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资】如何用财资管理打破企业盈利僵局?
最近看到这篇文章对财资管理的作用讲得十分清楚,容易让人明白。看完之后增强了我学财资管理的信心。
这里选取部分观点,与大家分享。观点来自:胡淳一先生(曾为多家企业资金管理系统建设提供服务)
1. 什么是财资管理?
用通俗的话就是“钱生钱”。——安全的使用资金、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和周转率,提高资金收益、控制营运风险
————————————————————
“财资管理”的概念近两年开始进入国人的视野,但“财资管理(Treasury Management)”在国外已运用娴熟,在外资企业往往会有对应的财资管理部门,只是名称各异,国内大型企业也有对应的职能岗位,随越来越多外企财总以及投行精英加入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大型企业财务管理的行列,所谓“财资管理”其职能早已不罕见,只是相对比较松散或各司其职缺少一种整体的大局观,常见有“融资”、“现金管理”、“资产管理”、“企业理财”、“风险管理”等名字。
2. 财资管理=财务管理?哪个对企业更有价值?
真正能发挥利润中心作用的是财资管理,在国外财资从业人员是会计的两倍,高级从业者收入年薪可达千万。
————————————
目前中国是从计划经济演变而来的单一财务会计体系,而在西方发达国家是同时拥有两个体系的,即财资管理体系和财务会计体系,这两个体系的职能分工不同,前者是以资金管理为主,后者则是在会计、成本、税务、审计等领域。 “中国的财务会计体系实际上相当于后者,但真正能发挥利润中心作用的是财资管理,在国外财资从业人员是会计的两倍,高级从业者收入年薪可达千万”,胡淳一说。
为什么?
市场运作瞬息万变,企业随时要做各种各样的调整,资金的时间价值日益凸显,这时候现金流的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
对于资金管理,国内不少企业的现实状况——融资唯一来源就是贷款,闲置资金的主要处理就是存款或继续扩大企业规模,分子公司资金往来很多:有的缺钱,有的守着自己的“小金库”缺乏更好的管理与应用……
而传统财务人员只要把账目做清楚就能够交差了,再进一步就是降低经营成本、控制业务风险等,更多地还是停留在怎么把业务体系理顺,对现金流本身考虑得很少。但是市场运作瞬息万变,企业随时要做各种各样的调整,资金的时间价值日益凸显,这时候现金流的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3. 说说财资管理的价值
如果一个企业只能靠纯业务体系去赚钱,那么盈利的空间就有限,而且一旦市场环境不利,利润率降低,企业生存状况就会变糟,这显然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案例收好~
好的资金流管理,不仅使得资金运作收益成为企业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能颠覆传统的商业判断。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在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都屡见不鲜。
举个例子,飞利浦是家喻户晓的家电品牌,但又多少人知道其纯业务体系只有3.5-3.8%的利润率,而资金业务的利润率是35-40%,这一其块是它最重要的生财之源。
再比如国内的中联重科,2013年总融资规模是200亿,但是资金成本却是负数,这是因为它从银行贷款的成本小于用这些钱去赚取的利润。
还有这两年比较热门的小米手机,销售价格是1999,但所有成本加起来是2300,如果按照传统商业思维这就是亏本的买卖,不能做的。但是截止到6月底,2014年小米手机已经销售了2600万台,都是即时付款的,这些钱流入到企业,每个月是上百亿的规模,而它跟供应商的账期是6个月,这样利用这段时间就可以用资金去赚取利润,这才是小米真正的盈利所在。
再比如阿里巴巴的资金规模很大,法人单位几十个,账户上千个,财资管理非常重要,同时也有不小的难度。为此他们专门成立了两个部门——投资部和低风险流动性理财部,投资部就是把长时期确定不用的钱去做长期投资组合,低风险流动性理财部则是把每天营运中的资金分拆出不同周期,然后进行一些短期的理财,保持资金的流动性。通过配备专门的资源,用专业的人员、科学的方法,阿里巴巴利用财资管理取得了巨大的收益。
这样的企业就是经营现金流的公司,而更多的企业还是在经营毛利和纯利润。 我们知道,毛利是合同总收入减去总支出的差额,无论大小,这个钱实际上很早就投进去了,很晚才能收回来,尤其是某些业务周期长的企业,这部分占用资金所产生收益的效率其实并不高。“毛利并不是可支配资金,把毛利作为考核指标只能是年终绩效的一种考核,企业日常真正要经营的是现金流”,胡淳一说。所以,作为企业必须要思考怎样提高资金效率、提升收益,并以此来解决一些企业经营的问题,建立供应链体系,可融资资产体系…… ,将财资管理融入企业的商业模式中去。
4. 如何实现?
