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森告诉我,哪些越战片和怪兽片影响了《金刚:骷髅岛》?
★ 本文转自豆瓣网友大奇特的《金刚:骷髅岛》影评(首发于微信)
· 关于大奇特:影评人,欧美老电影爱好者,DVD收藏发烧友
· 本文图片较多,流量党请酌情阅读
· 本文干货甚多,请读者慢慢消化,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 本文严禁无授权转载/洗稿,违者将严厉问责!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都说类型片已经形成套路,如何能够推陈出新?像《金刚狼3》 (Logan,2017) 把超级英雄片与西部片混合,就是不错的改良品种。保罗·范霍文也曾在《星河战队》 (Starship Troopers,1997) 中将二战片元素嵌套在了虫族科幻片中,让观众大呼过瘾。这回,《金刚:骷髅岛》 (Kong: Skull Island) 又把怪兽片与越战片熔于一炉,也是有想法的尝试。至少在观赏性上,越战片要比二战片更残酷、写实,也更具荷尔蒙。
《金刚:骷髅岛》开头的新闻片几乎就是冷战前期历史进程的新闻提炼(演员表之间有快速的时间线标注),让这部影片更具真实性,同时带出本次故事发生的时间点——1973年,美军开始撤出越南,尼克松总统正失去公信力。片子不仅在风格上向越战片靠拢,历史情景也保持一致,这让它的人物动机和语境都更加合理。整部片的主视觉参考了多部越战片——很荣幸,借主创来华之际,我也就片中“越战片元素”,提问了“抖森”汤姆·希德勒斯顿、萨缪尔·杰克逊和“影后”布丽·拉尔森,所以本文的部分内容是他们加持过的。

〔1〕现代启示录
① 先前看《金刚:骷髅岛》IMAX海报和先导预告时,就嗅到了这股越战味儿,海报直接套用了经典越战片《现代启示录》 (Apocalypse Now,1979) 的设计——红日、直升机、大头、河流、字体和大白边的手绘风,具有典型的70年代美国海报风格:


② 广义上的视觉元素也有参考《现代启示录》,比如直升机群飞入云雾、进入骷髅岛领空的场面,都是《现代启示录》里机群起飞的再现;而土著居住的独立王国,也如《现代启示录》中科兹上校在湄南河上游建立的王国。


由于影片正在影院热映,我只好拿现有的预告片视频来截动图作对比了,你们凑合看。
③ 约翰·C·赖利扮演的角色叫汉克·马洛 (Hank Marlow) ,《现代启示录》的原著小说《黑暗之心》中的主人公叫查尔斯·马洛 (Charles Marlow) 。当小分队抵达土著区时,汉克·马洛的出场方式是照搬《现代启示录》里丹尼斯·霍普扮演的土著人当中的美国记者的出场,他的身份同样是在土著人与外来人之间充当翻译:


④ 抖森扮演的角色名叫詹姆斯·康拉德 (James Conrad) ,《黑暗之心》的作者就名叫马洛·康拉德:

⑤ 《现代启示录》讲美军上尉威尔德去越南寻找在这里建立起一支独立王国,推行残暴统治的库尔兹上校。在三个多小时的电影中,有两个半小时里我们只能看到库尔兹的照片和资料,所有信息全由威拉德只言片语的旁白获得,而库尔兹本人根本没露脸。但观众已经感受到他强大的威摄力,其残暴不仅让美国大兵汗颜,也让原住民臣服。
这种表现手法与很多怪兽片一样(包括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和加里斯·爱德华斯的《哥斯拉》)。这是高明的拍法,充分利用观众对未知领域的恐惧感,以此渲染神秘氛围,直到观众见到怪兽真容(也如库尔兹上校)才一点一点喂饱观众,带来更大的乐趣。而《金刚:骷髅岛》并没有渲染金刚的神秘,而是一开始就让它现了形。老实讲,这挺笨的,不过这应当是参考的日本特摄片那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也就不注重氛围的营造了。


〔2〕猎鹿人
① 抖森告诉我说片中除了《现代启示录》,还有对《全金属外壳》、《猎鹿人》和《巴比龙》的参考。《金刚:骷髅岛》中,詹姆斯·康拉德的出场是在西贡的酒吧里打台球,《猎鹿人》前面也有一场罗伯特·德尼罗等一行人伴随“ I 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打台球的戏,相信为影片带来了参考。不过抖森出场时的蓄须及探险家的身份更像印第安纳·琼斯。

② 西贡城里的街景、脱衣舞俱乐部,有参考《猎鹿人》里克里斯托夫·沃肯去城里找乐子的场景设计:


③ 大队人马刚刚降落骷髅岛时,遇到一只水牛怪,起初要举枪射杀,后来发现它性格温顺,才把枪收起。德尼罗在《猎鹿人》中有一场杀鹿戏,也是酝酿一会儿,朝天开了一枪将它放走:


