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IP背后去|关于灵感原型的秘密世界
李春光 全息智库

神奇世界在哪里丨第一个秘密
这是一篇关于“真实世界”的说明文。
是的,没错,真实世界,但是此真实非彼真实,科学规律统治的那个世界并不归于我们这里的“真实”;确切来说,那个世界,亦即我们似乎每日每夜甚至没日没夜生活其中的那个世界,叫做客观真实的世界。非常遗憾,那真是一个乏味的世界,因为机械性、重复性和确定性正是那个世界的统治法则,人类近500年以来的科学重大发现,都是为那个世界准备的华丽外衣——然而,外衣就是外衣,并无法代替我们这里要说的真实,更大的真实世界。
不久前有一部好莱坞幻想大片,叫做《佩小姐的奇幻城堡》,在影片的开头拥有一个关于真实世界的“反讽”情节:男主人公杰克在他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在家里津津有味地跟随爷爷的故事描绘,去探索着一个奇异人士生活其中的精彩秘密世界,这时在一旁看电视的爸爸,用一种穷极无聊并夹杂着笃定傲慢的语气插进来说道:“地球上的一切早已经被探索完毕了,老兄”。这时,爷爷含着睿智的眼光摇了摇头,过来杰克身边悄悄地安慰道:“别理你爸爸,他根本什么都不知道。”影片后续精彩的剧情也确实验证了这句话:爸爸什么都不知道,他永远也不知道真实世界的秘密远远没有探索完毕,他所说的“地球上的一切”仅仅是一个被叫做客观世界的无聊现实而已,那不过是一层浮在表面的薄薄外衣,在这一层外衣之下还涌动着一个奇迹般的秘密世界,一个你我的心灵生活其中的更加真实的世界——灵感的世界,当然,它在我们的生活中通常还会被叫做另外几个名字,比如想象力世界,创意的世界,审美的世界,故事的世界乃至梦的世界,那么很显然,最近在文化界流行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也必然是这个世界的产物,毫无疑问。
曾几何时,当我们同样是一个小男孩或者小女孩的时候,这个世界——灵感的世界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体验,或者说日常天赋,我们丝毫不会觉得故事是虚假的,在其中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合并在一起去经历各种各样的冒险,去思考千奇百怪的问题,去施展自己“无所不能”的天赋;直到后来,社会的意识形态就像上边那一个傲慢的爸爸一样,硬生生地将人类的思想和情感二元分离,用抛弃任何情感的理性法则将我们框定在一个被称作“客观现实”的盒子里,从此,灵感世界便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人为地分离开来。然而,即便如此,它依然是一个更大的真实,尤其是对于创作者抑或创造者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这个世界的真理远远不是,或者不仅仅是科学规律能够归纳与囊括的——这就是我们在这里揭示的第一个秘密:灵感世界中,科学规律并不管用。当你的心灵在这个世界滋养自身的时候,它会神奇地让思想和情感同时具有生命——这对于沉迷于客观的日常世界的你来说,简直就像奇迹般的宗教体验。

IP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奥义丨第二个秘密
这个秘密定律同样被两位当今世界的知名人士捕捉到,其中一位是被商业界称为硅谷教父的著名企业家和投资人:彼得·蒂尔。彼得·蒂尔曾在他的著名畅销书《从0到1》中创造性地提到:每一个创业者都是手握关乎人类社会的一个秘密的人,这个秘密绝不仅仅是技术专利,而创业公司就是这个秘密在一无所知到全民流传之间最恰当的实践方式。另外一位知名人士则是当今历史学界的“当红炸子鸡”:以色列历史学家,《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阐述道:“故事是人类思考问题的中心,而非事实、数字或者表格,故事越简单越好。对这个过去几十年在我们的世界处于统领位置的故事,我们可以称之为自由主义故事。这个故事简单而有吸引力,但是现在,这个故事正在逐渐解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新的故事出现来填补它的位置……”那么,彼得·蒂尔和赫拉利两位同学到底捕捉到了一个怎样的关乎人类生活的真理边界呢?那就是:人类的客观世界已经毫无秘密可言,你只有进入到更为深刻而精彩的主观世界,亦即灵感的世界中才能寻找到个人与社会前进的真理钥匙。灵感世界的故事是一种神奇的装备,通过它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出让思想和情感合一的奇迹体验。
