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记
查看话题 >世界四大博物馆札记
截至去年7月,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冬宫)博物馆和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已全部打卡成功。作为一个踩着二十岁就逛完了世界四大博物馆的在读本科汪(除了冬宫其他甚至都去过不止一次),请允许我仰天大笑膨胀一会XD!
见得多了,难免产生比较。由于一贯懒散,细细推究写比较游记这种事定要头皮发麻——毕竟光整理照片就是一项浩大工程,好多想法便都烂在了心里。何况时过境迁,许多经历和干货都记不清了(我于艺术史本就是门外汉),这次算是迫着自己回忆,一定更为不确切。老实说,我挺怕写出来的,怕写得不全,还怕出错,虽然不论写成什么样也并不会广为流传。
四大博物馆我心中的推荐指数排位如下:卢浮宫、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我最先去的卢浮宫,然后是纽约大都会,接下来为埃尔米塔日冬宫,最后才是大英博物馆。那么就按照我的偏好程度来随意品评几句好了。
1、卢浮宫 Musée du Louvre
第一次去卢浮宫是在高考之后的暑假跟爸妈一起去的。在此之前,我从未见过宝藏这么丰富的博物馆(北京的故宫毕竟空荡荡),随处一指就是稀世珍品;而在此之后,即便我又走了这么多地方,逛了一个又一个风格迥异的博物馆美术馆,卢浮宫在我心中仍然是无可比拟的。单是卢浮宫本身的宫殿建筑,就是一件近乎完美的艺术品,更遑论还有蒙娜丽莎、断臂维纳斯、胜利女神、汉谟拉比法典、自由引导人民等等数不胜数的瑰宝。不夸张地说,想要细细欣赏卢浮宫的所有藏品,少说也要逛上一个星期。即使曾经三顾卢浮宫,我仍旧觉得太过匆忙,遗憾颇多。其实卢浮宫本身,就是最好的艺术史课堂,一部活的“艺术百科全书”。法国中小学生在卢浮宫都是免票的,经常能看到一波又一波的法国小朋友被带领着穿梭、驻足在那些许多人只能在教科书中见到的艺术品原作,集中在《拿破仑一世加冕式》的巨型壁画前仰起头聆听那段法兰西光荣岁月,真叫人羡慕不已。在塞纳河的右岸,再也想不到能比卢浮宫更令人眼花缭乱的景点了。
四大博物馆中第一个拜访的就是卢浮宫,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运,眼光被养刁了,后来去其他地方难免生出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矫情。反正世界四大博物馆,卢浮宫在我心中是全方位的碾压其他三个。这之中有可能还有小学时候疯狂迷恋《达芬奇密码》的缘故:其他人到了卢浮宫全都直奔蒙娜丽莎和断臂维纳斯,我第一次去的时候一定要先见了《岩间圣母》再说。







不论名画雕塑还是埃及希腊废墟文物,不论西方器具还是中国瓷器,卢浮宫都应有尽有,品类齐全至极;不论是从展品层级,还是从建筑物价值,卢浮宫都当之无愧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博物馆。因为太完美,所以可说的反而不多。虽然对于博物馆的偏好也是十分主观的东西,但其他三个怎么排我都无所谓,卢浮宫不是第一我绝对不能服气!
总之就是,哪怕一辈子只能去一个博物馆,也一定要去卢浮宫啊!
2、埃尔米塔日博物馆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Эрмита́ж (冬宫 Зи́мний дворе́ц)
其实去冬宫之前,我对于欧洲的宫殿、城堡一类早已不觉得新鲜。然而作为一个去过凡尔赛、美泉宫、新天鹅堡、翡冷翠的人,我还是被俄罗斯宫殿的壕气冲天给震惊了一把……比起法国无以复加的奢华,圣彼得堡冬宫的装饰更为敞亮、色调更加明朗(看起来阳气比较足hhh)。宫殿的外观是那种糖果绿色,有点萌萌的。

比起其他艺术博物馆,冬宫还兼有宫殿参观的功能,许多非展厅的房间还把沙皇时代的陈设还原完好,可以一睹俄国小说中才能见到的上流人士的生活图景。综合看来,这也是埃尔米塔日博物馆的一个加分项。我之所以把卢浮宫和冬宫排在前面,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因为其本身作为宫殿建筑物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当这些无价之宝的展品放在堪配其身份的博物馆建筑物中,才不算辜负。欣赏卢浮宫和冬宫的装修风格和建筑风格,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圣彼得堡这座城市相比于西欧的城市,多了几分大气、恢弘和辽阔。冬宫十分令人难忘的一点,就是从叶卡捷琳娜大帝最钟意的房间内,眺望窗外宽广、湛蓝的涅瓦河。

