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婺源绕了一个圈儿~~
低迷的状态从去年11月一直持续到最近,套用我大BOSS的话来说,年前到年后我真没有一件顺心的事情,给假也就成了理所当然。最初在婺源和腾冲间犹豫不定,过年期间丽江因为治安事件不幸几次上了微博热门,不想破坏六年前云南留在我心里的样子,婺源行顺其自然板上订钉。临行前两天做好攻略,大致是以婺源县城为原点,一周时间逆时针画一个圈儿,重点不是看油菜花,而是从晓起到清华沿明清徽商古道的三天徒步,最后一次一个人的背包行,说实话,没有太多的兴奋点。

Day1:婺源县城—李坑—汪口—江湾
前一天鄱阳骑行淋雨,此行开场并不顺利。一大早乘客稀少,大巴司机没舍得上高速,经景德镇,到婺源县城已经接近中午。婺源公交都是小巴,通向各景点都有,票价并不便宜,但如果是一个人,貌似这也是最经济便捷的一种工具了。
1.李坑
李坑是离县城最近的一个景点,下车还需要步行1公里才能到核心景区,商业化太重,这里大概只有两样东西,人和钱。把我的大姓收回,就一个字:坑。去李坑路上路过月亮湾,星江河上一座小岛夹在两岸之间,形状如一弯月亮,由此得名,或许季节原因,景色也着实一般。



2.汪口
继续向北10公里至汪口,星江河穿村而过,河岸一边是村庄,另一边是大山。我是看见山路就想钻的选手,过桥沿石阶而上,走一段后发现此路并不通往山顶,而是于山腰间与河岸平行,十几分钟后到达村另外一头。与李坑相比,汪口是另一个极端,可能下起细雨的缘故,路人极少,不喜欢雨天,但喜欢这种萧瑟甚至阴郁的感觉。景区外的大路上有个观景台,能观赏汪口全景,自驾和包车的朋友可以驻足拍照。



3.江湾
到江湾雨已渐大,为了节省时间决定冒雨在这个充满政治性色彩的景点逛一圈,半个小时后我确定这是我此生去过的最失望的一个5A景区。在江湾镇找了一家旅店,老板说套票景点只有江岭和大峡谷还可以,一些不收门票的自然村落反而更有意思,所以来婺源最好找个本地司机包车玩。听他这一说,对于其它套票景点似乎也不抱希望了,只期待三天的徒步行。



Day2:篁岭—江岭—晓起
4.篁岭
篁岭是联票之外的景点,江湾以北十公里,晒秋闻名,145的票价快追上联票景点的价格(网上预订180)。篁岭由两大部分组成,大片层叠的油菜花梯田和错落于山间的人文村落,两条人工栈道串联于山间,比较遗憾的是雾气太重,景观呈现得并不清晰,但足以值回票价。







5.江岭
中午回江湾转大巴到江岭,景区调度车至山顶,沿花海徒步自上而下。人文景观一般,油菜花跟篁岭比也稍逊,但与篁岭只能远观花海不同,此地能近处欣赏,如果篁岭走的是高大上路线,这里明显更亲民。下午天气逐渐转晴,梯田也更清澈、真实。一日内走完婺源两大油菜花“基地”,略感审美疲劳。





6.下晓起
傍晚到晓起,面朝河,背靠山,分为上下两村,相隔大概1公里。留宿下晓起,我封之为mini村,路窄巷深,屋团紧簇,压抑感扑面而来。这两天走过的5个联票景点,感觉景区存在明显的管理漏洞,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村民们在垃圾浮游的河里洗衣服,不是习惯,更多是无奈吧。



Day3:上晓起—井坞—庆源—官坑(徒步)
7.上晓起
清早沿河而上,河边几颗古樟树是上晓起独特标志。这里更为原生态,也更安静,微光晨雾,开始我第一天的徒步行。




8.下坦
出晓起景区,沿河上游步行2.5公里至下坦村,吃了个早饭,大姐说路边的油菜花是自家种的,全家收入一部分要靠油菜籽榨油,但常有游客采花而破坏田地,心疼也无奈。看她说话的神情我都心疼了。油菜是经济作物,到景区大家观赏拍照就好,很多农民编头戴的花圈拿来卖,估计践踏的都是仇人家的油菜地吧,大家也别去买,因为花会掉色。


