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第一次徒步
年后倒春寒,一直都颓废着,偶尔阳光灿烂时也只想懒懒地坐着晒太阳,秋膘冬膘都没能长上的肉肉都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春天补齐了。百无聊赖的时光就那么静静地消逝,好在姐姐看不下去,好心拉我一起参加了一群徒步爱好者们的约会。我也就无事可做,想给自己一个新尝试,周六早早睡觉,周日早早起床,早饭都来不及,抓一枚洗漱间煮好的蛋,兴冲冲的奔向集合的汽车站。

准时无误,于我而言真真不容易,姐姐口中不靠谱的我,这回儿靠谱的出现在了她面前,可也并非一切随她意,😄,还有早已集在一处的三三俩俩本次活动参加者……目光齐齐看向我羽绒服齐膝裙加圆头方跟笨皮靴的打扮,包也没有,两手揣兜,其他一众人都是登山杖,登山鞋,登山包,冲锋衣,顿时感觉自己好像一群人中的卧底,略尴尬,脸面却倔强地挂着无所谓的轻松姿态,心里却默默打起退堂鼓。。。领头队长再三问我,这么爬山能否坚持下来,山路泥泞,恐怕不行,无奈我内心笃定,既已出门就绝不无所收获,他们也就不再说甚。

不知道具体路线,也让人产生无知无畏的勇气,不知道全程无公路无大道无石阶,翻山越岭地一个山头接几户农舍,一片鱼塘连几处桃李,虽跋涉辛苦却也乐得几分美意。


出城线路因故耽搁太久,整个行程拖后,午饭定的某处山顶的一座寺庙斋饭,遥遥无期……累到无力,不知饿滋味,心头却对斋饭心心念念,没吃过正经斋饭,一定要吃到斋饭,可惜时间不等人,眼见着午时已过,我还知道到身处哪间山坳,正颓然时领队股劲儿道,已经跟寺庙联系过,斋饭给我们物预留到下午两时,顿时心里小火苗扑朔中再腾起,还是有机会吃到斋饭的,😄。

路上累也不乏相互交流调侃,问起终点是哪里,姐姐说路线上写明了的我们要去的是赶山寺,惊讶我怎么没有看她发给我的链接,我呵呵……大巴车上就结识的一个山西开朗妹子说是感仙寺,不是驱赶的赶,是感动的感,还解释说名字源于该寺建于山顶,高而易接天庭,感动神仙,我心生佩服,出来徒步也不是单单靠体力的,还需要文化内涵呀

午饭后小休片刻,等人聚齐开了一个中奖小活动,我竟然铁树开花般地中了一次奖,虽说奖品只是一块小小魔术头巾,却也一路欣喜下来,上山容易下山难的煎熬中美美想起也能愉悦万分。寺庙正经照了几张,也认认真真的了解了这座隐于深山幽谷之中的庙宇。感仙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历经千余年至今,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双福镇(我们便是包车至此,而后徒步循山而上的)和璧山区健龙乡之间的缙云山山顶(心心念念的缙云山原来已经在脚下而不自知,哈哈),名字也真的是源于离天比较近,到此拜佛必比较容易感动菩萨。默默敬佩山西妹子。




上山易下山难,真真深刻体会了一把。脚上的方跟笨头皮靴,上山时抓地牢固不打滑,平日里穿习惯了也不觉沉重,到了下山时方觉的,那前脚掌如此遭虐。下山多泥坡和滚石路,颇多陡滑段,打滑倒不至于,但是那后脚跟多出的几厘米高度让原本就吃力的前脚掌在下坡时更加受力,几趟小坡段走下来,脚掌已经木了,再过陡坡若可能时索性尽量小跑着,不是说不疼只为了疼的短些😢,结果连累了膝盖,登山鞋的功效或许就应在此刻给予关怀。



虽说脚疼,也不能忽略沿途的风景,鸡鸭鹅,满山油菜花桃花不知名花,蓝天白云碧水青竹,垂钓灌溉,一派自然怡得,还有活泼的棕色山羊,小羊羔嗲嗲的咩咩声真是让人心生怜爱。









同行者多我一般年纪的年轻人,这就突兀的显现出一位长者,衣着朴素却肩背专业数码相机,沉甸甸的包裹并没有拖慢老者步伐,一直走在队伍前列,拍照徒步两不耽搁,不禁让人敬佩,特意为老爷子拍下一张,竹林小路上的回眸。

路线大致是双福镇一处山脚下出发,大概晌午时刻到达山顶感仙寺,饭后另路下山,至九龙坡白市驿镇内,然后包车回城。所以下山途径了三区交界处,江津,璧山,九龙坡,地理盲的我兴奋了许久,与地标合影不可错过。遥想交通不发达的古时,人们跋山涉水路过界石时,希望渐进的激动心情。哦,那时此处有没有设立驿站或茶馆让行人休憩?



狭道两侧多是竹林,竹子算不上粗壮但很茂盛,还偶有几根干干净净的竹竿横卧路边,我跟姐姐愉快的决定抱一根下山,一路再累也不愿丢弃,盘算着下山到家后把它用来做竹筒饭,多出的到饬做盆栽……或许竹子为命运伤感,在回家的公交车上丢了😭

© 本文版权归 Call~me~sister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