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艺术与文学想象的深度融合:伊比库斯的预言

一、刺痛心海的漫画情节
这部漫画改编自前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的小说《涅夫佐罗夫或伊比库斯的奇遇》。这部作品还没有中译本问世,暂时只能从漫画中来品味它。阿·托尔斯泰并非读者熟知的那位列夫·托尔斯泰,但是他的作品同样震撼人心。
随着翻过一张张书页,我偶尔被其中的画面所刺痛,偶尔又感到悲伤,觉得渺茫。思考漫画中的人物形象,也思考我已度过的岁月。有几次我竟会脊背发凉,因为通过富有浪漫色彩的漫画风格,渗透出了一种只属于人性的真实。这种真实令人觉得无法负重,可悲的是,这正是人类的命运与生活。
底层人物涅夫佐罗夫遇到了一个吉普赛女人,预言他将变得富有——“当世界于火和血中崩塌,当战争重返家园,当兄弟互相残杀,你将经历一些非凡的冒险,而且你将变得富有!”我在想这条预言与人物命运本身的联系。
很快为了金钱他杀死了古董商,得到了古董商的钱财。并认为这是他应得的。这是我第一次脊背发凉的时刻。发凉的原因并非杀害古董商这一幕,而是他认为这钱财是他应得的这个心理活动。这是驱使他选择作恶的“正当理由”,这理由背后就是吉普赛女人对他的预言。他通过杀害他人获得金钱这一行为更加巩固了这一观念,即我的命运本应如此。在这之后,就是变本加厉。有了这样一个统领人物的恶的思维意识,之后发生的事情倒也在情理之中了。
阿·托尔斯泰这部作品不是批判现实主义,他没有给涅夫佐罗夫设定出一个该死的下场,相反,全书最后写道:为了小说的布局,似乎应该让西梅翁·伊万诺维奇死去,比如让他死于一只腐烂的牡蛎,或者把他推到一辆汽车的轮下。但是西梅翁·伊万诺维奇是不死的。作者想了许多方法为民除害却始终未果,西梅翁·伊万诺维奇不会任凭自己被一本小说的几张书页抹去。他就是伊比库斯。
这就是和批判现实主义最大的区别。作者没有对恶做出判决,他把这个思考空间留给了读者。在这不死的结局背后,这是一个没有丝毫光彩,丝毫温度的人间地狱,这可比判处涅夫佐罗夫死刑要真实得多。恶人仍旧参与世间的角逐,人性中恶的一面还在延续。
看到全书最后的部分,我恍然大悟,伊比库斯的预言是一群蟑螂的赛跑。底层的小人物在动乱年代的角力正如同蟑螂般的比赛,他们挖空心思,换取存活下去的条件,抛弃了尊严与道德,这时只有伊比库斯在场,他把这些人物的命运抓得非常牢固,借助吉普赛女郎的话,投下一个又一个诱饵。伊比库斯在岸上俯瞰着这一切,充满无尽的讽刺。

二、漫画的艺术特色
要说《伊比库斯的预言》这本书的最大亮点,自然是形象的漫画了。这些黑白色的画同文字一起出现在我的视线时,我第一时间被画面所吸引。都说文学作品更能给潜在读者提供更为广阔无限的想象空间,可在这本漫画里,文字部分更像是处在一个附属的位置,作为对漫画内容的填充而出现。
不禁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文字,我们能捕捉到作者想传达的内容么?或者说我们还能看懂这个故事么?说来也巧,未看到这本漫画的时候,我在编辑哪里看到她临摹的此书中的一幅画。当时,我的第一感受是两个相爱的人融化在了一起,就像巧克力融化了一样,充满浓情爱意。我猜想这很可能是表达做爱时的一种情态。
之后我看到了这本书,翻到这幅画的时候,确实如我的感受一样,这是涅夫佐罗夫与女友在浴缸做爱时的情态表现(书中P81页)。

另外,独属于漫画的特点是,在传达图像内容时,会被潜在读者通过线性的语言在脑海中流动,相反的是带有意象的语言组织会在潜在读者中构建画面。另外,画面构造呈现出直观性,这个特点会迅速传达出图画内容。比如说男主人公杀害古董商的过程,这里面作者未配有文字,几张漫画就勾勒出了结果,古董商被他杀死了。
下面再来说一下这部漫画的艺术风格。这部漫画由黑白色构成,墨色之中没有勾勒线条,构造出的整体风格与故事的讽刺性隐喻暗合。除此,人物形象纤细,姿势轻盈,略显夸张与滑稽,传达出人物的狡猾。这几点在涅夫佐罗夫身上都可体会得到。这种戏剧性的浮夸效果似乎暗含着那个时代的黑暗与人性的扭曲。但是他们纤细的形态,又像一个个瘦弱的饿殍,传达出生命的脆弱,不禁对这黑暗之中扭曲的世界报以眼泪。
除此,这部漫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这是与原著不同的地方,原著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比如说涅夫佐罗夫被扒光抢劫,皮鞭抽得他鲜血淋漓,这是由一系列残酷的画面组成的,可是漫画作者在最后一张画面上,将他置身在浓密的树林之中,辽阔的远处还有海面与船舶,船上还升腾着烟雾,带给读者十分怡人,安然的一幕。涅夫佐罗夫成为了树林中小小的一部分,他拖着痛苦的身体,发誓从新振作起来,大概是漫画作者对他的顽强有所感慨,构造出了这样一个愿景吧。这部漫画潜藏着许许多多这样的惊喜,值得慢慢品味。

日本文学:| 百魅夜行:说说日本神秘又迷人的妖怪 | 说说日本的怪谈:人有情魑魅亦有情 | 说说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少女情结| 蕴含情色美学的怪谈——大首篇 |
外国文学:| 艺术朝圣之旅:对波德莱尔诗作《灯塔》的解读 | 19世纪的艳情诗:面孔的允诺 | 读《晨昏三钟经》:无缘再见的,那径直去爱吧 | 漫画艺术与文学想象的深度融合:伊比库斯的预言 | 书写孤独与绝望的爱伦·坡与波德莱尔 |
中国文学:| 郁达夫挽徐志摩:只为佳人难再得(上) | 郁达夫挽徐志摩:只为佳人难再得(下) | 与郁达夫同为创造社成员——陶晶孙 | 郁达夫的梅毒发作了 | 从这套《鲁迅全集》说起:鲁迅与郁达夫 | 王任叔笔下的郁达夫、郭沫若和林语堂 |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关于郁达夫先生的旧版书 |
-
FL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1-18 13:37:52
-
盲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1-06 12:31:28
-
头晕眼花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4-05 21:16:10
-
喜欢百合的干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4-05 00:39:29
-
巧克力布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4-02 16:42:50
-
稼叶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29 12:24:35
-
Astori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28 16:34:12
-
cmyb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27 17:12:08
-
阿彻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26 01:04:18
-
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26 00:06:46
-
金钱泉水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23 18:24:07
-
遁甲不飞甲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23 12:47:05
-
朱岳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23 12: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