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王子母婴提示如何预防骗子症候群
骗子症候群 欣欣王子母婴认为越是精明能干的人,越容易患「骗子症候群」。一位心理治疗师在和我閒聊的时候,提出了这个有趣的名词和他个人的看法。 「骗子症候群」,不是指一个人害怕被骗子所骗的不安心态,而是指一个人在担心自己是不是一个骗子? 会有这种担心的人,其实他是在怀疑「自己的能力是否低于别人的肯定或期待」。光鲜亮丽的成功者、高学历、高能力、女强人、负有领导责任的经理人、财大气粗高高在上的老板,这些带有光环在头顶上的人,因为有人簇拥、有人谄媚、有人崇拜、或成为某些人的偶像,相对的,压力也跟在他们的后头。 他们戴著「美丽的桂冠」,也戴著怕人掀底的「紧箍咒」。你或许看过这些人不慎漏馅的丑态吧!当时对他们的印象,是否突然作了180度的大逆转? 对!那是必然的。 你若问到,一般的白领阶级,是否也有人患了「骗子症候群」?答案是肯定的。上位者心虚丑态毕露的情况固然有之,下位者心虚,委身小媳妇哀怨过日的也不少。「骗子症候群」人士的共同特徵是,否定自己,以为自己是一位骗子?这种心态真是不可思议难以理解。 「骗子症候群」的人,容易怀疑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身分不相称,不敢接受检验。这就是为何有一些老板不敢接受访问?有些人不敢上台说话?有些人不愿接受相亲?或有些人不敢走上檯面的原因吧! 「骗子症候群」的人心虚没自信,怀疑自己靠著侥倖成功,不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聪明智慧,这种心态是畏缩,与谦虚略有不同。 接受西方式教育的人,通常比较善于「表达自己」,接受东方式教育的人,往往刚好相反。徒有能力,不敢表现,即使非常杰出,也不太相信自己是一个杰出者。后者放在职场或社会的任何角落,比较容易吃闷亏。 怀疑自己的学经历没有用,不敢肯定自己的价值,找工作时没勇气要求合理的的薪水,上班后,老板长期不调薪也不敢去争取,没胆跳槽,被要求增加工作时,不敢要求相对酬劳。这样的职场工作者,刚好符合专家所说的「所得不及才能者」。除非有幸进入制度完善的正常公司,否则,在不争取就没有合理待遇的公司上班,只能含冤莫白。 演说家、也记者出身的芭芭拉‧史丹尼,曾访问过美国许多亿万女富豪,她发现,有「骗子症候群」的人,注定和亿万女富豪无缘。 这让我想到,如果你有能力,你还要敢相信自己,敢拒绝低薪,敢认定自己的智慧是有价值的。 你可以心甘情愿的做义工,去奉献社会、帮助穷人,但是,你不可以不情不愿的被人扭曲你的能力和付出、践踏你的价值和尊严,去接受被低估的薪资而从事廉价的劳动。 六月五日中时报载,「近年来社会新鲜人的薪资不增反减,据劳委会调查,去年大毕社会新鲜人平均起薪两万六千七百元,比八年前少七百六十二元,这还没算上物价上涨因素。」这刚好印证了日本大前研一教授所提的『M型社会』的形态,许多人沦为左端的一群成为新贫,还有人进入右端成为新贵,而中产阶级越来越少。 在这种大前研一理论下的世界趋势,「拼经济」成为地球村人民亟待思考的新议题。为了摆脱新贫,我们除了要努力为自己加分之外,还要在心理建设上,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我们有能力提出相当好的贡献,自然有权利要求「对等的待遇」。 这和膨胀自己,办事不力,却要求高待遇完全不同。当然,若争取不到合理的待遇,还花大力气作徒劳无功的请求,不如挂冠求去,反而海阔天空。毕竟,天地之大,何患不能容身?有一句话说:「放空之后就会变成无限宽广 ……」 「很多人的心裡,盘据著一条会咬自己的毒蛇」。为了改变命运,你没有恐惧的理由,没有自命清高的必要。「骗子症候群」更不应发生在你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