同样,在我们的文化界被称作“IP”,亦即Intelle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的东西,它的本质秘密又是什么呢?既然IP是“知识产权”,那么这个概念之所以成立的第一前提就是:知识,而这里的知识又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知识呢?在这一点上,当今正在进行文化产业实践的人们显示出了惊人的无知。没错,这种惊人的无知体现在:迄今为止,几乎所有人都在用一种理性思维的惯性,把“IP”当成一个简单的内容与利益的版权杂合体,而罕有人去追问一下这个概念之所以成立的第一前提到底是什么,从而无视整个世界发展的思想趋势和心灵秘密。没错,我们人类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已经进入到了这样一个崭新阶段:从15世纪末开启的探索客观世界的大航海时代,开始进入到开拓人性主观世界的想象力大航海,或者说灵性大航海的时代,这个时候,谁掌握了在想象力海洋中航行的技术,谁就真正站在了人类文明之巅。从而,文化界的IP知识产权的本质是一种灵性的知识——一种关乎人性更大秘密的先锋知识,这就是我在这里为大家揭示的第二个秘密。这种关于人性灵感世界的知识,显然不仅仅是一种科学知识,或者说理性思想,这个知识领域在国际学术界有一个通用名称,叫做:非二元性或者非线性,它在东方也同样拥有一个相对应的原生态名字:全息智慧。
人类想要娱乐至死?没那么简单丨第三个秘密
那么,从这个人性秘密的视角来看,我们所熟知的几个“大IP”正是系统化地展现了关乎人性更深层次的秘密知识,才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广泛而持续的成功。例如《阿凡达》揭示的是一个超越人性边界普遍合一的爱的精神的秘密,而著名的漫威世界则展示了一个人性领域英雄般的阳性精神最大化的多元秘密,至于迪斯尼制作的故事之所以长久不衰,不正是因为它深度挖掘了“童心”的奥秘么?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来: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或者说IP产业要真正的繁荣和成功,必须依赖于一个源头市场的发展,这个源头的市场便是:原创思想市场,或者说源IP市场;原创思想市场所探索的正是突破旧有知识边界的先锋知识——关于灵感世界的知识,可以这样说,它是任何一个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整体的创作起点,同时也是内容产品信息再沉淀与再创造的终点:内容创作者源源不断地从原创思想市场中获得灵感和方向,将其中的知识形成内容IP,以此为核心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游戏和动漫,然后进一步扩展为诸多衍生品(比如玩具、游乐场等等),它们形成的社会整体心灵信息最后又反馈到原创思想市场,从而进行新的知识开拓——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应有的形态。
作为世界文化产业龙头的好莱坞,其中的编剧界流传着一部“第一经典”,那就是著名剧作导师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他在其中这样定义了文化市场所通用的“娱乐”:“究竟何谓娱乐?娱乐是一种仪式:端坐在黑暗之中,凝视着屏幕,全神贯注地投入一种人们希望将会是令人满足、意味深长的情感体验。任何影片只要能够召集、主持并成功完成这种仪式,即是娱乐。无论它是《绿野仙踪》或《四百击》,还是《甜蜜的生活》或《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没有一个故事是单纯的,它们都表达了一个深层的思想,只是这一思想被掩饰在情感魅惑的面纱之下而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那就是:娱乐是一种让思想与情感合一的仪式,亦即让人进入到灵感世界的仪式,无论它的品味是大众还是小众、浮华还是高雅——这便是我为大家揭示的第三个秘密。这个秘密告诉我们:即便人类想要娱乐至死,也一定会死在开拓灵感世界,亦即拓展原创思想的路上,否则无限度的无聊和乏味就将狠狠地击垮人类的心灵。

时间战场开启了,它的捷径是?丨第四个秘密
在我们生活的当下,人类已经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将全世界的想法联结在了一起,并由此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里产生了一个剧烈的“信息大爆炸”。而随着这个信息时代的逐渐深入,这带来了一个过去几乎所有思想家们都没有意料到的“后果”,那便是:人类的心灵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狂飙突进的速度进入审美疲劳——这是无论外在的经济状态看起来多么“繁荣”,社会秩序看起来多么“优越”,都无法解决的时代心灵之症。生命系统性的审美疲劳,这远远不仅仅是一个思想研究的概念,而是展示了一个过去长久以来都被忽视的人性能力:人类集体感应力。当今著名的世界青年媒体帝国VICE的CEO谢恩.史密斯(Shane Smith)曾经接受过CNN采访,他在谈到自身的内容理念的时候说道:当今在信息时代里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已经进化出了极为先进的“废话探测仪”,因此做内容的关键就是“绝不废话”。史密斯所指出的“废话探测仪”就是人们在信息时代显现出来的一个集体感应力,当然,废话探测仪是一个消极的说法,如果换一个积极的说法,可以叫做:新奇信息检测器。
