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迈42.195简评
42.195:每位马拉松跑者都不会感到陌生的一个数字

评测人
纯情小腊鸭,十八线网红,现就职于全国文艺青年总部。
男,29岁,身高173cm,体重64kg。跑龄10+年,大学期间为校长跑队队员,参加过国内外几十场马拉松比赛,有较为丰富的跑步经验。

评测产品
必迈42.195
配色:蓝紫色
鞋码:EUR 42.5 / CN 270
外观评测
如果你是一位马拉松跑者,看到鞋子的第一眼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没错,就是亚瑟士KAYANO。鞋面在设计上应该是参考了亚瑟士的这款跑鞋,亚瑟士作为业界的标杆,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对比于本人现在所穿的一款亚瑟士跑鞋,必迈42.195在外观上并未处于下风。

鞋面在一些细节上,处理的还不错。鞋带中白色的部分是反光材料,能增加夜跑的安全性,值得赞扬。另外,鞋带和鞋带孔之间的摩擦系数较高,这点我也比较钟意。亚瑟士大部分跑鞋也是这样,好处在于,在跑步的过程中,鞋内的空间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保证了稳定性和舒适性。

必迈的鞋底从外观上看,让人感觉中规中矩,至于跑步时候的表现,我们后面再说。



实战评测
为了尽可能地测试鞋子在不同路面上的表现,测试地点选在了北京市将府公园。

鞋底柔软:
前面提到了,鞋底给人感觉太中庸,所以我一直担心它的表现,但上脚后证明我多虑了。我们知道,太硬的鞋底很明显并不适合跑步,因为对膝盖的冲击力较大,容易造成膝盖损伤。那是不是越软越好呢?当然也不是,太软的鞋底无法提供及时有效的力反馈,影响跑步的速度。所以,一般训练鞋可以适当偏软一些,而竞速鞋,鞋底会偏薄偏硬。这款鞋给我的感觉是处在竞速与训练之间。
地面摩擦:
与地面的摩擦力也没有太大问题。水泥路面反馈及时,沙土路面不会打滑,塑胶跑道上非常舒适,一种Q弹的感觉。当然,可能和新鞋也有关系。
磨合舒适:
新鞋一般都需要一定的磨合,这款鞋表现还不错,不会让你的脚面有所不适,10公里过后,完全没有磨脚。再加上前面提到的鞋带作用,跑步过程中,鞋内空间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不需要停下来重新系鞋带,这点表现挺好,当然,这也是一双马拉松鞋的基本素养。
不足之处:
最后再说说缺点吧。由于本人脚面较薄,这双跑鞋对我来说稍显宽,所以跑步的时候,觉得有点费力,加速的过程更是如此。而亚瑟士在这方面就做的比较好,上面用来作比较的那双鞋,购置于东京银座的一家亚瑟士专门店,在店里用机器专门测量过我的脚型,然后店员再根据脚型进行推荐,因此非常合适。但作为刚起步的必迈,这样的要求就太苛刻了,毕竟研发实力和研发资本都不处于一个级别。必迈所需要做的是,打造一款适合大众基本需求的马拉松跑鞋,单从这一点看,我觉得它做到了。当然,希望以后能像亚瑟士一样,针对不同的脚型,推荐更适合的跑鞋。

总体评价
由于现在这款鞋还未正式发售,所以无法从性价比的角度来作比较。但如果你问我兹瓷不兹瓷,那我肯定是兹瓷的。能看得出必迈在用心做这款鞋,假设满分是10分的话,我给8分。
随着近年来国内跑步市场的火热,各大运动厂商都在积极参与,Nike和Adidas也都有自己的专业跑鞋,最著名的当然还是日本的亚瑟士。国内的老牌厂商,如,李宁,安踏,匹克等,似乎在跑鞋上并没有大的建树,或者说没有一款能让人记得住的鞋款吧。从民族情感的角度出发,我希望国内跑鞋能发展的更好。所以,希望必迈能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