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买房经历
查看话题 >回个房子问题,兼从历史角度聊聊房地产立国的危害性!
本来想写广播,但是每条字数受限,还得排版,太费事,简短写个日记,大家凑活着看吧。
关于我说“自住无所谓盈亏”,有很多人不理解。其实,你把投资理解了,就行了。对于投资来说,一定要有个买入价和一个卖出价,差值大于零就是盈利,差值小于零就是亏损。
你自住根本就没有卖出价,盈亏无从谈起。这是房子跟股票这种投资品完全不同的地方,因为它可以让你在既不出售也不出租的境况下,住一辈子。但股票这种投资品不同,如果不能卖出也不能分红,那它对你毫无价值。
**************************
不过,我发现很多跟我私信的朋友,还是关心投资,也就是说不是想住一辈子,而是关心买入价和卖出价的差。
一提到这个问题,就让我想起中国的历史,不吐不快,所以必须得聊几句。
现在房地产绑架国家,一般人都有共识,提起这个,很多人都骂香港,说咱们跟人家学的。其实,就是不跟香港学,咱们老祖宗干这事也有好几茬了。
我记得以前央视拍了一个纪录片,写西汉的覆亡。汉武帝打了匈奴后,国库亏空,下罪己诏,与民休养生息,经济应该说了得到不少恢复。
但不知怎么的,后来就搞起了房地产,当时的有钱人都一窝蜂的买房子、置地,这么一来,造成两个结果:一个是豪强崛起,一个是产生了大量无地流民。
豪强一般都和政府官员有关系,所以政府征不上税,没办法,只好卖官,买官的人也是讲成本收益的,所以上来后更加横征暴敛,结果产生更多流民。
流民没有享受到经济发展的一点好处,对社会充满了仇恨,王莽利用仇恨上台,但没能力挽狂澜,社会危机反到加剧了,最后经过一轮财富大清洗,社会才最终走上正轨。
其实,中国的历史基本都在重复西汉的故事,那就是只要一炒房地产,就走上一条不归路。因为贫富分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就给皇帝逼上了一条绝路:要不你带领领着广大无产者,对自己体制内的官僚富贾等受益者开刀,要不你就和自己体制内人穿一条裤子,与广大无产者为敌,最后被一勺烩。
在这方面,明末历史提供了一个绝好样板。
说起明朝灭亡,有很多原因,但从经济角度讲,就是崇祯皇帝不肯向明朝的既得利益者开刀。明末,土地兼并非常厉害,有钱有势的人,动不动家里就有上万亩地。
崇祯接班时不好,当时,外有女真,内有李自成、张献忠,财政捉襟见肘。经常因为给士兵发不出军饷发生哗变,就这样了,还只是向普通老百姓搜刮。
实在没辙的时候,求官员募捐,结果,这帮既得利益者们三瓜俩枣的应付崇祯,难怪崇祯死前怒骂这帮人,“朕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
但是崇祯没舍得下手,有人舍得下手,农民军一进城,老虎凳辣椒水一上,这帮既得利益者们的财富顿时化为云烟。
格局决定路径,路径决定命运,也许国人该清醒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