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灯者》
《燃灯者》(增补版)赵越胜著
三月,春天正在路上急赶,我不急,捧起朋友送我的这本书,朋友执意强调是单为我选的书。我心里很感激,有在意我爱好的人,关注我的微信感言,竞单为我选了书,不说书是否在我意,单这份心已动我意,为书者,为书中共鸣的思想,我们有了默契。

燃灯的人,蜡烛,教师,点悟的人,书中主人公周辅成就是引领年轻人读书,建立思想的人。
这是一本记述改革开放前后两代知识分子交往的经典之作。书写的好,像看电影剧本,形象、生动、逼真,树立了两个勤奋、干净、正能量满满的人,行走在那个时代,让人敬佩。
无论什么年代,机会总是光顾事先努力准备的头脑,所以学习的多,请教多,爱好多,付出多,执着多,机会就会不期而遇。书中每个情节都告诉我们,勤奋,抓紧一切时间读书,总能让我们慢慢高贵起来,多一份风骨,只因爱读书,读到深处敢于冷傲清俗。不读便不会遇见喜爱读书人的燃灯者,那是至生的财富。
与主人公那个时代比,我们这个时代亨受自由更多,我们一直没好好爱过所处的时代,总是挑剔或挑战这个时代的变迁得失,有时甚至缅怀上个世纪的那些名人趣文,那些个世纪美人及英雄,感叹自已没有生在那个时代,没有成为名士。今天有机会了,我们应好好爱这个世界,它让我们享受了精神的富足,不断接纳丰盛的信息,不是没吃的,而是担心吃多了。当下的世界是盛放我们的怀里,他从没因繁忙而遗弃我们,也没因我们慵懒而责怪我们,我们怎样任性,它都给了我们应该的理由。书中的那个时代并不是这样的,它吞噬人的很多纯真爱好。
周辅成先生很值得人敬佩,对生活以最大耐心厚爱着,每周必去图书馆,指导学生从年轻到年老几十年读书路程。先生约见学生,在那个年代用心去馆子吃饭,舍得讲究这种生活方式,爱得是自己。
先生学识广博,修养丰厚,却也常常倒空自己,永远不带成见听意见,汲取知识。晚年他不多言,说言论与思想的价值不是以数量衡量的,但没有言论和思想更是可悲的。
人们都忙于人际关系,可很少有作者与老师的这种关系,不忙,却享受了一辈子,不压于亲人关系,一个工人成为一个大师弟子,出国生活,这说明什么呢?人勤奋,天便注定,从大师,才能肯切。这本书写的平平静静,但是呕心沥血之作,记录一个人的思想观念至几十年成长,不容易
说话也要语出丹田,才为肺腹之言。
在周辅成悼词中的一段话,是先生一生最好的写照;"他的一生是信念坚贞的一生,做学问做人一致的一生,为教书育人鞠躬尽瘁的一生,因而也是诚实高尚和成果卓著的一生”。
我们要勤奋才能遇见指引自己读书的人,人不勤奋,谁愿承受岁月无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