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个人阅读史十佳
查看话题 >2017年3月书单|如果人生只能读三本书?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小山
一、
前段时间刷微博,无意看了二逼瓦西里、东东枪回答网友的问答,网友问:如果18岁以前,只能读五本书,会推荐哪五本?
二逼瓦西里的回答是:
1、唐诗三百首
2、一本印刷精美的敦煌的画册。
3、一本印刷精美的对中国地理的画册。
4、一本青年健身指南。
5、一本英文字典。
东东枪的回答是:
1、一本科学书
2、一本经济学书
3、一本英文小说
4、一本中国的文言作品选集
5、一套漫画
推荐这些书的理由,他们有所阐述,限于付费问答,我在这里不便详述。
看过两人回答后,我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翻来覆去地想,到目前为止,只能推荐三本书:
安徒生童话全集,如果只能读一个童话故事,推荐看《海的女儿》。
金庸的《白马啸西风》,我个人喜欢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和《白马啸西风》,想了很久,还是推荐《白马》好些。
类似于《十万个为什么》的书。不清楚市面上现在还有没有如此包罗万象的书,如果没有,看些简史或吴军的《文明之光》也可以。
二、
下面是我的推荐理由:
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本书,应该是安徒生的《海的女儿》。小时候我看过许多漫画书,什么孙悟空大战葫芦娃,变形金刚大战葫芦娃等等。这些看过便看过,无法在心中有多少怀念,只有那本蓝色塑料皮,印有《海的女儿》字迹的书印象深刻。或许我小时候不明白这个故事讲的什么,只是无意翻过那蓝色的书页,关于海的女儿得不到王子欢心,不忍杀他,跃入水面,化成泡沫的故事看得也是迷迷糊糊。
小时候我只觉得好玩,有趣,没有太多想法,倒是随着时间不断浸染,内心对于人类很难有幸福美满的结局,有着很强烈的触动。
太多人在追求完美爱情,留念初始爱情的美好,但他们忘了人类由始至终喜新厌旧的程度,那种想始终保持新鲜感的想法,不现实。生活在这个社会,哪怕是步入教堂,对着上帝承诺过的誓言,也难兑现。
所以珍惜每天的生活,珍惜身边的人,十分重要。《海的女儿》或许讲述的是爱的故事,但我更愿意将它看做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近我在重读《安徒生童话全集》,读到《海的女儿》,泪流满面。
三、
第二本书在文化界有争议,年轻时该不该看不看金庸小说各有理由。遗憾的是,我并不认为他们争议有何意义,这世上多读金庸小说的人太多,我身边的人,没有谁出现反常现象。
金庸的书,我喜欢两本,一本是《白马啸西风》,另一本是《射雕英雄传》。选一本,《白马啸西风》,一是考虑到18岁以前人的耐性。二是以后社会碎片化会更加严重,读短篇或许更合适。
我第一次读到《白马啸西风》,有些惊艳,他不似金庸写长篇小说那种雄浑、正气的风格,转向唯美、哀伤,类似于散文风的语调,整个故事写得非常悠长、轻柔、回味,你可以听见北方人吹奏羌笛的「呜呜」声。故事最后那句「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欢。」有种说不出的倔强、叛逆感。
人类追求自由的崇高,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现实有多残酷,追求自由的心就会有多强烈。我希望每个人在读过后,明白追求爱情、幸福、自由的代价。小说中李文秀的代价是孤独终老,你愿意吗?
四、
最后要说说《十万个为什么》。小时候,我是家里的独子,那时没什么玩伴。母亲对我的教育很严格,在她的观念里,除了让我吃饱穿暖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事是读书。她的读书观有些狭义,无非是好好学课堂上的知识,老师布置的作业按时完成,考大学,类似于我姥姥所说的: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
事实上,我非常厌烦学校的教育,至今仍觉得我们国家的教育非常愚蠢。当然,这怪不得母亲和老师,社会大环境如此,没有办法。
读书那些年,我属于很自觉的人,放学要回家,九点上床睡觉,基本上除看电视外,没什么娱乐活动,陪伴我的,无非是那些漫画书和《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开启了我对世界的好奇心,明白这个世界的广度是我小脑袋瓜永远也无法想象的美好。我之所以到现在还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对那些在不停探索宏观和微观世界的人有崇高的敬意,就是那些有趣的是,是它们陪我走过童年那段苦涩时光。
不过书里面只告诉我世界的美好,对于追求美好过程所要忍受的巨大煎熬,并未提及。想想也是,哈雷彗星的发现,不正是在一天天的记录中发现的吗?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小山
附三月书单:













-
弗洛拉 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13 23: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