9.井坞
下坦正对面是井坞村,进入村子的左侧有步道,直通山间,潺潺水声中,三天古道徒步正式开始。



10.珊厚
一路上坡,大约4公里后,一片油菜花梯田映入眼帘,依攻略讲,前方应该是珊厚村。




11.庆源
珊厚基本属于步道最高点,之后一路下山,途径一瀑布,2、3公里后到庆源村后门,意外逃票。又是一座依河而建的村落,由于坐落于山间,村前村后都有大片油菜花田,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12.段莘水库
走出庆源,沿古道绕过盘山公路,下至公路,段莘水库边。此地至官坑就只有大马路了,所以可选择搭车前往。看时间尚早,水库周边风景也不错,接下来的10公里,选择继续徒步。





13.段莘中学
围着油菜花跑步同学们,想起十几年前我们的土操场。

14.金坑
这个村子应该都是湖景房。



15.王村
走出水库,这一段风景有些荒芜,但别有一番风味。





16.官坑
此行最大的一个古村,分为上下两个村落,上村有1200年古道通往黄山,下村有600年古道通向脚岭、庐坑,也是婺源最为成熟的徒步线路之一。地处较偏,所以专门来这里游玩的人并不多,大多是徒步游客,工作日原因,居然没在这里见到一个游客。很热闹很市井的一个地方,没有那些高逼格的名人官邸,只有简单破旧的平民老屋,李坑那些景点包装的更像一个商品,而这里就是生活,玩耍的孩童、日晒的老人、聊天的妇女和做工的壮年,感觉自己像不速之客,与这里的宁静和安逸格格不入。








Day4:官坑—岭脚—虹关—理坑(徒步)
17、岭脚
官坑留宿一晚,继续负重前行。可能前一天暴走过度,岭脚这一段山路没爬多久开始气喘,不久迎面遇上一个年轻小伙子,大早从虹关返方向朝官坑而来,也是这三天遇上的唯一一个徒步者。古道上有各种户外俱乐部的标记,足见这一路线的热门程度。艰难翻过大山,很快望见山底岭脚至虹关一代村落的全景。岭脚有一种难以描述的陈旧感,暮气沉沉,村口有一棵710年的古樟树,多次遭雷劈引发火灾,完全中空靠树皮撑到今日,由衷佩服。









18、虹关
岭脚村向西2公里,到虹关,和岭脚一样破旧,以一颗千年古樟闻名。因为赶时间没在村里逗留多久,此地有一条通往理坑的青石板路,是古代的“徽饶古道”。





19、白石坑
时间已比计划延后一个小时,爬过这么多年山,坟墓基本家常便饭,这两天经过的坟墓真比村庄还多。翻过第一座山后有个小山坳,三叉口处直行,再稍爬一段,翻下山后见到一小村,叫白石坑。这几日感觉婺源的村子多少都有些污染,而犄角下的这个小村,鸟语穿林,水清至致,分外享受。



20、小沱
沿公路下坡,三岔口处走错方向(应向右拐),幸好遇到一小沱村民摩的掉头载了我一公里,到小沱,开始征服理坑路上的第二座大山。

21、东坑
此山明显比刚才那座海拔低,到山顶,月亮已出东方,以徒步时间来算,确定山下便是理坑村,加快脚步,穿过一片高过人头的芦苇地,几日来看多了油菜花,此景也颇感壮观。村民都已经端上饭碗,问了两人才知晓此地是东坑,而理坑还在山后。



22、理坑
退回村后,上山的石板路并不好找,加快速度,十几分钟后到山顶,望着夜幕下近在眼前的大理坑,如释重负,老天爷分外眷顾,再次意外逃票,这趟就叫做逆时针行走的幸运吧。理坑是比较有来头的一个景区,号称“书生之乡”,保留有不少明清官宦的老宅,如“天官上卿第”、“尚书第”、“司马第”等等。据说这里几年来经历了票价的起起伏伏,最后落到了20块,两日没见旅行团,隔天一早跟着导游了解了下理坑古建历史。





