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伏见稻荷大社,春节间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武巍老师一家正在爬山,走到一半忽然遇到一群寻找食物的喵星人。
稻荷山脚下就是人群蜂拥的千本鸟居,这些小可爱们,却并未下山,而是在这人迹罕至的小路上默默守候。为了给这些饥肠辘辘的小猫找吃食,武巍老师只好四处探寻,还好碰到了一位在当地居住十几年的美国人,指引道:“山上有位已经住了十几年的老人家,也许他哪里会有吃的。”
带着为喵星人寻找饭票的重任,武巍老师继续向上攀登。一路是翠绿悠然的竹林,伴随着隐约的泉水声。
循着路牌,他们终于发现了老人家的住处,却意外惊喜的发现,这并非一位普通的老人,而是独自在深山里,做了近二十年木雕的大岩広生先生。
工作室兼居室的入口处,可爱的茶树娃娃站在用各种语言书写的名牌上迎客。
大岩広生先生说:“我的工作室,在竹林环抱的山间,每天听着清澈的瀑布水流,为这么美好的自然所滋养,我得以安静地雕刻佛像、制作茶树娃娃与狐仙,甚至有时还可以帮助神社修复佛像。”
作品:
茶树娃娃
大岩広生先生最具特色的作品种类之一就是茶树娃娃。这种木质茶树娃娃的雕刻起源于江户时代,最早由茶艺大师上林先生(Seisen Kambayashi)创造,多以绑着彩带的采茶女为造型。
在大岩広生先生略微凌乱的桌面上,一群巴掌大的采茶小人隐藏在诸多佛像之间,先生还细心为他们搭配了茶园。
先生从2011年开始制作茶树娃娃。由于现代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日本年轻人不再使用传统茶道,茶树娃娃也越来越少被人们提及,大岩広生先生希望用自己的木雕,不断唤起人们对传统茶文化的尊重。他也经常参加一些弘扬茶文化的活动。
佛像
佛像是大岩広生先生另一类主要的木雕作品,这位不動明王座像就放置在工作室正中央的位置。佛像底座雕刻痕迹铿锵有力,似乎彰显了先生坚定的内心。
也有线条柔和流畅的文殊菩萨像。
心树
或许是生活在天地自然里的原因,大岩広生先生还会做一些十分有童趣的作品。每当大小朋友来拜访,先生就会拿出这棵蘑菇娃娃一样的根雕,神神秘秘地让人将手伸进去摸,并问大家能摸到多少颗心。当小朋友们迫不及待报出数字,大岩広生先生就会调皮地说:“摸到多少颗心,就代表你有多少个梦想噢!”
大岩広生先生小小的工作室,摆满了用途各异的木雕工具和作品。
下山时正午已过,喵星人居然一直在等待,大大小小十三只,一只不落。奉上食物,看他们高兴地尾巴高高翘起。
从素元分享过的木作世界里,我们能看到不分年龄、不分种族,人们乐活在自己的手作中:从设计学校到田野山间,从精致的家具到粗犷的雕刻,无有高下,这些因木乐活的生活方式,本身就已足够让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