老封建,老迷信!”
“恩,那就好!”范大伟把烟头往地上一扔,用脚碾灭,对村支书交待道:“你还得做做村里人的工作,把那个水源分析的事弄好,别让人家说是咱们的厂子给水源破坏了,他们接二连三的得怪病,那是他们自己有问题,我最近还老是不舒服呢,大夫也没说是厂子闹的啊!这你得做做工作,特别是,不要让那些什么卡住了小白龙神的脖子这样的鬼话四处散播,这明明就是封建迷信嘛!区长不都说了吗,要破除迷信,要相信科学!你们这村里的人啊,怎么回事?!”说着说着范大伟有点起急,忍不住眉头紧皱起来,村支书见状忙不迭的说:“这个,这个我们早就在做工作啦,市里卫生防疫的人咱们也早就找好了,放心好了,再一个,我们也早就在做科普宣传呢,明天我再安排人加大下力度,往村子里每家每户都发放下宣传单吧。”
范大伟舒口气,嗯了一声后说:“老赵啊,市卫生防疫什么的,你去活动活动吧,经费不够找我,我再给你追加,咱几个亿的厂子都办得起,不差这几个小钱啊,你放心!”
村支书忙连连点头,试探的问:“范总啊,您看,我那三儿子的事儿?”
“哦!我差点忘了,他那厂子的审批手续办到什么程度了?还有多少资金缺口?”范大伟抬起下巴,望了望河面的鱼漂,转头问村支书。
七
五里营河过去河道比现在宽,河水也比现在深,建国初期的时候,这里的鱼类很丰富,附近的村民吃鱼从来不用买的,家里来客人了,就抄起家伙去河边,基本上都能弄完半盆各种杂鱼,做贴饼子熬小鱼,特别受客人欢迎。
不过,这几十年下来,周边的人口逐渐增多,北京的郊区也扩大了不少,这村子的周边,有好多外来来打工的人因为在这周围的工厂打工,渐渐的也形成了布局混乱的村中村,结果,河水因为各种生活垃圾的倾倒,还有各个工厂的污水等废物的排放,五里营河早就失去了几十年前的秀美风光和丰富的河产,现在只有一些小鱼小虾和河螺还有得捞,过去老人们嘴里说的一些知名鱼类,几乎绝迹了,只能是偶尔见到。
范大伟的造纸厂,占据了这条河流最好的地界,也是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因此,这块地方几乎成立范大伟的私人领地,当然,各级领导和村里的干部们,还是可以一起享用的,他们在这个周边用围墙、栅栏和铁丝网拦起来的地方,谈谈下一步的合作,吃吃烧烤,喝喝啤酒,钓钓鱼什么的,很是快乐。
这个地段的河流,因为是上游,所以鱼类还算丰富,每次范大伟他们钓鱼,都小有收获,对此,钓鱼成瘾的范大伟特别满意,觉得当初自己选择了这个地方真是英明,一举两得,既成全了事业,也兼顾了业余爱好。
听村里的老辈人说,这河里原来有一种叫库什玛的鱼,鱼鳞特细,通体银白,肉质细嫩,特别鲜美,据庄老太爷说,这种鱼是五里营河的特产,当年元代军队打金国的时候,驻军在这里,扎营五里,所以后来这河得了个这么名,当年这个河不叫这个名字,就叫库什玛河,就是因为这种特殊的鱼得的名,据说当年忽必烈皇帝进驻北京的时候,这种鱼还做为供品连续好多年送到皇宫里去呢。不过,这种鱼对水质特别挑剔,稍微差一点就养不活,因为河水的水质一年不如一年,这种鱼几乎就是绝迹了,庄老太爷说,他年轻的时候,河里还有呢,虽然不那么多,但是每年渔汛到来的时候,总还是能捕捞到十几条的,家里人都当宝贝,要不就是给老人小孩吃,要么就是腌制起来招待贵客,普通人别说是吃,看到都是一种福气。
范大伟对这个传说很感兴趣,还专门查了资料,但是这些地方志什么的对这种鱼语焉不详,还弄得神秘兮兮的,范大伟和别的老板不同,他不信迷信,对这些还特反感,所以一看地方志对这鱼的描写,就忍不住有些不忿,想他范大伟,什么鱼没钓过?以前闲的的时候,一年到头就是不去海南做海钓,也得去欧洲吧?至于国内大大小小的内陆河钓场,他也是常客,你一个小小的五里营河,还有一个好像是不存在的什么库什玛鱼,还见了鬼了,我还就偏不待见!
