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阳读解《石头记》八十四之王熙凤的用人原则
![]() |
这一回起,我们来探讨王熙凤的用人原则。
很多红学爱好者和红学研究者都认为,王熙凤这个人好坏与否且不提,但是王熙凤非常会用人。
在《石头记》开始讲到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时候,王熙凤自己,就开始说出了自己的一些用人的原则。
比如说: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专人专属,责任到人,丝毫不乱。
而且王熙凤的时间观点非常强:
素日跟我的人,随身自有钟表,不论大小事,我是皆有一定的时辰。
还有一点,就是王熙凤的不徇私情。
来升家的每日揽总查看,或有偷懒的,赌钱吃酒的,打架拌嘴的,立刻来回我,你有徇情,经我查出,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
这一回,我们来先从整体上看一下王熙凤用人的特点。
王熙凤喜欢用什么样的人,喜欢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衡量人,管理人
王熙凤喜欢用什么样的人呢?
第一,熟人。
所谓熟人,就是和王熙凤本人,王氏家族关系很近的人,
最典型的的就是她自己的陪房丫头平儿,以及自己的姑母王夫人的配方周瑞家的以及周瑞。
第二,自己人。
自己人和熟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熟人不等于自己人,当然自己人也不尽然是熟人。
仔细读《石头记》就会发现,王熙凤在协理宁国府前后,在和秦可卿的交往过程中,实际上,就把秦可卿一路的一些人马,招至自己的麾下,成为了自己人。
我们前面说过,王熙凤身边的两大得力干将:林之孝夫妇,就是和秦可卿有关的人。
包括她们的女儿小红,后来也成了王熙凤的“自己人”。
第三,王熙凤用人是不拘一格的,或者说,她相对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能力,而不是口碑。
最典型的的一个人物就是小红。
小红我们知道,在大观园尤其在怡红院口碑不好,而且这个人看起来也确实是有一些缺点的:
比如说比较钻营,比较圆的人滑,甚至在男女关系上可能有点招人烦。
但是王熙凤看人是非常准的,口碑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力还有发展潜力。
第四,王熙凤对一个人的品性的把握其实是相当准的。
我们一般读者可能会觉得王熙凤对人的品性并不看重,毕竟她自己的品性就放在那里。
而且她身边的人,怎么看都算是她的帮凶或者是办事员,什么马配什么鞍嘛,那她身边的人也必然好不到哪里去。
其实绝对不然。
王熙凤在对待品性、追求不同的人的时候,采取的方式,以及分配的工作,是完全不同的。
王熙凤绝对是知道谁的品性纯良,谁的品性不单纯的。而且,她虽然做不到把自己的品德改变的多好,但是她会去善待那些对她好的品性纯良的人。
一个最典型的的例子就是刘姥姥,刘姥姥我们知道,和王家八竿子都打不这着,可能二十八杆子才能捞上的亲戚,而且穷到上门来打秋风,说难听点就是啃亲戚,但是王熙凤就非常善待刘姥姥,而且变相的,把自己的女儿巧姐都托给了这个穷亲戚,最后,真的恰恰是这个穷亲戚,帮了王熙凤的忙。
小红当然也是这样子的,我们知道小红在怡红院的时候,似乎对贾宝玉有好感,结果被群起而攻之,小红呢,也不是那么勤快,喜欢唆使人,或者说喜欢搞事情。而且小红和篆儿的关系很好,而篆儿就从前八十回的表现看,就是一个小偷,小红自然也好不到哪儿去。
但是王熙凤就觉得自己挺欣赏小红的,不但重用了小红,而且还帮小红和贾芸促成了姻缘。
虽然前八十回,我们看不到关于小红的故事了,但是根据批书人的文字,我们知道,小红到后来,也和刘姥姥一样,在贾府彻底落难以后,向王熙凤伸出了援手。
那么,德、才、和亲这三者,在王熙凤心目中的地位是什么呢?
我觉得王熙凤毫无疑问最看重的是才。
因为王熙凤就是一个“谁知爱慕此生才”的一个以才能出众的人物。
而且,王熙凤是善于发现和发掘一个人的各种能力的。
有的人口才好,有的人善于总体统筹规划,有的人心细如丝善于做具体的事情等等。
但是只要你在一方面有出众之处,王熙凤就有可能对你委以重任。
关于王熙凤的善于用人,王昆仑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一种比较有意思的观点,他把王熙凤比喻成了“女曹操”。
我们不妨去类比一下曹操的用人,或许可以看出王熙凤用人的一些特点;
曹操用人我们知道,其一是知人善任,唯才所宜。
这一点就不多分析了,王熙凤也是如此。
其二是推诚取信,用人不疑。
王熙凤这个人物,其实一般的时间是比较抓权,比较专权的。但是到了她需要别人做一些大的事情,面对一些重大挑战的时候,王熙凤不但敢于用人,而且也敢于信任。
比较典型的一件事,就是她委任探春去在大观园实行改革,虽然有不少人(上面的人和下面的人)对探春颇有微词,甚至公然挑衅公然闹事,但是王熙凤不为所动。
其三,我们知道曹操是一个唯才是举的人,即使曾经和曹操交恶,和曹操关系不睦的人,曹操也会重视其才干,给予一定的安排。
王熙凤虽然可能没有曹操这么大的胸襟,但是有些明显不是王熙凤阵营的人,王熙凤也能充分利用其心理和动机,让其为自己做一些事情。
这里面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贾蓉。
贾蓉我们知道,是尤氏和邢夫人这个阵营的骨干,但是这个人做事的出发点非常功利,而且没有像尤氏邢夫人那样多的心机,所以王熙凤就充分的发掘贾蓉的这一特征,自己的很多所谓的“恶事”,会让贾蓉为自己去做。
这其实也是一种因才是举吧。
其四,王熙凤和曹操最像的一点就是,他们都坚决的奉行“令行禁止,赏罚分明”的原则。
王熙凤用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她基本能做到帮理不帮亲。
即使是“自己人”,如果没有才能,或者利用自己的一些所谓特权,去做一些违背事理的事情的话,王熙凤会阻止。
一个最典型的的例子,就是大观园厨房事件。
第六十一回里,林之孝家的借柳五儿发难,用秦显家的取代柳家的,从而得到对园子里厨房的统治权。而这个秦显家的则“悄悄的备了一篓炭,五百斤木柴,一担粳米作为酬谢送到了林家”。此外,林之孝家的还在探春持家期间借故把小丫鬟彩儿的娘给撵走了等等。
虽然秦显家的和司棋都姓秦,都算是王熙凤这边的人,都算是秦氏的党羽,但是他们在这件事上做的明显出格,明显是犯了众怒。
王熙凤也就暗示平儿去把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搅黄了林之孝的算盘。
最后,我觉得王熙凤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她看人是非常准的。
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王熙凤可以只根据一个人一时或者某件事情上的表现,去很快的分析出这个人可能具备什么能力,以及可能在什么事情上会胜任。
我们同样拿小红来举例:
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小红偶然为凤姐当了一趟差,凤姐大为赞赏:“这个丫头就好。方才说话虽不多,听那口气就简断。”并且亲自把小红调到自己身边,还要认她做女儿。
要知道,在此之前王熙凤根本不认识小红,甚至连小红叫什么都是不知道的。
而就是这一次知遇,就改变了小红的命运,也让王熙凤身边多了一个好能手。
这种能力,可以说在《石头记》里,王熙凤无人出其右。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