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以后—小小法院书记员
导言
2015年就要从大学毕业,却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却在年前阴差阳错的跑到法院去实习,一去就到了2017年的3月。
人到任何地方都会有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在过程中不断的学习,成长,适应,但是每当你适应了的时候都会有两个选择,留下来或者有一个新的开始。
但我面临这个抉择的时候,我选择一个新的开始,因为我变了,我需要更好的充实自己,在这里的工作看到了不足不管是工作上,生活上,学习上,我觉得这是我在这里最大的收获。
偶然的机会,突然的开始,去到法院工作,其实自己当时的想法是毕业前后来一次毕业的旅行,再去感受一下新奇的世界,但是却来到了法院,生活真的比戏剧精彩的多,因为你不知道下一步会怎么样,人生太多的事情不是你自己决定。
一
我家里面有做法律服务工作的,也多多少少耳濡目染了解一些,并没有特别陌生,但是对于法院,真的很陌生。对于法律的不陌生是自己经常听大人聊和讲,陌生是因为只是知道却没有踏进去过。
当时第一次进法院,第一件事情是要安检,安检的流程比火车站严格一些,感觉还是挺意外的,甚至有些惊讶。
接着跟着家里人在法院去民事审判庭办公室。不大的办公室通常有二到四名办案人员,几张办公桌,几个柜子,桌子上被案卷放的慢慢的,通常只有一个写字和放电脑屏幕的地方,整个办公室十分紧凑,多几个人都转不开身子。
从民事审判庭出来,到了行政审判庭,家人和行政庭的法官攀谈起来,行政庭的法官姓张,是行政庭的正庭长,我称呼他张庭长。他两个人说着案子随后聊着家长里短,随后说到了我,然后我开始我在法院的工作。
到这里工作的时间正好是在年底,当时给我的感觉,法院并没有很忙,尤其到了下午4点以后,整个法院显得空荡荡的。一开始我在行政庭,在那里不做什么工作,主要是整理卷宗,跟着去县里面送达跑跑腿,每天早点去打扫打扫办公室的卫生,看着法官接待当事人,虽然是行政庭,但也有民事案子,张庭长做的民事案件许多是离婚的案子。离婚一开始在我印象里面肯定是大吵大闹,天翻地覆,两个人不共戴天什么的,法院离婚案子的事实是,我的印象只是一方面,每一个离婚的案子都不一样,有的离婚案件夫妻双方没有什么激烈的冲突,一方只是想离婚,另一方说什么不同意,有的离婚案件双方都同意,只是在孩子或者财产上面有分歧,有的离婚案件是夫妻双方中一个人生气打官司,双方生活上没有什么冲突。
离婚案子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的,丰富了一个未婚小伙对于婚姻的理解。印象最深的一个案子是这样的,法官将夫妻二人叫到法院进行调解,希望两个人重回于好,可是两个当事人来到这里一个人说法官你一定给我判离婚,另一个说法官不能给我判离婚,我可以说是瞎猫走夜路,两眼黑,啥都不懂。随后法官分别给双方单独做工作,法官往小的说,快过年了,一家人好好过年,法官继续往小的说,孩子还小亲爹亲娘一起生活比什么都好,法官依旧往小的说,离婚对于你们两个人来说影响都不好。随后法官让两个人一起表态,两个人还是固执己见,法官无奈的表情,随后法官告诉夫妻双方先都回去吧,择日再说,这个时候女的关上门说,法官今天不给我判离婚我就不走了,你需要给我一个结果,男的坐在椅子上说,你今天要是给我判离婚我就拿刀砍了你。当时我看得是瞠目结舌,甚至有些好笑。对于年轻的我来说真的很开眼。
不过就刚才案件中男的说的话可能是一种无奈的反抗或者说他找不到更好的语言来表达,在我看来更有些戏言的成分,不过法院人员的安全问题因为北京一个法官的死亡真的把我震撼到了,人难做,法官不好当。
过年了都放假了,再到上班的时候张庭长把我安排到了一个民事庭里面工作,我是服从命令去民事庭报道。去民事庭工作是原因的,首先是行政庭的人员满额,我并不能长期呆在哪里,其次是为了有一份工资,虽然工作只有800元/月。现在想想当时自己选择留在哪里继续工作也是有我的一份虚荣心在里面,那个时候大学还没有毕业,为了实习报告上有一份法院的公章,让导员不再小看我,现在想想大学后半段的那个导员真的是大学中最不堪回首的一个记忆,也因为她让我知道这个社会上人的眼皮那叫一个薄啊!
二
随后我在这个民事庭继续着我的法院生活,那个时候距离毕业前还有两个月时间。
这个民事庭叫民事第三审判庭(以下简称:民三庭)的正庭长姓正,我称呼他为正庭长,当我张庭长带过去的后,正庭长把我和庭的吾法官放到一个屋子里面。虽然之前在行政庭带过一段时间,但是有关法院的工作并没有学习多少,可以说是一个菜鸟小白,虽然正庭长让庭里面的一个书记员国姐教我从拍卷宗做起,国姐给了我一个表格让我照着表格项目进行排序,可就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却并不简单,表格所给出的项目是有限的,有的卷宗的内容超过表格内的项目,有的卷宗内容用不到表格的项目,我当时可以说是一头雾水,只是大致的将内容按照表格进行排序,想着等着国姐回来问一下,可是当我看到她的时候不是接待当事人,就是下班了,之前在行政庭的工作轻松的印象在这个时候一扫而空。
第一天的工作可以用草草收场形容,但是第二天的工作是让我至今难忘。民三庭主要审理的案件以侵权责任纠纷为主,常见的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及劳动争议的三个大项目相对较多(其实侵权案由还有很多)。而这件让我至今难忘的事情就是我第一次开庭,案由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第二天一大早正庭长给我开庭,我是很诧异的,“我开庭?”当我听到后我说我这样回答到。随后正庭长开始教我开庭的基本流程,首先找到一个曾经的开庭笔录,把关于案件当事人、诉求、证据清单等庭前双方当事人提交或者关于案件已有的材料录入开庭笔录中,我按照正庭长教我的,翻看着卷宗,输入者信息,随后原被告双方的代理人及当事人陆续到了,双方把各自的证据清单交付给我,我把证据清单的内容。由于当时条件有限,并没有太多的审判庭可以使用,这个案子就在正庭长的办公室进行,小小的屋子里面除了我和正庭长以外,就双方当事人有五、六个,不打的屋子满满的没有太多转身的地方,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庭了。先是双方当事人说各自的基本情况,随后原告念诉求,被告对于原告的诉求进行承认或者否认的答辩,接着原告开始举证,被告质证,被告也有证据,被告举证,原告质证,法官针对之前依旧不清楚的事实进行了简单询问,接着辩论,双方各自对于案子进行观点的最后阐述,然后休庭。当时我第一次开庭,可以说相当紧张的,十分的用心,记着开庭的流程,由于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的案子相对简单,庭审过程并不复杂,正庭长对于我第一次开庭的评价很高,我也是信心倍增,毕竟之前一点经验都没有,我也佩服正庭长的勇气和信任,算是给我法院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写到这,我不得不说作为一个90后,对于电脑的接触其实有自己的优势,随着电脑普及,开庭不在需要书记员进行手写记录,这样可以减少手写带来的效率及错误率,同时也大大方便了整个开庭过程。我在小时候七八岁的时候开始用电脑,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光我家用过的电脑就已经有六台,对于电脑的使用可以说有着比长辈更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