说是这么说,多少带点制气的成分,对鱼类研究颇感兴趣的范大伟依然希望在河水相对较好的他掌握的这个地段,有机会能钓到库什玛鱼,亲眼看看到底是个什么珍稀鱼类。
八
“爸爸!爸爸!你看,咬钩啦!”饭饭兴奋的大叫,把正和村支书聊得热络的范大伟给吵了过来,饭饭这两天要考试,精神有点紧张,钓鱼的时候老是沉不住气,最近钓鱼的成绩不好,所以这次刚甩钩鱼就咬钩了,他怎么能不兴奋呢?
“好好,”范大伟连忙小跑过来,帮儿子一起拉钓竿,一拉,好重,看来这次要摸到头奖了,不定钓一条多么大的鱼呢!
随着钓竿的拉起,河面泛起了水花,接着河面就噗通起来,水花四溅,一条半米多长的大鱼摔打着鱼尾,摇晃着脑袋被钓线给拽了出来。
看到这么大一条鱼,饭饭、范大伟和村支书都忍不住欢呼起来,这么大的鱼,可是这几年他们绝难钓到的啊,这河里也不多见啊!三个人手忙脚乱的赶紧拉钓杆,又拿起抄捞子抄过去,才把这条大鱼抄上了岸。
这条鱼摔到草地上,就不停地扑腾起来,噼里啪啦地,活力十足,通体的银白,脊背上还带着一条金线,这阳光的照耀下,银白色的鳞片闪着耀眼的银光,煞是好看!
范大伟连忙把鱼抓住,放到鱼桶里,三个人凑过去,往桶里望,都没见过这鱼。以范大伟对鱼类认识的博学,楞是没辨认出这是什么鱼,他满面疑惑地望着土生土长的村支书,村支书也一脸疑惑地望着他。
良久,“库什玛鱼?”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
九
三个人赶紧带着鱼奔回厂里,将鱼拿到食堂,先用水养起来,然后范大伟和村支书坐下来,兴奋地探讨。
范大伟说:“老赵,你不是说庄老太爷年轻的时候吃过库什玛鱼吗?你去找找他来辨认辨认,要真是库什玛鱼,那咱们可真是太幸运了!”
“好好!我这就去打电话!”村支书一脸红光地跑到外面,拿出手机,给老庄打电话。
范大伟想,我就知道,我这块地界是个宝地,我就不相信那库什玛鱼就真的绝了迹,上天不负有心人啊,到底还是让我碰到了。
当然,最高兴的是饭饭,他兴奋得想个刚抓到猎物的小猎犬,这屋里又蹦又跳的,围着那个装鱼的盆子直转圈。
钓到了一条怪鱼的消息一传开,屋子里挤满了员工,食堂的大师傅也闻讯来看热闹,他仔细的辨认这条怪鱼时,突然惊叫了起来:“我的天呐,这鱼,这鱼,这鱼怎么长个人脸啊?”
这句话一落,人们轰的一声围了过来,都凑近了看,议论纷纷。
早有人跑去告诉范大伟了,范大伟也特惊诧地过来,人们让开了一条路,范大伟走近鱼盆,看见那条怪鱼还在水里不安地冲来撞去,所谓的人脸,原来是鱼身上的鱼鳞颜色的明暗,交织在一起,就像编织地毯那样,编织出一个隐约看起来像个人脸的图案,范大伟一笑,这种情况在一般的鱼类上也见过,鲤鱼就有这样的图案,只是不那么清楚罢了,这条鱼大概年头久了,个头又大,所以鱼鳞图案就比较明显而已。
范大伟仔细看,那张脸好像一个老太太,而且还是一幅愁眉苦脸的样子。村支书这时候拥着被老庄搀扶来的庄老太爷过来了,也没有寒暄,庄老太爷直接就奔着鱼盆去了,当他看到那奇怪的鱼的时候,他浑身一震,声音都颤抖了,他抬起头来,环顾着四周,问人们:“这鱼,这鱼,是谁钓的?是从哪里钓的?”
