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日记24 当我在世界上最干的地方晕过去
大家听惯了旅行时的美好传说,闻所未闻的经历也好,耳熟能详的美景也罢,都是旅行故事里的平凡事迹。我想说一个稍稍有点奇葩的经历。
这个经历得从选择一个稍稍有点奇葩的目的地说起。南美洲国家智利是全世界最狭长的国家,中部有历史名城瓦尔帕莱索,南部有世界第一徒步路线之称的百内国家公园,或者飞地之外的复活节岛,又或者,登船去南极等等。在这些之中,我选择了名气最小,最小众的目的地——北部的阿塔卡拉沙漠。
阿塔卡玛沙漠处在智利与秘鲁和玻利维亚的交界处,面积大约有广东省那么大,飞机飞过的地方就是绵延的安第斯山脉,看上去是有种寸草不生的味道。从1845年10月至1936年1月期间这里没有任何降雨,创造了世界上最长的“无降雨时间”纪录。长年年降水量不足0.1毫米,被称作“世界干极”。
为了满足旺盛的好奇心和强烈的冒险精神,我们决定去世界上最干的地方一探究竟。我们一行5个人租了一辆越野车外加本地司机。原本打算自己开车,被本地司机万般阻拦,他提醒我们,阿塔卡玛沙漠早晚温差巨大,海拔高,夜间风巨大无比,指南针在里面是没有用的,如果没有本地向导带领,很有可能走不出来。于是我们和这个本地司机一起,从阿塔卡玛沙漠边缘的小镇圣佩德罗出发。
司机叫艾利克斯,是一名印第安人,来自附近另外一个镇子,他长的黑黑瘦瘦的,能讲简单的英语,靠做沙漠向导营生。他们在沙漠中行走或者开车均是日积月累的经验之谈,无从传授。
在一片卡斯特地貌的山石中,几辆越野车轰轰向前。没有任何生气的土地,连仙人掌都生长的费力。漫漫黄沙的尽头是更多的漫漫黄沙。我们路过了几座形态神似女人乳房的山丘,艾利克斯装作一副很有文化的样子对我们说,你们知道西班牙的大画家达利吗?他的灵感就是从乳房山来的。我心里在想,狗屁,达利从来没有来过南美洲。不一会儿,他又在打趣说,你们知道韩国人为什么这么多吗?因为有一部韩国电视剧是在这里拍的,讲火星人爱上地球人的故事,火星就是在阿塔卡玛沙漠拍的啊。
在沙漠做向导不容易,毕竟千帆过尽的沙漠都是一副模样,不知道该介绍什么。两个小时,艾利克斯一直在喋喋不休,过一会儿明显感觉车开始向上开,接近中午,太阳灼人,气温变得越来越高。车好像在翻山越岭,我们问他要开去哪里,他说这里就是阿塔卡玛啊,我们要穿出去。我打开窗户想呼吸一点空气,一大阵沙子飘进车,车里也变得黄沙漫漫。因为对沙漠的大小判断不足,没想到穿过沙漠需要一天的时间。此时,我们对黄沙已经没了兴致,只想赶紧翻山过去。车还在一直爬坡,我感到我们是不可能很快翻过去了。空气越来越闷,水分不足,一路上口干舌燥,我坐在最后一排,想睡一会,又觉得胸口很闷。我告诉艾利克斯,我需要下车休息。他说不可能,一下车沙就能把你淹没了,沙漠看似浪静,其实有很强的风。他还说,我们现在所处的海拔已经超过4000米了。你下车的话一定会觉得更难受。
我坐在后排越来越感觉坐立难安,车子在柔软的沙漠上没有颠簸,却把我震的头痛欲裂。因为气温,因为海拔,那种中暑前兆的头晕目眩和高原反应的无法呼吸一起袭来。我感到眼前一黑,什么都感觉不到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同伴吧我叫醒,他们给了我一瓶水,说我把他们吓死了。我迷糊着眼睛看了看窗外,居然看见了两棵树,我问他们我们在哪儿,他们说已经穿过沙漠,快到另外一个小镇了。我一晕就晕了两小时。艾利克斯递给我一把古柯叶,我问他怎么吃,他说放在嘴里直接咀嚼。我半信半疑地照做,古柯叶是晒干的叶片,味同嚼蜡,略带苦涩的汁被嚼出来,味道难以言喻。艾利克斯给我竖了一个大拇指,说,古柯叶是安第斯山脉印第安人生活的必需品,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随身携带,如果觉得呼吸困难或者没有力气,就拿出来咀嚼。我心里默默期待效果能好点儿,他让我躺下,到了小镇再叫我。
