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就在身边,梦想照进现实?》
我们常常在没有实现梦想时会用尽全力,但是梦想如果实现了呢?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人在人世间走一遭究竟是想追求什么?我们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类似这种看似很哲学的问题,可是谁又想清楚过呢?其实我们都在逃避,所以我们才会有焦虑,会有烦恼。我们都活不明白,不是吗?可是,有这样一个人,她似乎活的很明白。。她就是张晓楠。
她说:想得不可得就是苟且的人生。
她说:我们的焦虑与烦恼,最本质的原因就是我们都无法真正做到无所谓别人的眼光,我们总是活在别人的价值观影响下,在潜意识下,我们就认为那所谓的常规是正确的,慢慢的,就连我们自己都变成了我们所鄙视的人。一旦我们开始怀疑,鄙视自己时,烦恼就降临了。
而现在,我已经成为了自己所鄙视的人,而我还不自知……
很久没反思过自己了,每天即使心绪不宁,也只是逃避,从不正视自己的问题。晓楠说:人生最快乐的事不是没有烦恼,而是当你烦恼的时候能立刻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总是关注环境,关注别人,而恰好忘记了最应该关注的人应该是自己。
1、你想要的太多,而且还太心急。
一切美好都来自于不经意,一切美好结局也都来自不刻意。自从考研一来,我就没有真正做到只求耕耘,不求收获,仔细想来,我所追求的最高理想也只是别人眼中的最好未来,我没有仔细思考过自己对自己未来的愿景,只是随大流,别人以为的好的那肯定没差。所以就在苦苦追寻的过程中而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风景,因为我一直盯着那结果不放,眼光太远,近处的光芒早已被忽视。想要的太多,其实无非就是想要更多的荣誉与价值,心太急,总是想很快得到,甚至想过捷径,而这也是我努力起来要拼命的唯一原因,心太急,太燥。而一旦心急,便出现了想得不可得,所以我的生活变得苟且了,远方只是我的假象,而梦想变成了我逃避现实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2、无法打破常规,无法真正做到不在乎别人的眼光
口口声声说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不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眼中的跑马场,其实话只是说说而已,自己从内心依然无法接受,就连潜意识里都认为那些传统是正确的,所以自己便活成了别人眼中的自己,灵魂早已麻木,想想也是可怕,我们就这样活在别人的潜意识,不知不觉被社会上习以为常的现象同化,渐渐没了自己的思想,人云亦云。
她说:想得不可得就是苟且的人生。
她说:我们的焦虑与烦恼,最本质的原因就是我们都无法真正做到无所谓别人的眼光,我们总是活在别人的价值观影响下,在潜意识下,我们就认为那所谓的常规是正确的,慢慢的,就连我们自己都变成了我们所鄙视的人。一旦我们开始怀疑,鄙视自己时,烦恼就降临了。
而现在,我已经成为了自己所鄙视的人,而我还不自知……
很久没反思过自己了,每天即使心绪不宁,也只是逃避,从不正视自己的问题。晓楠说:人生最快乐的事不是没有烦恼,而是当你烦恼的时候能立刻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总是关注环境,关注别人,而恰好忘记了最应该关注的人应该是自己。
1、你想要的太多,而且还太心急。
一切美好都来自于不经意,一切美好结局也都来自不刻意。自从考研一来,我就没有真正做到只求耕耘,不求收获,仔细想来,我所追求的最高理想也只是别人眼中的最好未来,我没有仔细思考过自己对自己未来的愿景,只是随大流,别人以为的好的那肯定没差。所以就在苦苦追寻的过程中而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风景,因为我一直盯着那结果不放,眼光太远,近处的光芒早已被忽视。想要的太多,其实无非就是想要更多的荣誉与价值,心太急,总是想很快得到,甚至想过捷径,而这也是我努力起来要拼命的唯一原因,心太急,太燥。而一旦心急,便出现了想得不可得,所以我的生活变得苟且了,远方只是我的假象,而梦想变成了我逃避现实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2、无法打破常规,无法真正做到不在乎别人的眼光
口口声声说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不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眼中的跑马场,其实话只是说说而已,自己从内心依然无法接受,就连潜意识里都认为那些传统是正确的,所以自己便活成了别人眼中的自己,灵魂早已麻木,想想也是可怕,我们就这样活在别人的潜意识,不知不觉被社会上习以为常的现象同化,渐渐没了自己的思想,人云亦云。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