没错,这是一个人类集体抗拒废话的时代,也是一个集体追求新奇的时代,我们突然发现,在信息大爆炸的世界里,每一个人都在为抗拒各种乏味、无聊和抑郁而开始越来越高频地使用自身的审美能力,从而越来越频繁地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进入审美状态,亦即愈来愈频繁地让心灵往返于现实世界与灵感世界。那么,由此带来的人性“非理性”的普遍创造天性的发掘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显性的社会现象,灵感世界带给我们的天性又叫做灵性,它聚集的是一种合一而非分离的力量;于是,人类集体感应力就已经成为了一个真实存在的社会真相,从而突破了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所提出的集体潜意识的理性边界,而变成了一个奇迹般的“集体真意识”并成为了这个时代每一个人的心灵基础设施,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日常时间便在这个心灵基础设施上生长出来。
因此,“这个时代的时间”蕴含着远比一般意义上的旧有时间要多得多的信息量,每当人们清晨醒来,开始使用这些时间的时候,这些信息量及其中的人性能力便成为每一个生活其中的人的基础能力,无论这个人是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农民工、蓝领、白领、艺术家还是思想家,他们都具备了同一套集体感应力,一旦人们开始进入审美状态或者创造状态,这种力量便会以突破任何行业、身份以及时空边界的方式喷薄而出。于是,相比任何旧时代的人们,当今的人类简直就像是具有一种“集体超能力”,这种超能力能够让大家感受并创造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真相,譬如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所带来的牛津词典2016年度热词:“后真相”。那么,在信息时代,时间是一种集体感应力或者说集体超能力的入口与展现工具——这是我为大家揭开的第四个秘密。
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中国著名知识网红罗振宇在他2016年跨年演讲中提出的流行概念:“时间战场”,其本质就不是一个注意力的战场,而是争夺集体感应力入口的战场。要把握这个入口,亦即“掌控时间”,所需要的绝不仅仅是一种罗振宇所展示的主要产品:科学为主导的理性常识,而是需要一种能够探索灵感世界的更先锋、更艺术化、更原创的知识:灵性知识,或者说非二元的知识。在这种知识引导下所产生的信息流量,已经远远不是数据化的比特流量,而是一种进入审美状态的心智流量,或者用美学上的说法:移情流量。
那么,当我们知道了前边这四个秘密之后,我们又该如何更高效更系统地生产IP呢?这就涉及到承载灵感的非二元性知识的探索方法和呈现方式了,这种方式拥有一个特定的称谓:原型,原型即原始模型,通常在它的前边会加上一些前缀,比如:内容原型、故事原型、设计原型以及IP原型,我们可以把它们统称为灵感原型。
灵感原型即将征服世界?丨第五个秘密
原型这个概念的系统性阐述,曾经在著名心理学家荣格那里进行过。在他那里,原型完全与个人意识无关,而是一种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存在形式,也就是说荣格认为的原型就像是一锤子买卖,它本身只能还原到固定的几个样式,同时需要追溯到时间的原点:本能那里,而无法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现实世界的设定”本身,譬如古老的神话就是这样的原型。而我们这里所说的灵感原型却完全不是这样,前边已经提到:如今信息时代的人类,已经具有了一种集体感应力,这是一种完全显现出来的有意识的社会真相,而远远不是一种“无意识”。
荣格所归纳的思想依然还是一种秉持科学精神的理性思想,所以他得出的原型概念也只能局限在被理性框架所界定的客观世界里,然而我们这里的灵感原型则通向一个更大的真实世界:灵感世界或者说灵性世界,准确来说,灵感原型是由客观世界通向灵性世界的窗口,它是灵性次元的触发器,而非现实世界的本能象征。因此,作为一种灵性触发器的灵感原型,当然不会是一种固定的数目以及固化的形式,而可以拥有丰富得多得多的内容。
在罗伯特·麦基的《故事》里,灵感原型,亦即支撑故事的内核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前提,二是主控思想。前提,即激发作家创作欲望的新理念与新情境;主控思想,即通过一系列动作、情感与高潮的设计所体现的故事终极意义。实际上,我们通俗意义上理解的灵感或者说灵感原型指的就是罗伯特·麦基的“前提”,即新理念与新情境,例如一个神话或者寓言就是一个基本的灵感原型,因为一篇寓言必须包括两个部分:故事情境+故事寓意,亦即新情境+新理念;这也可以简洁表达为下边这一个公式:灵感原型=概念新解+情境原型。当然这里的概念新解的评判标准自然不是客观有效性,而是追求想象力的主观有效性,譬如如果没有“爱的精神比爱的情感关系更大”这个“爱的新解”,《阿凡达》就无法展开自身的所有情节;如果没有“人类也许可以超越理性”这个“人的新解”,《超体》就无法推进任何人物设定。此外,公式中的情境原型,可以是一个寓言或神话般的简洁故事,可以是一副充满戏剧化构思的画作,可以是一首蕴含戏剧意境的诗歌,可以是一副生动设计的条漫,也可以是一个创意简练的视频,甚至可以是一个富含未来元素的艺术装置等等,形态类型不拘一格,只要它能呈现高感性的概念情境。
