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Vol.06 王 煜DemonWong:26岁的肤浅?
王煜 DemonWong
广告导演。
微博名叫”导演老王“的天秤座广州男。
高中立志做导演。
24岁,从广告公司美术转型为广告导演。
26岁,拍了13条商业广告片。
喜欢将自己拍的广告给80多岁的外婆看。
也喜欢睡觉、旅行、打碟、拍小短片。
你可以说他肤浅。但是,26岁又何必深刻?

虽然我们身处大融合的世界,但是“广告导演”这份工种,在日新月异的行业变化中,还是衍生出两个明显的“门派”认知——网络视频广告导演和电视广告导演。
两个“门派”的区别又有两种指标:年纪,和客户预算。动辄掌握几百万制作预算的电视广告导演,往往让仅仅从客户牙缝中抠出十几二十万的网络视频广告导演羡慕忌妒恨。但是,网络视频广告导演有他们可以得瑟的本钱——年轻。这帮家伙大多数都是80中、后。
王煜,是众多网络视频广告导演中的一个。当然,这只是他目前的状态。24岁前玩视频,24岁开始当导演拍摄商业广告,26岁坐在《自由核》面前谈他的广告导演梦。
广告导演梦源自于高中 做广告导演的,大部分最后都想去拍电影。但是王煜说,他只想做广告导演并且一直做下去,这个想法从高中就诞生了。那时,他觉得广告很有趣。那时候起,他开始玩视频拍摄制作,高中玩恶搞,大学玩创意,最后以“设计“的身份加入广州的广告公司并同时跟着导演前辈学习,玩着他热爱的视频拍摄制作。

广州男王煜本来只打算在北京待一年,利用这一年的时间一边工作一边修读课程。结果,不知不觉就过了三年。三年来,认识了一堆天南地北的同事、朋友,熟悉了广告公司的创意、提案流程,跟着资深美术练习基本功,跟了很多片子,也剪了一堆提案视频、case video案例视频,和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自嗨拍各种视频、微电影。那个远在广州的家,他有时间就会回去,这种恋家情节对大多数“没心没肺”、过年才想起回家的年轻男生来说,好像有一点点乖张。接下来,他说了一句远走他乡为梦想打拼的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已经回不去了。”26岁说这样的话,是否有点老气横秋?

装逼是我的保护色 很难引导王煜说话,问任何问题,他都是:“嗯嗯嗯,对啊,对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闷,实在是闷。
他的声音也始终保持一种音频,如同一潭波澜不惊的温水。
“南方的男生会比较内敛。但是内心是狂放的,其实就是[闷骚]。这边的朋友都是北方的,我觉得他们比较直接比较豪爽。熟悉后,大家会觉得我是人群中最疯癫的人。”
本来想让他演绎一下“疯癫”,他却说要上洗手间,颠儿了。
“装逼只是我的保护色。”他说。
“我发的东西觉得挺好玩的,但是他们就觉得[装]。其实朋友圈就是觉得无聊才发,看大家逗逗闷,聊聊天。”
共过事的人会将他称为“影帝”,有事没事就爱演一番,不是凌晨两三点在公司地板上游泳,就是中午和同样从广州来的男同事表演喜得“影帝”殊荣的内心戏,或是欣喜若狂,或是不知所措,表情动作极尽夸张。这些有的没的小视频发在美拍上,也有了十几万的Followers @导演老王

从一个人的有趣到一堆人的有趣 王煜说,他比较喜欢和年长的人聊天,因为同龄人很多人不知道他想什么。听上去很有趣。而整个谈话过程中,“有趣”这个词也频频出现。
那么,何谓“有趣”?
“比如说我月底就在巴黎街头做一档栏目,教你如何在法国买安全套。”(笑)
因为“有趣”,王煜和小伙伴们一起创造公众号《一个人Alone》:“一个⼈不是孤独,一个⼈也可以很好。我们希望让大家看到一个人也有很多有趣的生活方式。[有趣]对我来说就是做喜欢的事情,跟喜欢的人在一起,过得开心,我觉得我的生活就挺有趣的。我以前对快乐的认识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现在是跟喜欢的人一起做喜欢的事情。做了导演后,很感谢身边的团队都在帮我完成我的想法和要求。”

“我不知道未来如何,但是我知道自己未来一两年会怎样。未来一年是拍片拍片拍片,旅行旅行旅行,未来两年希望去国外继续进修学习。欧美的文化和技术都比这边领先。我想再去学习一下。日本是我比较喜欢的地方之一。我喜欢他们在很多细节的地方做得很好。我去很多地方都喜欢用视频的方式来做纪录。视频能承载的东西更多,这个东西做出去当然也希望大家看到。
每年生日都会给自己拍一条片子,当作自己的生日礼物,讲自己的态度。今年是第三年。上一条是“听我说”,再之前是“跑”讲我今年都在跑。那些关键词是我当下的心态。其实我高中第一次知道打碟机,觉得很酷,到这两年才开始自己动手玩。比较喜欢电子,平时喜欢听,但是不去音乐节,人太多了。”
「北漂」三年的成长和蜕变