Day5:理坑—清华(彩虹桥)—延村(徒步至清华)
23、河东村
走出理坑正门,沿马路直行,到河东村,沱川乡所在地。这里有个写生基地,附近散落着来自全国来此采风的师生。


24、河西村
河西村出沱川乡一公里,不同于理坑和沱川的喧嚣,恬静安逸,也算是一股清流,在与簧村之间有一大片油菜花田。


25、簧村
簧村地处一个三岔口,夹在田地和公路之间,任何一个方向都能进村,毫无安全感,依山傍水的村落看多了,反倒有一种特立独行的霸气。


26、南坑

簧村三岔口过大夫桥,一公里后到南坑,原计划在此翻月岭至月岭脚,作为最后一段古道徒步,胜券在握,然后搭车去清华做个完美结束。但没想到就是在这里,一场稍显挫败又有几分戏谑、苦逼的深山寻路故事开始了。
南坑村边,经河边洗衣大姐告知月岭徒步入口在远处一亭子旁边,经农田上山,山上还有什么我没听太懂,说得有模有样也就没太怀疑。走去发现亭子旁边果然有一条石板路,走山路我一般都要至少问两个村民以确保路线万无一失,但环视四周无人,向前走了一百米也没有看到其他路口,所以确定此路无误。步道并不陡,但感觉越向上道上残树断枝越多,一公里后路已经很难走,山体塌方经严重破坏古道,基本靠钻和跨来翻越断树,一不小心等待我的会是右手边难以探测的深沟。只要有百年青石板路,就肯定能通向村庄,所以坚决不回头。在过一棵大荆棘树时,衣服被挂住,手一捋,一根刺扎到左手食指动脉,一大股血喷涌出来,看着疼,但感觉只是麻木,所以也懒得包扎,刚用力挣脱,裤子又被划出一道口子,几日来完美的形象就这样塌了。但总感觉前方亮光应该就是山口。一公里后,顺利到山顶,但一眼望去全是山,心理打鼓可能是走错路了,索性将错就错吧,下山步道没有被破坏,三岔口处我继续沿步道下山,一路长穿,半个多小时后,几处院落出现在视野里。
27、引浆水
手上的血已干,伤口也早无知觉,有种起死回生的感觉,不管怎样,能见到人烟就是胜利。见一村民正搬木头,我一脸懵逼问这是哪里。他摇头,说是外地来的工人。旁边一座老屋里,一老大爷正在看电视,问我从哪里来,我说山上来,一脸诧异中内心肯定在OS你这个奇葩。他说这个村子叫引浆水,只有4户人家,到清华至少走五公里山路加五公里公路,尤其下山路不好找,建议我最好走土路返回沱川乡乘大巴前往。果然翻山翻偏了,但三天行程不想功亏一篑,决心继续坚持徒下去。老人家放下碗筷立刻带我找路,走了有个四五百米,沿一土坡上去,他指向前方一道深沟,说岔路走左手一边,一路下山即可。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饭要凉了,老爷子。


