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和惟
1.惟一 唯一在语境方面有区别.两者虽然都表示“独、只有”的意思,但对象不同.“唯一”表示数量上,非心理的.“惟一”更侧重主观性.比如:“村中的唯一的一条大道上……” 宜用“唯一”,而不用“惟一”.“这任务谁人能做,惟我而已!”——主观上认定“只有我而已”.是“惟我独尊”而不是“唯我独尊”.
2.唯一与惟一的区别是:唯一”和“惟一”是一对异形词,两种写法都不算错.平时只要做到词形一致就可以.
关于这两个词中应该推荐使用哪一个的问题,国家语委已经颁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并未作出规定.但是,《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已将“唯一”列为推荐词形.需要指出的是,著名的《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用的也是“唯一”.
惟有和唯一
“唯”“惟”二字如何选用 “唯”本表示应答的声音,如“唯唯诺诺”。“惟”本是动词,表示思考,如“思惟”(今多作“思维”)。二字都被借用作副词,都表示“单单、只、只是、只有”,于是出现了一系列的异形词:唯一/惟一;唯独/惟独;唯有/惟有;唯其/惟其;唯恐/惟恐;唯利是图/惟利是图;唯命是从/惟命是从;唯我独尊/惟我独尊;等等。 在《现代汉语词典》上,以上异形词均以“惟X”为正词条。由于它的影响,如今的媒体上,“惟X”的出现日渐频繁。可是,纵观数十年来的中小学语文教材,见到的绝大多数是“唯X”,如《再见了,亲人》,人教版第九册上仍然印作“唯一”。再看中小学生用的《3500常用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常用词语三用词典》(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年)等,都只收“唯X”,不收“惟X”。如果在中小学师生中搞一次民意调查,恐怕“唯X”会占绝对优势。 有人曾以《人民日报》使用“唯一/惟一”作词频统计,在1978-1996的19年中,共有12577篇文章用到“唯一”;而“惟一”仅出现12例,况且这12例中还有人名、店名和引语,真正用“惟一”的其实只有8例。据国家语委语用司厉兵先生统计,1999年版《毛泽东选集》中共出现“唯”字176次,“惟”字仅出现25次。其中有36个“唯一”,没有一个用“惟一”;其他如“任人唯贤”“唯利是图”等,也都用“唯”。最近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李行健主编)中,“唯一”是正条。“惟一”条下写的是:现在一般写作“唯一”。从此前的词频统计来看,“唯一”为5883,“惟一”为45,“唯一”占绝对优势。根据异形词整理的通用性原则,编者主张以“唯一”为推荐词形,其他各词也均取“唯”而含“惟”。这一精神,又体现在2003年8月15日公布的《264组异形词整理表(草案)》(即第二批整理表)中。由此看来,作副词用表示“单单、只、只是、只有”时选用“唯”已成定局。
唯:<象>形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副>只有,只是
以,因为
<连>虽然,纵使
<助>表示肯定
用于句首,无实义
惟:<动>形声。本义:思考;思念
<副>只有,只是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又”
相当于“犹”、“还”
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
<连>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与”、“和”
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则”
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虽然”
<介>由于,以
惟独:就单单的意思
唯独:
具有在其他人中所不能找到的根本特点的
排除任何他人或他物的;再没有别的人或别的东西的
唯独他到达了
单单;只有
古汉语虚词词典中:
唯,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时已有用例,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现代汉语书面语也使用。
惟,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已普遍使用,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
《说文》中对两个字的本意解释:(可以看最前面的词霸上找的内容.)
“唯,诺也。”
“惟,凡思也。”
在字的本意上,二者是有差别的“唯”表一种应答,“惟”表示思考。
像“唯唯诺诺”就不能用“惟”。而且作为副词时“惟”没有表示“应答”的意思。
而“惟妙惟肖”就不能用“唯” ,“唯”并不能完全取代“惟”,只是,在现代汉语中,用到只能使用“惟”的情况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