关于这部分,我看了那篇文章后的理解是:先摸清每个环节,找出症结。
————————————
不同企业资金流动性特点不同,那么怎么找到这个特点从而去把握呢?他提到一个画资金流动性路径图的办法。简单来讲,不同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水平是不同的,对于“钱怎么进来”,“怎么出去”,“进来的渠道有哪些”,“内部流动是怎样的” 等,这些情况能够摸得清清楚楚之后,再去看哪个节点是可以优化的。
比如有一家纺织机械企业,年收入38个亿,贷款要30多个亿,这个融资比例是非常高的,原因是什么呢?企业毛利很高,但是收款周期很长,要按照签合同、交付安装、试运行等多个环节逐步收款,时间拖得很长。所以在他的建议下对方和银行做一个买方信贷,企业提供担保让客户购买自己的产品,然后由银行一次性把钱付给企业。这样企业是有一定风险的,所以可以同时成立一个融资租赁公司,如果客户最终不能支付就把设备收回再租给别人,这样就可以把风险规避掉。一年后这家企业一分钱贷款都没有,还有三十亿存款。
企业融资还要考虑所处的发展阶段。企业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生存期,第二是管理优化,向管理要绩效,用流程对接服务,第三个阶段是玩资金,向资金要效益。 “对于第一和第二阶段的企业,可以先从控制资金的付款节奏来尝试,是不是可以集中支付,然后考虑用资金来做一些事情”,胡淳一说。
最后,令我窃喜的是,中国的财资管理还不成熟,而从国外的发展来看,财资管理专业化是趋势。那么我先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与实践,拿个“国际财资管理师”证书,再锻炼个几年,是不是就能成为稀缺人才啦?哈哈哈,加油!
这里选取部分观点,与大家分享。观点来自:胡淳一先生(曾为多家企业资金管理系统建设提供服务)
1. 什么是财资管理?
用通俗的话就是“钱生钱”。——安全的使用资金、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和周转率,提高资金收益、控制营运风险
————————————————————
“财资管理”的概念近两年开始进入国人的视野,但“财资管理(Treasury Management)”在国外已运用娴熟,在外资企业往往会有对应的财资管理部门,只是名称各异,国内大型企业也有对应的职能岗位,随越来越多外企财总以及投行精英加入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大型企业财务管理的行列,所谓“财资管理”其职能早已不罕见,只是相对比较松散或各司其职缺少一种整体的大局观,常见有“融资”、“现金管理”、“资产管理”、“企业理财”、“风险管理”等名字。
2. 财资管理=财务管理?哪个对企业更有价值?
真正能发挥利润中心作用的是财资管理,在国外财资从业人员是会计的两倍,高级从业者收入年薪可达千万。
————————————
目前中国是从计划经济演变而来的单一财务会计体系,而在西方发达国家是同时拥有两个体系的,即财资管理体系和财务会计体系,这两个体系的职能分工不同,前者是以资金管理为主,后者则是在会计、成本、税务、审计等领域。 “中国的财务会计体系实际上相当于后者,但真正能发挥利润中心作用的是财资管理,在国外财资从业人员是会计的两倍,高级从业者收入年薪可达千万”,胡淳一说。
为什么?