不知道是不是古柯叶起了一点作用,我虽然没有觉得精神焕发,至少头痛的感觉在慢慢减退。但是无法再接着咀嚼,因为实在是太难吃了。我想我宁可忍到镇上。心里的倒计时器滴滴答的在倒数,只期待赶快到个凉快的地方待下。
车停在了一间小破屋子门口,这哪里是镇啊,分明是只有一间房子。里面的嬷嬷走出来,她是个胖胖墩墩的印第安太太,梳着两个粗粗的麻花辫。她笑了笑说,没事,喝一点茶就好了。房间里,漆漆黑黑的,光线很弱,可能这里根本都不通电。嬷嬷转身去倒腾她的瓶瓶罐罐,我们也丝毫不知道这都是什么,她这里挖了一勺,那里抓一把。放在一个罐子里,加水烛火燃烧,我一开始心存疑虑,突然发现像是中国的中药的做法,就莫名其妙地放心起来。一会儿她给我端了一碗茶过来,味道好似中药,颜色发黑。出发前听说过在印第安人间流行一种药方,喝下去会让你看到自己的未来,像幻灯片似的放映,但是如果你一旦沉迷在这些亦真亦假的情景中,有可能无法醒来。嬷嬷看出我不想喝的样子,她让艾利克斯过去,说着我听不懂的印第安语。艾利克斯对我说,没事的,里面都是植物。然后自己抬起来先喝了一口。我顺势把那碗茶全喝了下去。
嬷嬷说,这些方子都是有很多年历史的,她也有过好几次的经历用这样的方法治疗了远道而来的游客。这里算是沙漠里的临时诊所了。我休息了片刻,临走前,她给了我一包古柯叶,告诉我,如果头痛,就赶紧把它放在嘴里咀嚼。我要给她钱,她坚决不收。
我拿着那包小小的古柯叶,坐上车,沙漠在背后慢慢离去,我们将要抵达一个叫红湖的地方。高原刺眼的阳光洒在湖面上,湖光粼粼,我突然觉得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泸沽湖边也生活着皮肤黑黑的摩梭人,他们有鲜艳的服饰,粗粗的大辫子,同样热情可爱。在世界的另外一端,高原,湖边,竟然也有一群像摩梭人的印第安族人的存在。沙漠之旅留下最真实的印记居然是一次"就诊记"。
那包没吃完的古柯叶至今我都保存着。
这个经历得从选择一个稍稍有点奇葩的目的地说起。南美洲国家智利是全世界最狭长的国家,中部有历史名城瓦尔帕莱索,南部有世界第一徒步路线之称的百内国家公园,或者飞地之外的复活节岛,又或者,登船去南极等等。在这些之中,我选择了名气最小,最小众的目的地——北部的阿塔卡拉沙漠。
阿塔卡玛沙漠处在智利与秘鲁和玻利维亚的交界处,面积大约有广东省那么大,飞机飞过的地方就是绵延的安第斯山脉,看上去是有种寸草不生的味道。从1845年10月至1936年1月期间这里没有任何降雨,创造了世界上最长的“无降雨时间”纪录。长年年降水量不足0.1毫米,被称作“世界干极”。
为了满足旺盛的好奇心和强烈的冒险精神,我们决定去世界上最干的地方一探究竟。我们一行5个人租了一辆越野车外加本地司机。原本打算自己开车,被本地司机万般阻拦,他提醒我们,阿塔卡玛沙漠早晚温差巨大,海拔高,夜间风巨大无比,指南针在里面是没有用的,如果没有本地向导带领,很有可能走不出来。于是我们和这个本地司机一起,从阿塔卡玛沙漠边缘的小镇圣佩德罗出发。
司机叫艾利克斯,是一名印第安人,来自附近另外一个镇子,他长的黑黑瘦瘦的,能讲简单的英语,靠做沙漠向导营生。他们在沙漠中行走或者开车均是日积月累的经验之谈,无从传授。
在一片卡斯特地貌的山石中,几辆越野车轰轰向前。没有任何生气的土地,连仙人掌都生长的费力。漫漫黄沙的尽头是更多的漫漫黄沙。我们路过了几座形态神似女人乳房的山丘,艾利克斯装作一副很有文化的样子对我们说,你们知道西班牙的大画家达利吗?他的灵感就是从乳房山来的。我心里在想,狗屁,达利从来没有来过南美洲。不一会儿,他又在打趣说,你们知道韩国人为什么这么多吗?因为有一部韩国电视剧是在这里拍的,讲火星人爱上地球人的故事,火星就是在阿塔卡玛沙漠拍的啊。
