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源
所谓外滩源的区域并无确切定义,大体上包括了四川路以东 北京路以北的狭长细小区域。黄浦江搭苏州河立在此地交汇,外白渡桥个铸铁弧线对应着日人民纪念碑刺破天际的粗野。 上海开始迈上全球商业舞台的开始阶段。此地成为英国人落脚的所在。乃朝被恢复外貌的联合教堂搭英人领事馆是历史的见证。近年来此地重新被炒作起来,大兴土木,粉饰一新,成为各种网红和旅游团到蛮子城霍胖的必到之地。




土著对此地的记忆自然别有不同。这些嘴巴上怀念四十几年代美国唱片的克勒和旗袍们。本身最有感情的却还是七十二家房客式的大杂院和夏天游泳的苏州河。外滩源在九十年代前便充满了这种市井气氛,友谊商店的门外游走着穿着内侧袋衣裳的周立波形模子。英印风格立面的老宅窗台上晾起苏北二代个衣物 褪色的里弄口留下生活垃圾的温馨臭气。北京路口的上海广播台,更给娱乐单调的大锅饭一代人留下了深刻记忆。



在翻修 改造搭拆迁中 这片区域逐渐恢复起它本来的面目。一种代表十里洋场和金融自由城邦的峥嵘岁月怀。然而徒有其表的建筑不过是诈尸用的塑料泡沫,金融中心一去不复返,远东自由的幻想,也早已消融在路边哈喇拉面搭水饺地沟油的叫卖声当中了。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