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5 种食物隐藏了好多盐,稍不留神就超标
网上曾经出现过这样一条新闻:
某快餐食品中检出有潜在毒性的物质———氯化钠,长期接触氯化钠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听起来很可怕?其实是个玩笑。
氯化钠就是盐的化学名,它可是人们烹调食物离不开的原料。
但有一点倒是真的——盐分摄入过多会对身体造成损害,高血压、心脏病、脑梗的风险都会增加。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的盐摄入量应不超过 6 克,但有研究指出我国居民日均吃盐量达 11 克!
很多人可能会问,平时炒菜做饭时已经少放盐了,怎么还会超标呢?
这是因为有些藏起来的「隐形盐」,让你防不胜防。
今天健康头条就来为各位老友们讲讲,看看盐是怎么藏到美食中的吧!
调味酱
酱之所以能够持久留香,离不开盐的调味作用,所以酱、酱油等调味品的含盐量非常高,100 克黄酱相当于 15 克食盐,100 克酱油相当于 15~20 克食盐。
除大豆酱以外,味精、鸡精、蚝油、番茄酱、沙拉酱、辣椒酱、韭菜花、腐乳等都含有盐,这都是「隐形盐」最常见的藏身之所,做菜时如果放了以上这些调味品就要减少食盐的量。
腌肉腊肉制品
没错,这些肉制品也是藏盐大户!
盐是肉制品加工中不可或缺的原料,既能调味,又能让肉质更加鲜嫩,还能延长肉质风味的保持时间。
尤其是需要长时间风干的腊肉,为了更好地防腐抑菌,常常需要大量的盐来加工,含盐量最高达到 5~10%。
食用时,注意量。
腌渍食品
不论是韩国泡菜、东北酸菜还是自制咸鸭蛋,都离不开大量的食盐。
盐除了调味,也能让其他的调味料更好地渗透到食物中。
咸菜中的食盐浓度高达 10%~14%。虽然能更好地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但是含盐量也太高了。
腌渍食品虽然风味独特,保存时间长,但还是建议老友们不要吃太多,新鲜食材才更有利于健康呀。
快餐和方便食品
一些快餐,比如炸鸡、披萨、方便面等,不止维生素、矿物质等身体必需营养素含量较少,还高盐、高油、高热量。不要经常吃这些快餐食品。
我们平时没有注意的挂面,为了让面条更加筋道,也常常加入盐,所以煮挂面时应少放盐,以免超标。
甜品
虽然味道是甜的,但在面包、饼干、蛋糕、点心、冰淇淋和巧克力的制作过程中,除了加入的少量盐,还有含钠离子的一些添加剂,比如膨松剂碳酸氢钠、酸度剂柠檬酸钠等。
含糖量高,含盐量也高,所以应该警惕甜品中的盐,控制食用的量。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来说,甜品更要有所限制。
中国美食虽多,但是也有很多「藏盐大户」。
低盐膳食,不仅要减少看得见的盐,还应该注意这些「隐形盐」。
在享受美食的时候,注意不要过量,在符合健康膳食标准的前提下,再去满足味蕾,才能真正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某快餐食品中检出有潜在毒性的物质———氯化钠,长期接触氯化钠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听起来很可怕?其实是个玩笑。
氯化钠就是盐的化学名,它可是人们烹调食物离不开的原料。
但有一点倒是真的——盐分摄入过多会对身体造成损害,高血压、心脏病、脑梗的风险都会增加。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的盐摄入量应不超过 6 克,但有研究指出我国居民日均吃盐量达 11 克!
很多人可能会问,平时炒菜做饭时已经少放盐了,怎么还会超标呢?
这是因为有些藏起来的「隐形盐」,让你防不胜防。
今天健康头条就来为各位老友们讲讲,看看盐是怎么藏到美食中的吧!
调味酱
![]() |
酱之所以能够持久留香,离不开盐的调味作用,所以酱、酱油等调味品的含盐量非常高,100 克黄酱相当于 15 克食盐,100 克酱油相当于 15~20 克食盐。
除大豆酱以外,味精、鸡精、蚝油、番茄酱、沙拉酱、辣椒酱、韭菜花、腐乳等都含有盐,这都是「隐形盐」最常见的藏身之所,做菜时如果放了以上这些调味品就要减少食盐的量。
腌肉腊肉制品
![]() |
没错,这些肉制品也是藏盐大户!
盐是肉制品加工中不可或缺的原料,既能调味,又能让肉质更加鲜嫩,还能延长肉质风味的保持时间。
尤其是需要长时间风干的腊肉,为了更好地防腐抑菌,常常需要大量的盐来加工,含盐量最高达到 5~10%。
食用时,注意量。
腌渍食品
![]() |
不论是韩国泡菜、东北酸菜还是自制咸鸭蛋,都离不开大量的食盐。
盐除了调味,也能让其他的调味料更好地渗透到食物中。
咸菜中的食盐浓度高达 10%~14%。虽然能更好地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但是含盐量也太高了。
腌渍食品虽然风味独特,保存时间长,但还是建议老友们不要吃太多,新鲜食材才更有利于健康呀。
快餐和方便食品
![]() |
一些快餐,比如炸鸡、披萨、方便面等,不止维生素、矿物质等身体必需营养素含量较少,还高盐、高油、高热量。不要经常吃这些快餐食品。
我们平时没有注意的挂面,为了让面条更加筋道,也常常加入盐,所以煮挂面时应少放盐,以免超标。
甜品
![]() |
虽然味道是甜的,但在面包、饼干、蛋糕、点心、冰淇淋和巧克力的制作过程中,除了加入的少量盐,还有含钠离子的一些添加剂,比如膨松剂碳酸氢钠、酸度剂柠檬酸钠等。
含糖量高,含盐量也高,所以应该警惕甜品中的盐,控制食用的量。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来说,甜品更要有所限制。
中国美食虽多,但是也有很多「藏盐大户」。
低盐膳食,不仅要减少看得见的盐,还应该注意这些「隐形盐」。
在享受美食的时候,注意不要过量,在符合健康膳食标准的前提下,再去满足味蕾,才能真正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