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太多离恨,且行且珍惜

小说梗概:“我”下乡收集民谣,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向“我”讲述了其坎坷的一生。老人名叫徐福贵,本是个阔少爷,但沉迷赌博,耽于酒色,以致家产败尽,老父含恨而终。福贵决心痛改前非,和母亲以及对他不离不弃的妻子家珍好好活下去。可一次进城为母亲请大夫,福贵被拉走当了兵。等到福贵回到家乡,母亲早已病逝,家里只剩家珍和一双儿女相依为命。家珍对福贵说:“你回来就什么都好了。”然而,悲剧接踵而来。儿子有庆、女儿凤霞、家珍、女婿二喜、外孙苦根一个个死在了他的前头……
余华在《活着》这部小说中,用《局外人》那样的平直的语言写了一个非常中国化的故事。为什么说这个故事非常中国化?当然不仅仅是因为故事发生在中国的土地上和中国的历史年表上,还因为这个故事把中国人对待生命的态度表达得十分准确。
福贵是村里的地主徐老爷的独子,打小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上下学从来不肯自己走,要雇工背,是个名副其实的“阔少爷”。如何个阔法呢?“走路时鞋子的声响,都像是铜钱碰来撞去的”。
徐家还和城里做米行生意的陈家联了姻,于是,这边也是钱,那边也是钱,两边的钱堆在了一起。
打小养尊处优惯了的福贵仗着家里有一百多亩地,整日游手好闲,吃喝嫖赌。“我爹的布鞋(打人用)和家珍的菜都管不住我的腿,我就是爱往城里跑,爱往妓院里钻”。终于有一天,把家产输光。
福贵觉得羞愧难当,于是,徐老爷给他讲了他的父亲曾给他讲过的故事:
鸡养大了变成鹅,鹅养大了变成羊,羊养大了变成牛……
这个故事说的是,徐家是如何一步步富有起来的。
徐老爷接着告诉福贵,现在是牛又变成了鸡。
福贵恍然大悟,浪子总算回头。(在中国,浪子只要回头,大多会被重新接纳,可一个常年的好人一旦做了丁点坏事,就会被人嗤之以鼻)
(这个时候应该响起刘欢老师的《重头再来》)
中国人活着总要有个盼头,反过来讲,只要有了盼头,中国人就能活下去。这便是过去的中国人对待生命的态度。
中国人似乎天生懂得自我治愈,就像狼懂得舔舐伤口一样。
福贵后来被拉走当了兵,离家快两年的时候回到了家,家珍便对他说:“你回来就什么都好了。”
后来村子里搞土改,地主(赌博赢走福贵家一百多亩地)龙二被枪毙后,福贵感慨道:“这下可要好好活了。”
亲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在了福贵的前头,福贵万念俱灰,可他并没有一丝轻生的念头。他想的总是,这下可要和剩下的人好好活了。
然而,命运总是爱开这样的玩笑,你越是跌倒后笑着站起来,生活越是要让再次哭着倒下去。
有些人跌倒后站了起来,可再次跌倒后,就永远地躺在了泥潭里。
福贵本是小说中享福最多的一个,却独自承受住了命运的玩笑,承受住了世间太多的苦难,他的“活着”让你我懂得——人生有太多苦难,且行且承受;人生有太多离恨,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