在沙漠做向导不容易,毕竟千帆过尽的沙漠都是一副模样,不知道该介绍什么。两个小时,艾利克斯一直在喋喋不休,过一会儿明显感觉车开始向上开,接近中午,太阳灼人,气温变得越来越高。车好像在翻山越岭,我们问他要开去哪里,他说这里就是阿塔卡玛啊,我们要穿出去。我打开窗户想呼吸一点空气,一大阵沙子飘进车,车里也变得黄沙漫漫。因为对沙漠的大小判断不足,没想到穿过沙漠需要一天的时间。此时,我们对黄沙已经没了兴致,只想赶紧翻山过去。车还在一直爬坡,我感到我们是不可能很快翻过去了。空气越来越闷,水分不足,一路上口干舌燥,我坐在最后一排,想睡一会,又觉得胸口很闷。我告诉艾利克斯,我需要下车休息。他说不可能,一下车沙就能把你淹没了,沙漠看似浪静,其实有很强的风。他还说,我们现在所处的海拔已经超过4000米了。你下车的话一定会觉得更难受。
我坐在后排越来越感觉坐立难安,车子在柔软的沙漠上没有颠簸,却把我震的头痛欲裂。因为气温,因为海拔,那种中暑前兆的头晕目眩和高原反应的无法呼吸一起袭来。我感到眼前一黑,什么都感觉不到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同伴吧我叫醒,他们给了我一瓶水,说我把他们吓死了。我迷糊着眼睛看了看窗外,居然看见了两棵树,我问他们我们在哪儿,他们说已经穿过沙漠,快到另外一个小镇了。我一晕就晕了两小时。艾利克斯递给我一把古柯叶,我问他怎么吃,他说放在嘴里直接咀嚼。我半信半疑地照做,古柯叶是晒干的叶片,味同嚼蜡,略带苦涩的汁被嚼出来,味道难以言喻。艾利克斯给我竖了一个大拇指,说,古柯叶是安第斯山脉印第安人生活的必需品,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随身携带,如果觉得呼吸困难或者没有力气,就拿出来咀嚼。我心里默默期待效果能好点儿,他让我躺下,到了小镇再叫我。
不知道是不是古柯叶起了一点作用,我虽然没有觉得精神焕发,至少头痛的感觉在慢慢减退。但是无法再接着咀嚼,因为实在是太难吃了。我想我宁可忍到镇上。心里的倒计时器滴滴答的在倒数,只期待赶快到个凉快的地方待下。
车停在了一间小破屋子门口,这哪里是镇啊,分明是只有一间房子。里面的嬷嬷走出来,她是个胖胖墩墩的印第安太太,梳着两个粗粗的麻花辫。她笑了笑说,没事,喝一点茶就好了。房间里,漆漆黑黑的,光线很弱,可能这里根本都不通电。嬷嬷转身去倒腾她的瓶瓶罐罐,我们也丝毫不知道这都是什么,她这里挖了一勺,那里抓一把。放在一个罐子里,加水烛火燃烧,我一开始心存疑虑,突然发现像是中国的中药的做法,就莫名其妙地放心起来。一会儿她给我端了一碗茶过来,味道好似中药,颜色发黑。出发前听说过在印第安人间流行一种药方,喝下去会让你看到自己的未来,像幻灯片似的放映,但是如果你一旦沉迷在这些亦真亦假的情景中,有可能无法醒来。嬷嬷看出我不想喝的样子,她让艾利克斯过去,说着我听不懂的印第安语。艾利克斯对我说,没事的,里面都是植物。然后自己抬起来先喝了一口。我顺势把那碗茶全喝了下去。
嬷嬷说,这些方子都是有很多年历史的,她也有过好几次的经历用这样的方法治疗了远道而来的游客。这里算是沙漠里的临时诊所了。我休息了片刻,临走前,她给了我一包古柯叶,告诉我,如果头痛,就赶紧把它放在嘴里咀嚼。我要给她钱,她坚决不收。
我拿着那包小小的古柯叶,坐上车,沙漠在背后慢慢离去,我们将要抵达一个叫红湖的地方。高原刺眼的阳光洒在湖面上,湖光粼粼,我突然觉得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泸沽湖边也生活着皮肤黑黑的摩梭人,他们有鲜艳的服饰,粗粗的大辫子,同样热情可爱。在世界的另外一端,高原,湖边,竟然也有一群像摩梭人的印第安族人的存在。沙漠之旅留下最真实的印记居然是一次"就诊记"。
那包没吃完的古柯叶至今我都保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