市场运作瞬息万变,企业随时要做各种各样的调整,资金的时间价值日益凸显,这时候现金流的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
对于资金管理,国内不少企业的现实状况——融资唯一来源就是贷款,闲置资金的主要处理就是存款或继续扩大企业规模,分子公司资金往来很多:有的缺钱,有的守着自己的“小金库”缺乏更好的管理与应用……
而传统财务人员只要把账目做清楚就能够交差了,再进一步就是降低经营成本、控制业务风险等,更多地还是停留在怎么把业务体系理顺,对现金流本身考虑得很少。但是市场运作瞬息万变,企业随时要做各种各样的调整,资金的时间价值日益凸显,这时候现金流的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3. 说说财资管理的价值
如果一个企业只能靠纯业务体系去赚钱,那么盈利的空间就有限,而且一旦市场环境不利,利润率降低,企业生存状况就会变糟,这显然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案例收好~
好的资金流管理,不仅使得资金运作收益成为企业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能颠覆传统的商业判断。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在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都屡见不鲜。
举个例子,飞利浦是家喻户晓的家电品牌,但又多少人知道其纯业务体系只有3.5-3.8%的利润率,而资金业务的利润率是35-40%,这一其块是它最重要的生财之源。
再比如国内的中联重科,2013年总融资规模是200亿,但是资金成本却是负数,这是因为它从银行贷款的成本小于用这些钱去赚取的利润。
还有这两年比较热门的小米手机,销售价格是1999,但所有成本加起来是2300,如果按照传统商业思维这就是亏本的买卖,不能做的。但是截止到6月底,2014年小米手机已经销售了2600万台,都是即时付款的,这些钱流入到企业,每个月是上百亿的规模,而它跟供应商的账期是6个月,这样利用这段时间就可以用资金去赚取利润,这才是小米真正的盈利所在。
再比如阿里巴巴的资金规模很大,法人单位几十个,账户上千个,财资管理非常重要,同时也有不小的难度。为此他们专门成立了两个部门——投资部和低风险流动性理财部,投资部就是把长时期确定不用的钱去做长期投资组合,低风险流动性理财部则是把每天营运中的资金分拆出不同周期,然后进行一些短期的理财,保持资金的流动性。通过配备专门的资源,用专业的人员、科学的方法,阿里巴巴利用财资管理取得了巨大的收益。
这样的企业就是经营现金流的公司,而更多的企业还是在经营毛利和纯利润。 我们知道,毛利是合同总收入减去总支出的差额,无论大小,这个钱实际上很早就投进去了,很晚才能收回来,尤其是某些业务周期长的企业,这部分占用资金所产生收益的效率其实并不高。“毛利并不是可支配资金,把毛利作为考核指标只能是年终绩效的一种考核,企业日常真正要经营的是现金流”,胡淳一说。所以,作为企业必须要思考怎样提高资金效率、提升收益,并以此来解决一些企业经营的问题,建立供应链体系,可融资资产体系…… ,将财资管理融入企业的商业模式中去。
4. 如何实现?
关于这部分,我看了那篇文章后的理解是:先摸清每个环节,找出症结。
————————————
不同企业资金流动性特点不同,那么怎么找到这个特点从而去把握呢?他提到一个画资金流动性路径图的办法。简单来讲,不同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水平是不同的,对于“钱怎么进来”,“怎么出去”,“进来的渠道有哪些”,“内部流动是怎样的” 等,这些情况能够摸得清清楚楚之后,再去看哪个节点是可以优化的。
比如有一家纺织机械企业,年收入38个亿,贷款要30多个亿,这个融资比例是非常高的,原因是什么呢?企业毛利很高,但是收款周期很长,要按照签合同、交付安装、试运行等多个环节逐步收款,时间拖得很长。所以在他的建议下对方和银行做一个买方信贷,企业提供担保让客户购买自己的产品,然后由银行一次性把钱付给企业。这样企业是有一定风险的,所以可以同时成立一个融资租赁公司,如果客户最终不能支付就把设备收回再租给别人,这样就可以把风险规避掉。一年后这家企业一分钱贷款都没有,还有三十亿存款。
企业融资还要考虑所处的发展阶段。企业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生存期,第二是管理优化,向管理要绩效,用流程对接服务,第三个阶段是玩资金,向资金要效益。 “对于第一和第二阶段的企业,可以先从控制资金的付款节奏来尝试,是不是可以集中支付,然后考虑用资金来做一些事情”,胡淳一说。
最后,令我窃喜的是,中国的财资管理还不成熟,而从国外的发展来看,财资管理专业化是趋势。那么我先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与实践,拿个“国际财资管理师”证书,再锻炼个几年,是不是就能成为稀缺人才啦?哈哈哈,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