范大伟走过来,走到庄老太爷面前,有点不以为然地告诉庄老太爷:“老人家,这鱼是我儿子钓的,就在厂子的上游。”
庄老太爷盯着范大伟半天,缓缓的说:“孩子啊,这鱼,不能吃,哪儿钓的,放回哪儿吧!”
“哦?为什么?有什么说头吗?”范大伟显然对这个没有任何结论的结论非常的不满意。
“孩子,我就不跟你说什么了,你们这些人啊,就是不听我的话,我早跟你们说过了,不要卡住小白龙神的脖子,你们就是不听啊,你们是要钱不要命啊,为什么就不听呢?为什么呢?”庄老太爷还要继续说,就被老庄连抓带推的往人群外带,嘴里忙不迭地对范大伟和村支书说:“哎呀呀你看,老爷子最近有点老糊涂啦,什么都胡说,你们可别见怪呀,走吧走吧,爸爸,咱们还是赶紧回去吧!”边说,边搀着老人跟逃跑似的往人群外连忙走。
“哎?别走啊,让老爷子给看看啊,这到底是不是库什玛啊?”村支书追了出去。
十
人群散尽了,大家都带着各种疑惑嘀嘀咕咕地回去了,人们三五一群,小心地谈论这条怪鱼。
食堂里,一脸怒气的范大伟对着村支书大发脾气,对他破除迷信的工作非常的不满。
“你说!这叫什么事?本来我想让他来给看看是不是库什玛鱼,结果引来这么一堆废话!还当着那么多的人面说这种神叨叨的混话!什么小白龙神?能不能别再让我听见?我都快烦死了!你这工作是怎么做的?啊?”范大伟双手叉腰,在地上来回转着圈,怒气冲冲地向村支书兴师问罪。
村支书一脸的委屈,忙不停的解释。
沉默了一阵,村支书小心翼翼地问:“这鱼?咱们,放了?”
“吃了!”范大伟依旧是一脸怒气,扭头对着大师傅说:“给我红烧还是清蒸,你看着办!我还就偏不信这个邪了!”然后又对着村支书说:“老赵,晚上你别走了,陪我喝两杯,我这有最好的法国干白,正好配这条神鱼,怎么样?”
村支书显然极其的不情愿,刚想说“那什么,你大嫂晚上要我跟她回趟娘家”,话还没吐口,已经看穿了村支书心思的范大伟以不容商量的口吻说:“老赵,今晚你陪我好好喝两杯,工厂最近的财务计划要调整,你家三儿子的塑料厂还想不想开了?”
一听这话,村支书刚才要说的话生生地咽回去了,忙一脸陪笑地说:“那得开,当然得开,那我晚上不走了,好好陪陪你,咱们商量商量。那个,那个鱼,看起来不错啊,哈哈,咱们有口福,这鱼肯定是库什玛啊,咱们这回总算能尝尝是啥味儿了啊!”
十一
这长着一张老太太脸孔的鱼,还别说,味道真的极其鲜美,大概这在范大伟和村支书这辈子里吃过的河鱼里,算是最鲜美的了,几个一起尝的人忍不住都夸赞库什玛果然名不虚传啊,怪不得当然要专门送给皇上吃呢!