在非二元性知识里,主控思想的表达通常会由新理念与新情境所引申出来的世界观、人物与情节设定的模型里进行,因此它也通常叫做故事原型。因此,《故事》中也提到:一个好的故事的创作,其中至少六成的精力都是在和故事开启的方式以及各种场景下的世界观、人物与情节设定打交道,也就是说在如今的时代,一个好的IP的产生,其中最重要的智力与时间的成本投入就花在灵感原型上,所以,原型的设计与创作就是整个IP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毫无疑问。例如,被誉为好莱坞英雄模式原理范本的著作《千面英雄》,就是用神话学的方式试图归纳出人类英雄故事的原型模式,它一度被当做《星球大战》、《美国队长》、《蜘蛛侠》等超级英雄电影情节设定的基础参照。
然而,原型的设计与创作在过去仅仅是依靠创作者的个人天赋与经验,抑或团队的集体积累,而始终没有完全形成系统性的方法,这个情况无论是在好莱坞还是在中国都大体如此,没有本质区别。究其原因,是因为探索灵感世界的非二元性知识,是整个国际学术界的最前沿,全世界的所有国家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它依然没有取得系统性突破的进展;如今全球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创业团队与研究机构投入到这个文明领域的开拓中来,因为这个领域的基础理论的突破,将不仅仅惠及整个文化产业,甚或还将影响到世界最前沿的科技领域,比如量子力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此并不详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查看全息智库发布的其它相关文章。
在这里,任何一个灵感原型的诞生,都必然涉及到对人类社会的一个既有边界的突破,亦即思想边界和情感边界的突破,而这种边界的感知一定和人类的集体感应力息息相关,那么,在信息时代,人类整体的审美趋势已经进入到了直接感知边界和原型的时代,简而言之:边界审美或原型审美时代——这便是我要向大家揭示的第五个秘密。
这个秘密有着非常容易检验的日常经验,在你的周围有多少人是只要看过影片简介和预告就会直接决定弃片或不弃片呢?这个真实比例会惊人的大,因为在平均拥有成百上千部阅片量的当下的人们,在心灵中迅速“脑补”出故事的情节边界与高潮极限的能力完全是稀松平常了——而这对于一个生活在古希腊时代的人来说,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两个社会倡仪与第六个秘密
于是,从第五个秘密出发,不难推断出:怎样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当下社会的审美边界,亦即审美疲劳临界点,会成为未来企业把握用户体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同时,从这个秘密出发,也将衍生出人类的集体心智的自我成长所必需的两个社会倡议:
其一,如果说维基百科代表的是客观世界的大航海时代所必需的人类知识大联合的话,那么,在想象力大航海或者灵性大航海的时代,人类集体潜力的发展则需要更进一步的知识大联合,也就是说,人类也许需要一部社会化协作的灵感百科全书了。那么,作为创作前提的灵感原型之所以应该普遍共享,是因为灵感的秘密窗口绝不是永恒固定的,它总是在随着社会心智大潮的涨落而四处迁移,与其你自己去控制一个早晚会过时的灵感窗口,不如共享出来加入到这股心智创造的浪潮中去跟随它的生长和跳跃,让自己成为一名探索灵性秘密的卓越舞者;
其二,如果说过去的工业时代承载人类创造力的最重要的窗口,是各个行业与技艺类型的节日的话,比如说电影节、音乐节、戏剧节、艺术节、科技节等等,那么在信息时代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就需要一种新的直接呈现灵感形态的节日:灵感节,它将在新的世界观和人性理念的框架下打破旧有的行业与类型的诸多边界,直观地展现灵感世界的奇迹形态与诸般要义。如今,被称为硅谷创新灵魂象征的美国“火人节”便正在向这个方向演进,然而并没有全然成型。灵感节,在人类集体心智成长的背景之下,需要逐渐成为人类拓展并展现文明边疆的社会高地,同时也需要成为人们安放灵性种子的精神家园。
最后,在知晓了前边五个秘密的情况下,你也许会对下边这一句话具有深切的共鸣:
人类真正的危机,不在于现实,而在于希望和想象力的枯竭——这会是你要去亲自揭示的第六个秘密吗?

全息智库:中国最领先的原创思想运营商,一个在国际前沿的“非二元性”领域拥有创造性研究成果的新世代智库,矢志与你共同开启灵感大航海新时代。
联系方式:睡不着的猫18500372033(微信&电话);2776513517@qq.com(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