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AFMA北美青年电影节回顾|坚持做好片,终究会被看到——《再见女儿》导演专访
![]() |
2016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于6月17日晚荣誉揭晓。获得最佳导演奖的正是此前在“2016AFMA北美青年电影节“上初露锋芒的影片《再见女儿》的导演陈宇诘!他也是凭借该片拿下此次最佳导演奖的殊荣。在此恭喜斩获亚洲新人奖最佳导演的陈宇诘以及入围最佳女主角的林子君。
![]() |
01 剧情梗概
影片《再见女儿》中,阿盛(李天柱 饰)是一个在北京生活已久的台商。他有两个老婆,一个离婚已久的台湾前任(谢琼煖 饰),一个感情不错的北京现任(王琄 饰)隔着两岸,不相往来。阿盛也有两个女儿,一个叫嘉欣(林子君 饰),一个叫恋恋(陈怡溱 饰),妹妹因为崇拜姐姐,从北京来台湾念大学,两人同住在一个屋簷下。
妹妹刘恋在游泳队的潜水活动中意外身亡,警方判定她是因过量安眠药引发窒息死亡,认为同住的姊姊嘉欣身为潜水老手,与其一同下水,有故意杀人的嫌疑。
02 导演背景
《再见女儿》的主创团队也是两岸联手的阵容。陈宇诘(Jacob) 是台北艺术大学电影创作学系的学生,他的女朋友管萌 (Moe) 是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广播电视学系的学生。Jacob是台湾人,Moe是北京人,也就是电影中提到的“陆生”。这部电影创作灵感来源于Moe自己的家庭经历。Moe在采访中坦言自己也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在创作初期的想法是从Moe爸爸的角度来讲述对两个女儿的复杂情愫。然而随着剧本的发展,Jacob和Moe发觉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单一角度的故事,他们发现姐姐的心理更加有趣。于是他们以爸爸和姐姐的心理变化为故事的两条主线,把人物关系放置到极端的事件之下,展现出人物的欲望和戏剧行为,并在探寻姐姐不可告人境地的过程中,讲述这个家庭中各个成员复杂而又细腻的交互以及心理变化……
![]() |
左:陈宇诘 右:管萌
03 初期准备
也许就是因为有着真切的感悟和体会,故事的创作过程并不冗长。从14年年底开始构思故事情节,《再见女儿》的剧本几乎是一气呵成的:30分钟短片剧本于2015年1月完成,长片剧本于同年3月完成初稿。
-如何筹措拍摄资金的?
导演:主要是靠台湾文化部-公共电视台的拨款。台湾的公共电视台每年补助年轻创作者去拍摄一些没有商业性的,能够反映人生、社会的题材。
-是如何组建摄制团队的?
导演:我们的剧组可以称得上是杂牌军,平均年龄小于30岁。虽然我们的团队很年轻。但都已具备了各自领域的丰富经验。我们第一步先是尝试寻找行业内靠谱的制片或者制作人。最后选定了《醉生梦死》的制片。我们的DP是一位游击战类型的年轻摄影师,他善于在现场和演员排戏、走位的过程中,寻找最佳拍摄手法。在随后的拍摄过程中,我们创造了一个“内阁制”,也就是拒绝专制,听取各方意见,随时改变策略。比如剧中涉及中年人内心戏的部分,就参考了很多来自柱哥还有两位妈妈的意见进行了再创作。多亏了他们的意见才让空调房里纸上创作出来的人物鲜活了起来。
![]() |
-是如何选定演员的?(作为一部学生电影,是如何邀请到李天柱老师这样的知名演员的?)
导演:我们找人的标准就是看气场合不合,以及和故事是否有共鸣。剧组的凝聚力特别重要。因为就算是知名演员,如果气场不合,还是会在拍摄过程中感到特别痛苦。看金钟奖的时候,我们看到李天柱大哥坐在台下,觉得他很合适饰演剧中的爸爸。于是我们就Google、找微博,联络到了他在内地的经纪人,然后再转到了在台湾的经纪人 。由于非常喜欢这个本子,李天柱老师在看到剧本两天之后就同意参演了。 关于女主角的饰演者林子君,她是台湾新生代演员,也是第一次出演主角,所以对她和对我们也都是一个挑战。还有一位值得一提的是饰演游泳队长伯谚的黄尚禾,他是哥伦比亚大学表演系毕业的,在拍摄过程中也担任了我们的表演指导训练老师。
![]() |
04 有趣的故事
-作为一部有诚意的中长篇电影,在摄制的过程中有哪些有意思的经历?
导演:故事原本的结局是爸爸直接把证据给毁灭掉。但跟在跟柱哥讨论后决定用大爱来化解矛盾。最后是在大爱和黑暗面之中做了折中。另一件有意思的是是因为大陆妈妈的饰演者王琄是台湾人,为了演出北京妈妈的口音和感觉,她看了很多大陆的婆媳剧来为角色做准备。
![]() |
05 之后的打算
-对这部电影的后续还有什么进一步的宣发打算吗?
导演:后续的发展计划主要就是继续投电影节以及寻找发行机会,院线和网络都会考虑。相信只要片子好,终究会被看到。有一位大陆的电影人看了这部片之后就有兴趣将他拍成真正规格的院线电影。
-如果可以,还会对这部电影做哪些内容上的调整和修改吗?
导演:目前的故事缺少了一些戏剧化的表现。因为篇幅的限制,妹妹的戏份太少。如果可以,我们还将加强姐妹之间戏剧冲突的特写和表现。 另外,如果可以克服场地的限制,我们还希望可以拍摄一些爸爸在北京的生活以及嘉欣生活的其他面相。
-可否透露一下如今正在进行中或者计划中的下一部作品?
导演:我们的计划是回北京继续发展。台湾人少市场小,被压缩在一个比较小的空间里。资金紧缺,薪水低,电影变成了手工业。这样的优势是,在台湾,电影人会更专注地对待作品,产出有诚意的文艺片。所以相对来说,台湾的电影水准比较平均。而大陆的影片水平会相对比较极端,有特别优秀的作品,也有因为市场机制造成的速食片。两岸需要多多交流。我们确实有在准备新的剧本。这个时代的华人在迁徙过程中遇见了许多有趣的现象。我们想以《再见女儿》为起点,继续做跟两岸有关的故事。这次是在台北,下一个故事可能就在北京,甚至未来做成两岸三部曲。
![]() |
06 影片情怀
Moe和Jacob希望《再见女儿》这部影片可以作为华人迁徙的真实记录:就像电影中阿盛这一角色,在台湾发展繁荣了又回去大陆做生意,在大陆和台湾都有生活的和交流的经历同时在感情上还各有一些羁绊。犹如平静的海面下的暗流汹涌,背后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和经历。他们想要通过电影作品以小见大,希望促进两岸互相理解包容,摒除偏见。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