如果上午的自信完全来自于石板路,面对脚下的土路,真没底。果然不久后便是个三岔口,老大爷所说的左手边望去是个断路,中间一条较深,蜿蜒上山,右侧一条亦通往山顶。再次懵逼,按老爷子的指示估计就钻山里了,我可不是穿山甲。右侧方向感觉是OK的,打算先走右边探探路,拐了一个大坡,几处断木拦路,放弃,退回三岔口试走中间大路。已经正午,完全没欲望休息和进食,唯一想的就是赶紧从这片深山老林里走出去。几个大弯到山顶,又遇见一伐木工,他说这条路不是去清华方向,应该走三岔口右边的道路,断木都是他们砍伐的,根本不会拦路。气喘吁吁爬上顶被赶回原点的感觉让人崩溃。再次回到三岔口,走上右侧山路,跨过断木,到山顶,立刻傻眼——又是一三岔口。因为中间像是下山路,所以决定先试,两三个湾后路断了。回到山顶,走右侧路,没走多久,再次路断。人常说天无绝人之路,但今天一绝再绝,看到远处层层山峦,爬山徒步这么多年第一次有种无助感。左侧的路我放弃了,安全起见,再回村里找老头子,继续乱走估计回头路都要丢了。一个多小时后再次见到我,老大爷一脸无奈,正好一工头说要上山搬木头,顺道给我指路。他是德安人,李安老乡。到第一个三岔口,走右侧道路没错,再爬到山顶第二个三岔口,他手指向左侧,也就是我唯一没走的那条,我笑自己的判断力是有多差,恍然明白之前老大爷所说的左侧路指的是这一条。工头大哥返回山下,这一天的第二个背影,陌生人给的温暖,万分感谢。


顺土路下山,按工头大哥所讲,沿着摩托车印走准不错,三四公里后再次遇到两个岔路,之后是两个塌方的断路,心累了,一切只凭感觉,已经不能回头了,一是没体力爬坡,二是估计回去也找不到那个四面环山的小村。真不敢保证能顺利走出去,脑袋里过掉很多事情,很多人,好像所有的事物都要戛然而止。手机没信号,某些时刻感觉只是下意识在往前走,但我能控制的只能是所走的是一条下山路。一个半小时后,路边出现一些垃圾,人间征兆,十几分钟后,一片油菜花跳入视野——有油菜花的地方便是人家,瞬间石头落地。长叹一声,幸好我没上腾讯头条,还好能见到明天的太阳。很快,一个村庄出现在我眼前。
28、里程

还是懵逼的状态,不管是什么地方,至少是安全的。一大妈告诉我这里是里程村,距清华还有六公里,兴奋之余踩进了刚铺好水泥的大路上,左脚被泥浆埋没,经历了几小时的迷途,这都觉得是一种庆祝了。
29、清华
走过中程、许家、王家等村,过桥上了公路,车流涌动的感觉真比山里的鸦雀无声好太多。灭掉内心搭车的欲望,决心公路步行去清华,累,但只想完整地去完成这个仪式。最后一段公路风景还不错,到清华接近4点,一天走了8个多小时,几乎没有休息,精神比身体疲惫,但谁让自己是个疯癫的顽固者。清华镇很热闹,千年古镇,因为赶时间,我直奔彩虹桥。












30、彩虹桥
联票景点之一,这个季节并没有什么特色,夏日来漂流还不错。转一圈儿后,赶公小巴去此行最后一个地方,思溪延村,因为已经是联票的截止日期。



Day6—Day7:思溪—延村—婺源县城
32、思溪
思溪这个名字很喜欢,可惜雨天把我的兴致灭掉不少,正值周末,跟着一些旅行团顺时针参观一圈儿,深宅老院看多了也没新鲜感,八十年代《聊斋》在此地取过景。






31、延村
看天气预报接连雨天,决定放弃三清山,在延村多呆一天。思溪村和延村相隔不到1公里,延村不大,住了两晚,在村里逛了至少4圈,雨天游人并不多,这里比较有意思的一些老板收购旧式木屋民宅,改造成会所式的民宿,一晚价格在1000至3000不等,据说旺季会更高。河对岸的山上能俯瞰延村全景,雨天道路全是水坑,没走几步后果断放弃。









End
婺源是一个失望和惊喜并存的地方,失望来自于几个名不副实的热门景区,惊喜来自于徒步几日一些平凡又简单的场景,也感动于几天来从鄱阳到婺源一路热心善良的上饶人民。去过很多地方,全国34个省市区跑过30个,从来没有公开发表过任何游记或攻略,个人认为所有外在的风景和内心的感受都是无法通过照片和文字表达的。今天写下这篇日记,纯粹为了纪念,大学毕业近八年,被我定义为人生最后一次一个人的背包行,算是个结束吧。依然相信最好的风景还在路上,暂时收心,去完成该完成事情,期待下一次不一样的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