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读三国志许麋孙简伊秦传
许靖这个人好听一点叫识时务吧,不好听大概就是墙头草了。跟过董卓,和那个倒霉的周毖一起举荐人才,结果周毖被杀了,他跑了。其实他一心是想跟曹操的,洋洋洒洒写了好长的信,可惜被发现扔海里了没有送出去。后来跟了刘璋,也是最早主张投降的。最后刘备本来看不上他,是法正说了才厚待的,而且还过得不错,寿活也长。
这样的人善于钻营,道德感也不高,一不对劲就赶紧先保全自己,在乱世之中倒是最容易活下来的。不过这样的人能力再大,毕竟还是少了点气节,算不得贤人吧!
糜竺的妹妹是糜夫人,算是刘备的小舅子,不过实在刘备妻儿被吕布捉了的时候献给刘备的,还有大笔钱财,说他有远见也可以吧。之后也一直跟着刘备,地位很高。不过后来弟弟糜芳叛投孙权,还导致关羽被杀,糜竺也是自绑双手负荆请罪,后来还含恨而终,也算是有担当了。
孙乾,简雍和糜竺一样主要都是作说客,看对象应该都是刘表刘璋吧。孙乾之前很受刘表的器重,简雍则得到刘璋的喜欢,后来也劝说刘璋投降成功,也比较作威作福。不过为人还算可以,敢和刘备说真话,风趣地化解了别人的牢狱之灾,虽说是举手之劳,也要敢做才是啊!
伊籍有辩才,与诸葛亮,法正等一起作《蜀科》,大概相当于当时的法律吧。
秦宓强调举贤才,推崇文士,认为战国策鼓吹苏秦张仪的合纵连横是杀人保己的东西,所以厌恶。苏秦不清楚,张仪的连横是主张伐交为主,打仗为辅的,不能算是吧。而且觉得秦宓就像个老学究,什么都是前人书本,回答问题每一句都是诗经,不知道是不是当时人的习惯啊。不过看了那么多,好像也就他这样!也算是个做学问的吧。
陈寿先生对这几位还是多溢美之词,虽不认同,还是记下吧。评曰:许靖夙有名誉,既以笃厚为称,又以人物为意,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廊庙器”也。麋竺、孙乾、简雍、伊籍,皆雍容风议,见礼於世。秦宓始慕肥遯之高,而无若愚之实。然专对有余,文藻壮美,可谓一时之才士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