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酪》-------“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入肺腑,自是天供”
乳酪 乳酪自驵侩为之,气味已失,再无佳理。余自豢一牛,夜取乳置盆盎,比晓,乳花簇起尺许,用铜铛煮之,瀹兰雪汁,乳斤和汁四瓯,百沸之。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入肺腑,自是天供。或用鶴觞花露入甑蒸之,以热妙;或用豆粉搀和,漉之成腐,以冷妙;或煎酥,或作皮,或缚饼,或酒凝,或盐腌,或醋捉,无不佳妙。而苏州过小拙(是一个人)和以蔗浆霜,熬之、滤之、钻之、掇之、印之为带骨鲍螺,天下称至味。其制法秘甚,锁密房,以纸封固,虽父子不轻传之 搞详细点: 驵:zang第三声 驵侩:泛指经商的人,原来是卖马的,有驵俊(指好马) 豢:huan第四声,养的意思 盆盎:泛指粗俗器皿,有盆有盎。 铜铛:一种器皿,类似烧水壶 鶴觞花露:不明,有可能是一花瓣蒸出的水露,也有可能是一种酒。 甑:zeng第四声,一种蒸食物的器皿 漉;是过滤的意思 带骨鲍螺:一种甜点,似乳酪,不是海鲜。《金瓶梅》第三十二回,潘金莲见李瓶儿“在房首拣酥油炮螺儿”。第六十七回,郑春送一盒酥油蚫螺儿,告西门庆曰:“此是月姐亲手自家拣的。”第六十八回,郑爱月儿又告诉西门庆道:“拣他不难,只是要拿的着禁节儿(窍门)便好。 由以上可知,书中的蚫螺是一种乳制的点心。 (看来金瓶梅要仔细地看看,嘿嘿)

翻译: 乳酪如果通过贸易商弄来的,气味已失去,再也没有佳味。我自己养一头牛,每天晚上取奶满满一盆,等到早上,乳花簇起有长许,用铜铛郭煮此奶,加入兰雪汁,乳斤和汁四瓯,反复煮沸。玉液如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入肺腑,自然是天供之品。或用鶴觞花露加入甑并上笼蒸,用热妙;或用豆粉搀和,过滤成成奶豆腐,或用冷妙;或煎酥,或作奶皮,或缚饼,或做酒凝,或盐腌,或用醋捉,都是非常佳妙。然而苏州过小拙和用蔗浆霜,熬之、滤之、钻之、掇之、印之,最后成为带骨鲍螺,制成了天下称至味。他的制法特别秘密,锁在密房,用纸封固,不是父子,不轻易传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