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共和国
关键词语及观点 我的日报;协同过滤;消费者主权;政治主权; 两个问题:不断壮大的个人控制将如何影响民主?网络、新形式的电视和传播媒体又将如何改变公民治理自己的能力? 民主机制的两个必要条件:一 人们应该置身于任何信息下,而不应事先被筛选。二 大部分公民应该拥有一定程度的共同经验。 共和主义:我们所采行的体制从来不曾是直接民主,一个好的民主体系会确保深思熟虑与广为人知的决策体系,而非只是快速呈现个人的意见以及适当的加总而已。(商议的民主) 群体极化:虚拟世界偏向同质性。网络上的民主对谈是惨淡的,多数网站只是想要巩固自身言论的力量和瓜分公共论坛,虚拟串联形成某一意见的极端化。 狐狸和酸葡萄:艾斯特认为,当得不到葡萄是狐狸喜不喜欢葡萄的真正原因时,狐狸的喜好不能用来说明得不到葡萄这件事并使之合理化。即被剥夺的公民也许不想要那些被剥夺的东西,但人们不能只因公民未曾要求这些东西,就去合理化剥夺这件事。 疑问:既存的市场和我们的选择,到底是限制还是拓展了我们的自由?身处公民体制的公民能否做出选择,而这选择迥异于身为消费者时所做的选择? 疏懒的人民:布兰戴斯认为自由最大的天敌是“疏懒的人民”,对理想公民来说,主动参与政治是义务,而非只是权利。如果公民疏懒,自由本身就陷入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