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幅“一样”的画
2015-09-24
直入主题,列出两幅画:
上图作者为Wilhelm Sasnal,目前很火。下图作者为Marcin Maciejowski。
我对图像还挺敏感的,这两幅画分别于相隔挺远的两个时候从豆瓣相册保存下来,当时就有点印象觉得眼熟。今天翻看自己的文件夹时找出来对比了一下,乍一看以为一样,但细看还是不同的,下面的画得更概括笔触更少,构图也更紧一些。而且两幅画分别与各自作者的其他作品风格一致,基本排除了同一个人画了两幅同样素材的画的可能。
为了进一步确认,我在百度以图搜图,结果只找到了Wilhelm的作品图,是新浪博客上一篇名为“绘画又回来了?”的文章里的(作者:邵亦杨)。里面提到了这张画的信息:萨斯纳尔, 《工厂》, 2000, oil on Canvas, 101 x 101cm。文中说,此画“取材于苏联的政治宣传画,描绘的却是现代化生产线和工人的无聊和冷漠”。可能是网络问题,自由门翻墙失败了,没查到Marcin的作品详细信息。
然后又继续查下去,不得了,两个画家都是波兰人,Wilhelm是1972年的,Marcin是1974年的,都是在Kraków学建筑出身然后在Academy of Fine Arts in Kraków学习艺术,并且于1996-2001年在“the Ładnie Group”这个团体中共事。这样就不奇怪了,两个人的画在技术上确实略有相似。
“格哈德·里希特—时代的图像(Gerhard Richter—Images of an Era)”一书中这样说:里希特“在选择它们(照片素材)时,他刻意避开了熟悉的、立即就能辨认的图片”,“里希特曾说:‘绘画需要反映神秘,如果可能的话,就强化它’。”
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画画的人,发现自己想画或画过的点子被别人画了是很沮丧的。而作为一个生活在信息爆炸时代的画画的人,如果选择新闻图片、剧照级的电影截图、广告图、别人的摄影作品作为素材,是很容易出现“撞画”的情形的。当然这是出于小小的私心而说的,另一方面,这些容易雷同的图像本身已经是作品了,需要考虑到底是否有必要翻译成绘画的语言,尽管不管画什么只要画了都还是有制作和实践的意义的。
最后分别放一些Wilhelm和Marcin的作品吧。
Wilhelm Sasnal:
Marcin Maciejowski:
都喜欢,还是有点像的,两人都有照片写实的功力,也有高度提炼的语言,Sasnal的画从母题选择来说似乎更关注情绪,而Marcin的画里更多加入了文本,甚或有连环画叙事的内容。
直入主题,列出两幅画:
![]() |
![]() |
上图作者为Wilhelm Sasnal,目前很火。下图作者为Marcin Maciejowski。
我对图像还挺敏感的,这两幅画分别于相隔挺远的两个时候从豆瓣相册保存下来,当时就有点印象觉得眼熟。今天翻看自己的文件夹时找出来对比了一下,乍一看以为一样,但细看还是不同的,下面的画得更概括笔触更少,构图也更紧一些。而且两幅画分别与各自作者的其他作品风格一致,基本排除了同一个人画了两幅同样素材的画的可能。
为了进一步确认,我在百度以图搜图,结果只找到了Wilhelm的作品图,是新浪博客上一篇名为“绘画又回来了?”的文章里的(作者:邵亦杨)。里面提到了这张画的信息:萨斯纳尔, 《工厂》, 2000, oil on Canvas, 101 x 101cm。文中说,此画“取材于苏联的政治宣传画,描绘的却是现代化生产线和工人的无聊和冷漠”。可能是网络问题,自由门翻墙失败了,没查到Marcin的作品详细信息。
然后又继续查下去,不得了,两个画家都是波兰人,Wilhelm是1972年的,Marcin是1974年的,都是在Kraków学建筑出身然后在Academy of Fine Arts in Kraków学习艺术,并且于1996-2001年在“the Ładnie Group”这个团体中共事。这样就不奇怪了,两个人的画在技术上确实略有相似。
“格哈德·里希特—时代的图像(Gerhard Richter—Images of an Era)”一书中这样说:里希特“在选择它们(照片素材)时,他刻意避开了熟悉的、立即就能辨认的图片”,“里希特曾说:‘绘画需要反映神秘,如果可能的话,就强化它’。”
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画画的人,发现自己想画或画过的点子被别人画了是很沮丧的。而作为一个生活在信息爆炸时代的画画的人,如果选择新闻图片、剧照级的电影截图、广告图、别人的摄影作品作为素材,是很容易出现“撞画”的情形的。当然这是出于小小的私心而说的,另一方面,这些容易雷同的图像本身已经是作品了,需要考虑到底是否有必要翻译成绘画的语言,尽管不管画什么只要画了都还是有制作和实践的意义的。
最后分别放一些Wilhelm和Marcin的作品吧。
Wilhelm Sasnal:
![]() |
![]() |
![]() |
![]() |
![]() |
![]() |
![]() |
![]() |
![]() |
Marcin Maciejowski:
![]() |
![]() |
![]() |
![]() |
![]() |
![]() |
![]() |
![]() |
![]() |
都喜欢,还是有点像的,两人都有照片写实的功力,也有高度提炼的语言,Sasnal的画从母题选择来说似乎更关注情绪,而Marcin的画里更多加入了文本,甚或有连环画叙事的内容。
![]() |
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的公众号“李驰A”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