那个让人心里犯嘀咕的鱼鳞人脸,早就因为鱼鳞刮干净而完全不见了,而这鱼的味道又确实是难得的鲜美,所以大家也就没把什么老太太脸当回事,只顾着评论这鱼肉的味道了,渐渐的,酒喝高了,就你好我好大家好了,什么都不在话下,眨眼就到半夜了。
村支书醉醺醺地开着车回到家里的时候,老婆早就一脸埋怨地等着他,听说他吃了那条大家议论纷纷的人面鱼,老婆吓得一个劲地骂村支书:“你个死鬼呀!你就那么馋吗?不吃你能死呀?你咋就那么不信邪啊?庄老太爷可都说了呀~”
村支书被骂得有些恼火,一边叱责老婆子人事儿不懂,一边安慰她说不要信那些胡说八道的,鱼肉好吃极了,哪里来的乱七八糟的说法?
这俩口子各说各的,叽叽喳喳的闹了小半宿,这才赌气冒烟地上床睡了。
夜里,村支书迷迷糊糊地梦到了和范大伟在食堂里喝酒,大师傅把做好的鱼端了上来,热腾腾的香味四溢,大家都忍不住要淌口水,纷纷拿起筷子去夹鱼肉,那条肥美的、神奇的怪鱼,身体上突然显现出了鱼鳞构成的那种脸,一个充满怪异气息的看起来邪气森森的老太婆,眼睛盯着村支书,嘴巴突然张开,一个干涩的像锯条拉钢板似刺耳的声音响起来:“鱼肉好吃嘛?”
“我的妈呀!”村支书一声大喊,扑的一下坐了起来,疯了一样的大叫:“我没想吃啊!我没想吃啊!我可没想吃啊!”然后一头栽了下去,扑通一声倒在了床下,从鼻孔里渗出暗黑色的血来。
“哇!——来人啊!”村支书的老婆打开了灯,然后像通了电一样没命的惊叫起来,恐怖的声音划破了宁静的夜空。
十二
还没等早晨来临,村子的人们就聚集在工厂和村政府里,消息传的飞快,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了夜里出了人命了,昨晚吃了怪鱼的那几个人,除了饭饭,都莫名其妙的暴死了,人们像热锅里沸腾的水花那样,面带恐惧地嘁嘁嚓嚓说着各种的推理。
市里的法医赶来了,把尸体都运走了。人们目送救护车疾驰而去,剩下的是哭抢喊地的村支书的老婆子,还有默默垂泪的范大伟的太太,饭饭虽然没有送命,却昏迷了,也被一同送往医院去抢救。
庄老太爷摇着脑袋说:“报应啊报应,我早就说过了,这鱼不能吃啊!我早就说了,这厂子不能开呀!我早就说过了,这些人啊,自寻死路啊!”
经过化验,法医给出的结论是,这种不知名的鱼体内含有类似河豚的剧毒,但为什么有这种剧毒,法医也说不清楚,也许是自身带有的,也许是因为河水的污染物超标,长期生长在河里积累的结果,总之,食物中毒是肯定的了。
饭饭经过抢救,已经脱离了危险。他虽然学会了钓鱼,但平时却并不爱吃鱼,总说鱼肉腥,挑食挑得厉害,所以昨晚吃的鱼肉少,尝尝而已,侥幸逃过了一劫。
十三
饭饭变得沉默不语,什么都不爱说,谁来看望他,他都不理不睬。
饭饭妈每天都是以泪洗面,望着好像突然长大的孩子,想起莫名其妙地故去的老公,总是心如刀绞。
造纸厂停业了,范大伟突然故去,很多问题一下子浮出了水面,造纸厂废水排放不合格造成附近环境急剧恶化,污染严重,并且危及了村民的身体健康,这些问题都被区里作为重点要调查的而成立了专案组进行调查,村支书家也没消停,村支书没了,儿子还在,照样被传唤。
饭饭每天晚上睡觉都会感觉不安,总是翻来覆去的睡不着,饭饭妈妈搂过来饭饭,轻声地问:“是不是想爸爸了?儿子?”
饭饭摇了摇头,一脸阴郁地说:“妈,最近我老是做梦,梦到我们吃的那条鱼,在那个盘子里,和我说话!”
“什么?说话?说的什么?”妈妈紧张得一把抓住饭饭的手臂,用力地盯着他的眼睛追问。
“它说,鱼——肉——好——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