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掌换来的糖
邻居的三岁宝贝孙子和同龄的小伙伴因为打架脸上破了皮,邻居生气又心痛的同孙子讲以后不要再跟他玩了,这麽没用老是被人欺负,你不会还手啊,下次别人打你你就打回去。过了一天下午我看到那个打人的小孩拿着很多五颜六色的糖果分给了邻居的孙子吃,他们又天真烂漫的耍闹在一起。打一巴掌给一个糖,这种故事套路要是在小孩子身上发生大概也没什么,小伙伴分享一些好吃的之前发生的不愉快就抛之脑后又玩在一起。小孩满心欢喜的吃着糖哪还会记得那一巴掌的痛。可是要是发生在20多岁的孩子身上,相信谁也不会被打完一巴掌而送去的一颗糖而甜的津津有味到忘记那一巴掌的痛或者带来的耻辱。实习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去亲戚家借住了几个月,父母也说了会给生活费,最后也给了一笔不会让他们吃亏的费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没有比这句话更能形容我那几个月的日子,我的性格特别直,倔,眼里也揉不得沙子,不将就感情要百分百的真诚,也从来不看别人脸色过日子,一直我行我素。借住那段时间我就像掉进无尽的黑色深渊,无法自拔,也无人救赎。别人都以为我在生活条件优越的亲戚家过得很好,蹭吃蹭住。可并不是他们眼中的“免费幸福生活”,列如:开个灯说我浪费电,上个厕所说我用了好多水,看书又说不要在我家假惺惺看一书,吃个饭说我不文雅,看视频叫我关掉外音,说我洗澡跟过了一个年样,洗个衣服叫我不要晒阳台,鞋子摆一双不要跟摆地摊一样摆两双。甚至梳个五分钟头逢年过节硬在我爸妈亲戚面前说我梳头半个小时还要照镜子,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我跟我妈说要买电脑,我妈可能又打电话跟亲戚讲了,然后亲戚又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讽刺语气说你有什么资格买电脑,你还真好意思。我一言不发,甚至心里有恨,凭什么这麽说我?凭什么?凭什么?我想对他破口大骂,我想把他骂我的都骂回去,我想甩脸离开他家,因此我也再也不想去任何亲戚家里住,再也不想去他家,跟他有任何接触,等等很多以此类推的小故事我可以写一本书。到后来我基本不在他家上厕所,大多在上班的公厕所,不会去开他家的灯,拧干衣服晒洗衣池上,洗澡也会定着时间,门口永远只有一双我的鞋,不管早晚也不梳头了,手指扒拉捣腾几下刷牙都低着头不照镜子。最好是不出现在他们面前,自然我跟他们根本上就没有共同语言也无话可说,这可能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以至于又从亲戚那流传出,我不爱讲话。性格内向,不会跟人沟通,不懂礼貌,噢!还有白眼狼这些骇人的话。这些事一度困扰我,压迫得我不能喘息,甚至还被骂哭好几回,但好强爱面子的我都会假装上厕所躲去开大水又要被骂得风险抹干眼泪。我又试着反驳不过是被骂的更一文不值,可能对我好待过一瞬间可是那杯水车薪的好于一个在泥潭里快要奄奄一息的人来说不过是一个巴掌换来的一口水,并不能救我只能是越陷越深。于是在他们面前我当起了被高高挂起的菩萨。我开始讨厌自己不是自己的样子,低眉顺眼,忍气吞声的模样。又不得不承认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真理。每个人走到一个囧态都会是一个全新的自己,喜欢或讨厌也是是一种成长。而我也学会了低头也是一种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