〔3〕全金属外壳
① 我了解到萨缪尔·杰克逊扮演的普雷斯顿中校,原定的演员是J·K·西蒙斯,他在《爆裂鼓手》 (Whiplash,2014) 中扮演的老师简直就是库布里克经典越战片《全金属外壳》 (Full Metal Jacket,1987) 中那位指挥官的翻版。不过萨缪尔并没有朝指挥官的方式塑造,他的扮相与性格,感觉参考更多的是《现代启示录》中罗伯特·杜瓦尔扮演的上校。



不过《全金属外壳》的指挥官形象,的确影响了许多电影角色,包括去年《血战钢锯岭》 (Hacksaw Ridge,2016) 里文斯·沃恩扮演的指挥官也是一例。
普雷斯顿中校也是《金刚:骷髅岛》中最立体的角色,影片花了不少笔墨去刻画他的恋战情绪。部队要从越南撤退,他的沮丧全写在脸上,在办公室看着那一枚枚奖章时的感慨,在电话亭接到新任务后的兴奋,以及那句“我们没有失败,我们只是不打了”的台词,都是人物的根基。
他一心想要除掉金刚的决心,为报死去兄弟的仇,应该多少有受到梅尔维尔的小说《白鲸记》的影响。这个角色痴迷于他的复仇,也很像《现代启示录》中,大队人马为找到一个“怪物”,自己却变成怪物一样。
② 在贝雷帽上写标语是《全金属外壳》的一大特点,马修·莫迪恩扮演的主角“小丑”头戴一顶写着“生存就是为了杀戮" (Born to Kill) 的贝雷帽,甚至影片主海报就采用了这款帽子。记得《金刚:骷髅岛》中有一位士兵的帽子上写着:“出生就是为了繁衍”。


〔4〕野战排
萨缪尔·杰克逊告诉我说影片有参考《野战排》 (Platoon,1986) 的很多元素,包括头盔、烟头和头巾。红头巾已经成为越战片的经典参考元素了,无论是《现代启示录》、《全金属外壳》、《猎鹿人》亦或是《第一滴血》,都能见到。

〔5〕决斗太平洋
再插播几条非越战片的梗:开场的故事发生在1944年,美国飞行兵和日本飞行兵迫降在南太平洋一处荒岛,后文提及两人为了生存,从充满敌对到彼此依靠,这不正是《决斗太平洋》 (Hell in the Pacific,1968) 所讲的故事吗?除了没有金刚,简直一毛一样啊,那部片的双男主还是鼎鼎大名的李·马文和三船敏郎呢。


〔6〕巴比龙
抖森还告诉我说,片中的服装有参考自《巴比龙》 (Papillon,1973) ,这是我第一次看片时没想到的。不过我倒没觉得服装上有参考,但汉克·马洛这个角色身上有很多借鉴《巴比龙》的地方。这片是我最喜欢的越狱电影,讲的是犯人亨利流放到圭亚那一个名为“魔鬼岛”的苦役营终身服刑,他是被冤枉的,为了洗刷自己的罪名,从踏上“魔鬼岛”的第一天起,就开始策划越狱逃跑。十多年来,一次又一次越狱,一次再一次被捉回。《金刚:骷髅岛》的汉克·马洛提到过自己这28年来曾八次逃离这座岛,均已失败告终。我们在他住的地方,还看到他在画标识,记录自己在岛上所呆的天数。

〔7〕勇闯夺命岛
大兵科尔面对奔来的大型骷髅蜥蜴时,举起两枚手雷想要与之同归于尽。这个行为动作几乎就是《勇闯夺命岛》 (The Rock,1996) 里凯奇在结尾向即将轰炸恶魔岛的飞机放信号弹的照搬:


最后,影后布丽·拉尔森还透露了我一个借鉴之处,说片中的射击段落有参考电子游戏,也就是从第三人称角度汲取的灵感。萨缪尔·杰克逊还在一旁给布丽说不应该告诉我这个梗,让我自己去猜……
这是一条华丽的“怪兽片”分割线:众所周知,传奇影业要打造一道“怪兽片宇宙”,之前的《哥斯拉》,这次的《金刚:骷髅岛》,及接下来的《哥斯拉大战金刚》 (Godzilla vs. Kong,2020) 。约翰·古德曼扮演的比尔和片尾彩蛋,都强调了《帝王计划》,目的就是为串起它们。正因这样,这一版的金刚被放大到身长30米,尽管比东宝电影公司当年的《金刚大战哥斯拉》 (King Kong Vs Godzilla,1962) 里的45米要矮了一丢丢,还是要比1933、1976和2005版威猛得多。片尾,金刚与骷髅蜥蜴的打斗,多少能看到之前几部金刚电影中与哥斯拉或暴龙搏斗的影子,右手救女主与对手搏斗,则是2005版的概念。
〔8-10〕金刚大战哥斯拉、金刚1933、金刚2005


东宝版本的《金刚大战哥斯拉》中,金刚的第一场战斗也是与一只八爪章鱼搏斗:

〔11〕日本动漫
抖森还告诉我说,如果我们的导演乔丹·沃格特-罗伯茨在这里的话,他会告诉你他是宫崎骏的粉丝。等等,宫崎骏和《金刚:骷髅岛》有毛关系?骷髅蜥蜴这个物种的外貌特征,其实有参考《千与千寻》 (2001) 里的无脸男和《新世纪福音战士》 (庵野秀明作品,1995) 里的水天使。什么?看看下面的图吧,我突然觉得骷髅蜥蜴长得好萌了:



那只水牛怪也有参考宫崎骏的另一作品《幽灵公主》 (1997) 中的山兽神(麒麟神),它们都有驻足水中,然后掉头离去的镜头。抖森还补充说,其实影片参考了全球各种佳作,不止是一部。


汉克·马洛的夹克有参考大友克洋的《阿基拉》 (Akira,1988) ,金田的红夹克背面写的是“有益于健康,有害于教育" (Good for health, bad for education) ,汉克的夹克背面加了“YOUR”,变成“有益于你的健康,有害于你的教育” (Good for your health, bad for your education) 。


〔12〕残酷食人族
据IMDB的资料显示,导演透露片中巨型蜘蛛刺穿士兵一幕,士兵的死状是根据《残酷食人族》 (Cannibal Holocaust,1980) 中那个经典镜头来的——几名摄影工作者深入食人族部落发现了一具被木棍插透,直挺挺矗立着的死尸:


〔13〕哥斯拉1954
比尔博士在开头介绍骷髅岛时,提到了一次“1954年的飞机残骸,还出示了一张照片,1954年正是日版《哥斯拉》的上映时间:

〔14〕X放射线
汉克·马洛在森林里说起树上有一种声音像鸟的巨型蚂蚁,电影《X放射线》 (Them! ,1954) 里的怪物就是这种巨蚁,巧的是这部影片和《哥斯拉》诞生于同一年,两只怪物都是因核辐射变异:

〔15〕侏罗纪公园
抖森和影后有一场在悬崖边的夜景戏,金刚突然出现,两人由开始的惧怕到与金刚接触,是模仿《侏罗纪公园》 (Jurassic Park,1993) 里山姆·尼尔和孩子们在树上与恐龙互动的戏。


普雷斯顿中校在《金刚:骷髅岛》有一句台词“稳住你的腚” (hold on to your butts) ,这话出自他(萨缪尔)在《侏罗纪公园》里的台词。

〔16〕彩蛋部分
片尾彩蛋,景甜取代了约翰·古德曼的角色,与科里·霍金斯一起向抖森和影后介绍《帝王计划》,并向他们展示了一组幻灯片。幻灯片里的怪兽正是当年东宝电影公司的三大怪兽——摩斯拉、拉顿、哥斯拉,以及最强反派——基多拉。这些怪兽将在接下来的《哥斯拉大战金刚》和之后的系列中逐一重启:
① 摩斯拉 (Mothra) 是一只蛾怪兽,名字是由英文单词“飞蛾” (moth) 与“母亲“ (mother) 的结合,首次登场是在电影《摩斯拉》 (1961) 中,之后也在多部作品中活跃。东宝也拍过像《摩斯拉决战哥斯拉》 (1964) 这样的作品。

② 拉顿 (Rodan) 是由无齿翼龙突变而成的怪兽,名字来源是无齿翼龙“Pteranodon”,拥有与哥斯拉战斗并不落下风的战斗力。拉顿的首次登场是1956年的《空中大怪兽拉顿》,它也多次出现在哥斯拉系列电影中。

③ 基多拉 (Gidora) 是《哥斯拉》系列电影中最知名的邪恶怪兽,也是系列作品中首只宇宙怪兽,被誉为“系列中最强反派”、“哥斯拉最大的对手”,外型为三个头、两条尾巴、背上有巨大翅膀、无手臂,全身披覆金色鳞甲,头部造型类似龙,口中可发射状似闪电的引力光束。
东宝的《三大怪兽:地球最大的决战》 (1964年) ,讲的就是拉顿与哥斯拉、魔斯拉合作,一同对付三头怪兽王者基多拉。估计这部影片也会在《哥斯拉大战金刚》之后再度改编。

④ 哥斯拉 (Godzilla) ,不用多介绍了,片尾还特地加了一声哥斯拉的嘶吼。传奇2014年那个版本其实深谙怪兽片拍法,但很多只喜欢怪兽一上来就打的观众估计不会买账。

-
╭゛静穆丶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30 09:18:38
-
capve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29 22:30:46
-
格瓦拉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29 21:53:21
-
lancevickk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29 19:42:55
-
喜欢百合的干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29 15:52:33
-
头晕眼花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28 22:31:17
-
喜欢百合的干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28 17:40:29
-
冰冷的心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28 13:28:41
-
换大米换大米。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28 13:12:10
-
Gracy_Ye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28 12:48:52
-
H.U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28 10:00:24
-
JingJing🔳💜😎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28 09:50:33
-
绝望小分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28 08:58:26
-
刘绵羊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28 08:45:26
-
DUNX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27 23:24:22
-
想要回归小清新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27 21:57:27
-
小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27 08:02:48
-
Nolan Kimur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27 07:32:55
-
Rive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3-26 12: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