冬宫的展品也是数量和质量都很高,有举世闻名的达芬奇厅和拉斐尔厅,分别藏有两幅达芬奇油画真迹和两幅拉斐尔真迹,均是宗教题材的圣母圣子图。据说全世界的达芬奇油画真迹不超过十幅,所以冬宫在博物馆界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达芬奇厅的游人常年爆满,属于“是中国人就转起“系列,一般大爷大妈团一到冬宫就直奔达芬奇厅,先围着《持花圣母》咔嚓嚓照几张再说;而拉斐尔厅相对清净些,也许是因为两幅圣母画很袖珍的缘故,且拉斐尔的油画数目上也比达芬奇多。拉斐尔厅还有一些漂亮的瓷器。除此之外,水彩壁画厅有全俄罗斯唯一的米开朗琪罗作品:《卧虎藏龙的男孩》雕塑。鲁本斯的画作也不少,大约是皇室成员十分中意吧。至于俄罗斯艺术家的作品,那更加不必细表,这个民族的人还是相当有艺术细胞的,俄罗斯各种现实主义画作可谓登峰造极。


个人意见,冬宫综合推荐指数仅次于卢浮宫。不过冬宫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展品类别比较狭隘,基本上只有画作和雕塑,艺术品之外的“博物”比较匮乏;譬如你想看古埃及、古巴比伦乃至中国的文物,或是一些古墓啊废墟啊挖出来的几千年前的东西,冬宫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古希腊、罗马的雕塑还是不少的)……大概是因为沙俄在列强里比较弱,殖民时代掠夺得不太够吧(捂脸)。
由于我个人更喜欢看美术类展品,所以还是很偏爱美貌的冬宫。
3、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馆是我在这几个博物馆中最后到访的一个,对我来说打卡打得比较有仪式感(因为逛完它四个就全部去过啦哈哈)。大英博物馆也是四个里头唯一免费的(大都会是自由捐款形式的门票),然而在里面每走两步就能看见极其醒目的募捐盒。
兴许也是因为免费的缘故,整个博物馆一进去给人一种乱哄哄的感觉。


其实每个博物馆都带着自己国家深深的烙印和特点:卢浮宫完美诠释了法国(巴黎)一贯处在文化鄙视链顶端的品味和档次,冬宫则尽显俄罗斯欧式和东正教结合的皇家风情,大都会更是把美国人大老粗的脾性在量大质低且铺得很开的展品中体现地淋漓尽致。
至于大英博物馆,自然是“拿来主义”第一,还有艺术观赏性的匮乏和与之相对的考古博物性的洋溢。毕竟,英吉利是一个几乎没有艺术感的严肃而boring的民族……(别黑德国,德国人音乐分分钟教做人,大英不止艺术家连音乐家都木有啊!)
仔细想一想,这个国家还真的没有拿得出手的原创画作or雕塑。。。
但是,他们在殖民时代又是宇宙最强日不落帝国,掠夺量十分庞大,所以大英博物馆堪称最“名不副实”的博物馆——我觉得改名“四大文明古国及古希腊罗马文物陈列馆”最是妥帖。
首先是古埃及馆,镇馆之宝泰半出于此,英国人先给你搬空了埃及金字塔们:


然后,英国人卖力地把古巴比伦的墙都整面整面挖过来,填满不知道多少个展厅:

接着,英国人又不遗余力地搬空了整个帕台农神庙,建筑物上的雕像都带你一个一个敲下来,绝不放过一点点雕刻装饰,我一个处女座都很佩服啊……话说这个最有名的帕台农展厅可算是大英博物馆的门面哦:

啊,怪不得我去希腊的时候,帕台农神庙几乎就是个废墟遗迹。如果按照文物来衡量,雅典卫城应该是假的,真的神庙在大英博物馆(微笑)。
去大英博物馆的时候点背,适逢中国馆整修闭馆一整年,无缘得见老祖宗的许多宝贝,尤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十分遗憾啊。不过瓷器馆仍然开放,虽然精美的瓷器在国内也见得多了,但不得不说大英博物馆的中国瓷器质量堪称四大博物馆中的翘楚。
客观来说,四大博物馆都存在“拿来主义”的问题,但是大英博物馆绝对是把拿来主义发挥到极致的一个。若以单“博物”而言,可以说大英博物馆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出土的历史研究价值很高的文物数量之大质量之高令人叹服,但是其艺术性却几乎为零。兴许是艺术品大都放在隔壁的伦敦国家美术馆了。要是能把冬宫和大英博物馆结合一下,还是很有希望和卢浮宫打个平手的。
怎么说呢,木乃伊和出土的石头们虽然看得也很涨姿势,但很难说得上赏心悦目啊……同是别人家的出土文物,隔壁卢浮宫的断臂维纳斯怎么就这么貌美哪。
博物性的卖点也给了大英博物馆一种学术气质,比如下面这本书,我觉得是各种博物馆指南类书籍里出得最值得一看的科普读物,大英博物馆伴侣:

