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朝露6:中庸之道
高二时的夏天,我还是有手机玩的。某天下午放学见教学楼下贴了张与众不同的广告单,纯手写的,定睛一看还是英文。高三毕业以后学校里补习社的广告铺天盖地,就数这张卓尔不群,不过也似乎体现出主办方缺钱的事实。细读发现不是补习社,也就是个微信群,或许仪式感相对会弱一点。觉得有意思,我就加了。
扫进去以后直到暑假才有人发言。从气质上判断,可初步认为是一个领导层的学姐。出于尊重和显示存在感,我冒泡了。结果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有我和这位学姐在刷屏。
不如私聊。我加了她的微信,从而得以证实我刚才的判断。发现这个学姐真好聊,光是聊学习这么无趣的话题都能聊得兴高采烈忘乎所以只顾手指轻舞飞扬。这或许是一个闪光点,不过不排除放假了没事干的客观存在因素。所以我晚上又去找她了,这回尝试切入学习以外的话题。
聊到有关阅读的时候,我感受到她不寻常的格调,这或许是她气质的来源之一。内心欣喜,我就开诚布公地把我最喜欢的书《娱乐至死》推荐给了她。
第二天下午我在外面玩,发觉学姐的群亮了。因为说话的人少,而且我刚加,忘了开免打扰。由此我才得以看到学姐发的补习广告,原来也兼职补习。正巧我在找事做,而且这个学姐这么好聊,教学应该也是妙趣横生,或许还真能提高一下我的成绩。这样就决定应征了。
规则上我是可以先试一节课的,这到不错,没宰客。学姐只提供英语和生物,我也是没得选,幸好英语也很差(这居然是好事),也是符合我的价值取向。
我由此得到了一个约见的机会。是时天阴,但是考虑到地点稍远而且经济拮据,还是骑车好,或许还能在新朋友前展示一点风采。然而骑到半路居然下雨,天亡我也?无独有偶广告单上的地图我不是很会看,不知是地图太假还是我的文科生身份太假。再者太新的地点手机也是无能为力,我就只有固守待援了。
结果学姐说我傻逼,我百感交集,因为这好像是一个路人不能得到的殊荣。实际上我就在目的地的斜对面。
我看到一个很漂亮的女孩,穿着很有气质的长裙,留着年轻范儿的披肩发,没戴眼镜的双眼侧面烘托出她的活泼个性,经历过高三的人如果还不近视我想只有运动原因,撑伞来接我了。
学姐声如莺啼,而且温声细语的,我觉得是一个女孩最应有的模样。毕竟现在太多不知道和体现不出是个女孩的女孩。给我上课自是轻松愉悦。
一节课的试用期悄无声息地结束,雨势却并没有减弱,有家归不得。借此机会我就留在教室和学姐聊天。至此我才想起把我先前允诺借给她的《娱乐至死》拿出来,可见我上课时有多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了。她说话时,朱唇上下浮动,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只是突然出现了煞风景之处,也是留长发的女孩经常出现的现象,那就是在不经意间含住了长发的末端。我伸出手意在帮她拨开,她见我突然伸出手靠近她的脸,眯着眼稍向后靠了一下,一阵羞涩的样子,让人好生爱怜。我自是内心萌动,开始喜欢这个学姐了。
为了能再约到她,我当然要报名。理由十分光明正大,以至于家里没有办法不支持。
天下居然还能有如此享受的学习方式。曾几何时,我对于假期补习还是深恶痛绝,现在得以开启一种新生活方式。与此同时我觉得上课已经升华成约会,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渐入佳境。我想是我对她的兴趣带动了我对学习的兴趣。
我越发喜欢她,学习也变得积极。我想这是目前为止天下最好的约会了,首先是以学习为主要目的,出发点光明正大;其次从来不怕没话说,完全不会尴尬;最重要的是约出来也不用担心没地方去,不受制于小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这样约她百发百中。
就连拖堂都成了求之不得的好事。有一天比较晚了,人去楼空,只有我们还在坚持学习。此时仅剩的人只有领导层的学长们。他们坐在我们旁边高谈阔论,肆无忌惮的样子。当时我还在做题,就算不是在学习我也喜静,这些学长自是吵到我了。于是我在作业本上写下我的不满:“I am sick of all these noise.”她看到以后,冲她的boss们微笑着做手势,仅此而已,却也卓有成效。很有教养,也是可爱的样子。
一连十天,都是我的golden days,我把这十天命名为summer paradise.
补习结束,我开学也近了。高二升高三,本来就只有两三周的暑假,这里已经用去大半。于是我似乎失去了约学姐的机会。但我并没有因此断绝与她的联系。尽管我高三以后一周只回家半天,我也会在这弥足珍贵的半天中上微信问候她,像我当初一样。这似乎也是我唯一能做到的事,因为学姐已经远赴省城读大学了,而我还留在县城读高三。
既然地域联系已遭割裂,那我如果还想追她也就只能是想想。而且就算没有这个学姐,我高三的身份也还存在。值得一提的是她带给我的影响也还存在,也就是我对学习的兴趣。这样也挺好的,因此我想到的只是维持现状而不是好高骛远。所以不想改变现状。正所谓友情再进一步有可能发展成爱情,但是爱情再退一步就不一定还能是友情,有如我刷到一件橙装但是不敢强化一样。
由此我拥有了第一个女性朋友,这或许是我在人际交往中最成功的一次,也是中国人常说的中庸之道,还是我对于喜欢的新认识以及通过实践得出的新表现形式。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