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
这个春天,天还未暖,街头早已各种单车骑行,或急急赶路,或悠闲自得,无形中增添了一份春意。
单车,是比较时髦的叫法了,我们以前都叫自行车。无论爷爷的28大连合,还是爸爸的新式小连合,这种有横梁的车对我来说实在没太大区别,只是大连合更多一份老实忠厚的感觉,那种结实值得信赖。
第一辆个人自行车,拖了中学学习的福,那会每天骑车二十多分钟去上学,那时,一辆自己的自行车,大概是我们最贵重的个人财产。为了迎接它的到来,五年级暑假,我们就在大伯家那个狭长的院子里逮着大妈的那辆小自行车各种横冲直撞,冲上半米来高的台阶丝毫都不用夸张。所以,等我们都学会时,那辆可怜的自行车也光荣退休了。
初中的骑行路,有一个绝对大于45度的长坡,总喜欢较着劲儿带着一股大腿的酸爽挣扎着蹬上去,那种满足感是每天上学路上的必备节目。三年时光,我们看着那条乡间小路从坑坑洼洼到铺满细沙,总是各种不好走,然而大家还是热衷于各种飙车速。北方的冬天,下点雨只是冷一些,下点雪就会结冰,遇到这样的天气,路上时不时会听到砰的一声,连人带车一齐摔倒,有时机缘凑巧也可以看到多米诺骨牌般的连锁反应。每当这时,骑车都小心翼翼,怕撞着别人,也怕被人撞着。骑车,是每天学习中那么重要的一部分。因而那时如果实在讨厌哪个家伙,趁机偷偷放掉车胎的气这个活动还是很流行,还有更坏的,也会顺带拿走气芯,或者车铃……到了高中,大家似乎都长大了,不屑于这样小儿科的把戏了。
大学一年级,和一群班里的男生女生跑到西安的文艺路去买二手自行车,当时商量好买了车就赶紧走,怕被旁边的警察逮赃物。预想了一些警察故事的情节,到了才发现那里一排排的二手车,整齐的正大光明。倒是我们骑回长安县时在西安十一月的寒风中冒汗。可惜了那辆车买回去放到车棚,寒假回去再骑时才发现早就不见了踪影。后来又在大四的学长那里几十块买了一辆小黄车,最喜欢晚自习后骑着它,耳机里单曲循环着蓝莲花。那种时候,感觉风从耳畔吹过,自由的像在飞。
后来一直喜欢骑车,大概一半是喜欢运动,另一半是喜欢骑车的感觉。在成都,记不清是哪一年,夏天傍晚跟着骑行队的小伙伴骑着从朋友那里借来的山地车,从温江到华阳再回来,到家时凌晨三点多。当时还兴冲冲的加了骑行西藏的群,幸亏后来比较识趣的放弃了。有一年春天,专门和朋友去太升南路买了一辆捷安特,作为路痴,一路跟着公交车找路骑回家。以为可以骑车上班的........总之想象的就是那么美好……
这个春天,街头的膜拜,还是可以多骑骑,过过骑车的瘾,也问候那些年一起骑车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