哎,英国人比较生硬不够浪漫,只好卖卖书充当文化人了。
另外博物馆外面开了一家coco奶茶味道不错杯量感人……
4、大都会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终于说到这个垫底的了。
这四个博物馆中,大都会其实是我去过次数最多的。当时在纽约交换,持学生证许多博物馆免票,大都会自然也是其中之一(虽然无下限额度的捐款制门票价格也很flexible)。生性愚钝如我,一向不大欣赏得来Modern Art,所以纽约艺术馆虽多,于我却聊胜于无,比起来还是更愿意去大都会博物馆。也就是说,虽然对大都会比较失望,但人在纽约我也没有其他选择余地。
量大质低,一定是对大都会博物馆最完美的诠释。对我来说,在大都会要看见心动的展品太难了:一无绝世名画,二乏重磅文物。大都会只是粗暴地把数不尽的展品铺将开来,企图营造出一种博大精深的艺术宝库氛围——这其实很美国。在底蕴上,美国一向输了欧洲一筹,而被继承方的英国,又恰巧是欧洲一个类似“化外之地”的存在。所以,作为美国这真的很尴尬啊……
啰嗦一句,春假从纽约去巴黎的时候,一到巴黎有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错觉。纽约和巴黎比起来,实在太不够精致了……不客气地说,有点暴发户既视感。
从建筑物的外观起,大都会这个声名遐迩的博物馆就迫不及待地把美国糙汉的一面体现出来了。

大都会比较缺乏震撼人心、具有吸引力的展品。展品真的很多,但很难抓住人。虽然号称美国最大博物馆,但私以为从艺术馆角度,芝加哥艺术学院和费城美术馆可以碾压之,甚至华盛顿国家美术馆都完爆无压力。美国博物馆的画作级别最高的也就数欧洲那些印象派还有十九世纪的其他一些作品,其中分到大都会的画作实在乏善可陈,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哎,其实在美国看个莫奈就有点让人激动了,可惜巴黎一个小小的橘园美术馆大概可以秒杀全美国的莫奈睡莲……
至于出土文物一类,拿来主义界的泰山北斗大英博物馆珠玉在前,英国爸爸教做人好么!
以下两张照片已经是大都会镇馆级别。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表示,还是我们高尖精。大概四大博物馆的评选标准其实如同世界五百强,首先拼的是体量。


值得一提的是大都会的特别展览。我在纽约的时候有幸去过两次大都会特别展,感觉极其满意,精彩程度远远超过大都会的长期展品。一次是2015年的“中国·镜花水月”特别展览,一次是2016年4月份左右的法国女画家伊莉莎白·维杰·勒布伦(élisabeth-Louise Vigée Le Brun)作品展(此人是路易十六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御用画师)。纽约作为当代世界中心,号召力强,资源容易集中,所以这类临时性质的展览质量还是相当高的。其他三个博物馆的所在地我都没有长住过,关于他们的特别展览也就不好置喙了。

当然,即使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有再多的槽点,它也是去美国旅游的人必到之处。哪怕是我这样数落大都会,事实上也很享受周末穿过中央公园,漫无目的地徜徉在其中的日子——没有在纽约住过的人,是无法体会到对着大都会里不知名的画作发呆有多么惬意的。我离开纽约的日子越久,就越发想念周末一个人去大都会的日子。
爱恨交织,欲罢不能。
这就是大都会,就像它所在的城市一样,你明明对它有千种万种的挑剔,可是又对它如此难以割舍,难以忘怀,宛如着魔一般,永远都会奋不顾身。
——Over——
-
f will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12-25 21:00:03
-
最美的时光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9-15 09:59:12
-
小黄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8-25 07:00:21
-
Epiphan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8-16 21:28:48
-
Midlands不下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19 00:24:03
-
特蕾莎小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18 16:39:25
-
要跳舞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1-15 09:01:55
-
泼茶香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1-09 11:51:54
-
此用户巳注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1-07 20:23:58
-
山川星辰皆是你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9-15 23:41:28
-
杂草退散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5-03 12:29:55
-
许公子欸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3-22 11:38:29
-
_φ(・_・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1-09 01:15:09
-
蓝天Lis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11-03 22:10:04
-
狮子头配米饭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9-21 14:12:44
-
Viva Viva Viv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9-12 13:54:51
-
404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6-07 15:57:12
-
须弥险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5-18 17: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