来了北京三年。现在的王煜比三年前的王煜更加成熟了。对人对事的方式跟以前不一样:“以前,就拿聊天来说,我以前更加不喜欢表达,我现在尝试说更多,更愿意分享,无论是工作还是感情,我喜欢和不同的人聊天,听不同的视角,然后想想是否能运用到拍片当中。合作的工作人员们很多性格跟我挺类似的,属于闷骚型。拍片的间隙,我们会带着音响在现场’斗舞’。”

关于「自由」 自己做导演,意味着自由,也意味着不稳定,说白了,就是没办法保证收入避免生活品质下降。
“这个啊?嗯……我觉得我财务挺宽裕的啊。一个月就接一到两条片子,然后做完就去旅行,回来再继续赚钱。我认识的很多年轻人都想创业,都在创业,这是毕业后的一个途径。但是我个人不喜欢,跟性格相关,开公司就要运营公司,我比较喜欢随性,不喜欢固定在一个地方。包括前几天,天气很好,觉得应该去郊游,我们几个朋友就去了北六环。晚上十二点,心情来了,我们可以去东边喝东西,然后跑去西边点上一堆篝火,秉 ’烛’夜谈。”
外婆和广告 “外婆很希望我回广州,她觉得一个人在外面很累。我不需要被照顾,但老人需要人陪,我有时间就回去陪她。”
问他跟八十多岁的老人家在一起会聊什么。
“我给她看我拍的东西,看了好多年,从学生作品到商业广告,她都觉得拍得挺好的。她知道[导演]这个词,但是不知道具体是做什么的。我告诉她这些都是我拍的。她说:都是你拍的?挺好的,挺好的。”

王煜描述了一个极具生活质感的画面,在广州闷热的空气里,得意的年轻人给80多岁的老人家开启了时光隧道:
“我之前有拍一个广告,客户送了我一个耳机,比较潮的那种,我用那个耳机给外婆听她那个年代的歌曲,周璇的歌,她表现出很久没听过声音的感觉,是从内到外的喜悦。我觉得很开心。老人家的开心就是我的骄傲。”

王煜是谁? 在广告公司的工作经历, 让王煜练习了如何从创意的源头就加入想脚本,到最后的拍摄剪辑。然而,这些并未令他在导演推荐环节中避免我们伟大的客户问同一个问题——“王煜是谁?”
26岁,乳臭未干,凭什么做导演? 拍过什么东西? 目前做过的片子最高预算才30多万,怎么保证品质? 13条片子,经验不算丰富啊……
“我理解,对任何的质疑我都完全理解。”王煜淡淡笑着,右手握着左手放在膝盖上,整场采访保持同一个姿势。
“从客户的角度,更乐意挑一些老牌导演,港台或者国外的导演。但也有喜欢我风格的客户,也有在听完我提案后买我单的客户。不过挑谁是客户的权利,我也会挑客户,我不接不喜欢的片子,因此也拒绝了很多机会。我以前比较在乎别人怎么看我,那时努力做很多事情证明自己。现在觉得做自己就好了。随性,自由,坚持,努力。这些是我希望别人能看到的王煜。”
“ 想分镜头或者画分镜的时候,我会把外界的东西都屏蔽掉,专注是很重要的东西,做喜欢的事情时,专注是与生俱来的。我会一个人躲在厕所角落里,听着音乐,将所有的画面都过一遍,想在安静的环境里将所有的东西在脑海里过一遍,再自己演一遍,这样我就知道片子大概拍出来会是怎样。”

26岁和62岁? “62岁?我还健在吗?”王煜终于咧嘴大笑起来。
“那时候可能把想拍的都拍完了,可以退休了。我最希望合作的品牌是我平时身上穿的那些运动品牌还有喜欢的汽车品牌。圈内圈外暂时没有特别想合作的人。如果非要选一个,会是周星驰。我是看着他的片子长大,现在看以前的片子都觉得很有趣,很有才华。
如果真到了62岁那时候,我希望大家对我的评论是:一个坚持的广告导演,由始至终。”
和名导同时在一篇专访里?
结束之前,小编吓王煜说要把他和一个非常有名的导演放在同一个专访里,万一大家看完觉得王煜很肤浅怎么办?
“能理解。没关系,那是荣幸。大家肯定会有比较。不会不开心,说不定大导演还会看到十年前的自己,哈哈哈哈。”
这一刻,离王煜搭乘的航班起飞还有不到一小时。低头用手机叫车的他远远逆光坐着,看不清眼角眉梢,缺乏光芒的笼罩,这一切就如同他此刻的寂寂无名。想起某人对郭敬明的评论:“不管他拍的是什么,他拍出来了。”
王煜,
26岁的梦想,26岁的坚持,
26岁的未深刻。
26岁,就算肤浅又何妨?

身体和脑袋,必须有一个先自由。从广告圈辐射生活,让自由涌动,自由人,自由地,自由事,自由观点,以自由引爆可能。随心所欲,但不随波逐流。更多内容,请搜索添加微信号: freenuts
© 本文版权归 Freenuts自由核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jenn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15 11: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