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神技-pmp
第一次看到“PMP”是在一个关于团队建设的PPT上,最开始还以为是项目管理资格认证的缩写呢(也是PMP哦),经过老师讲解才知道是“拍马屁”的简写,感觉非常有意思,印象深刻并记忆至今。 不过,“拍马屁”绝对是一个贬义词,特别是一个实诚、靠谱的人更是很难接受,比如梓晴,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认真、踏实、从来不会弄虚作假的人,对该项神技更是深深地不解以及无力(梓晴在前文《送给实诚的人|请让你的“道理”穿越你的“结界》、《送给靠谱的人|没有瓷器活儿,”显“不了金刚钻》中有出场哦)。 “我真的不行,上次领导新换了发型,让我像市场部的安娜一样一脸崇拜的说:‘这是今年最流行的发型,跟老大的气质特别配’,我可不会说。” “领导的新发型不好看吗?”我问。 “不是,真的挺好看的而且跟她很配,只是这么明显的给领导拍马屁,多难为情呀。” 即便是事实也不好意思当面赞美别人,相信我,梓晴并不是一个人有这样的困扰。 最近看了一期《职场雷鸣》,据说每100位成功人士中就有67位认为:自己在人际方面受挫折成为职业发展的巨大阻力。根据访谈,他们共同的心理障碍是——拉不下脸来赞美别人!这个统计结果可能跟我们感受到的“常识”不太一致,明明经常看到身边的人各种拍马屁呀,不是有句名言叫作“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嘛。 不过,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毕竟在我们的文化里靠拍马屁和靠实力是绝不可能交叉的两条路,每个人都看不上逢迎谄媚的人、都要表白自己坚决不是这样的人而且也不喜欢别人拍自己马屁。但反过来,事实却并非如此,人们很难真正地摆脱“马屁”,据说《笑林新雅》里有这样一个关于“戴高帽”的笑话: 有个门生出京去做地方官,去和他的老师告别。老师说:“出外做官,很不容易,千万要谨慎小心!”门生回道:“请老师放心,门生已经预备好高帽子一百顶,每 人各送一顶,管叫地方上人人高兴!”老师发怒道:“我们应以忠直之道对待别人,何须如此呢?”门生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说:“天下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 人,能有几个呢!”老师听了很高兴地点头说:“你讲的也不错!”门生出来对朋友说:“我的一百顶高帽子,已经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这是个讥讽型的故事,看着并不舒服,但道理已经描述的很清楚了——没有人不喜欢赞美,但赞美绝对是一个技术活。 首先,打开心扉,认可赞美别人是一种能力,并且这真的是一项难得的技能。根据美国《幸福》杂志下设的名人研究会的调查显示:在对500位年薪超过50万美元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300位政界人士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有93.7%的人认为人际关系方面的技巧对他们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他们共同认同最重要的一门课是能够赞美别人。 其次,言之有物,真诚最重要。赞美别人并不是献媚,不是为了赞美而赞美,比如,夸赞一个数据明显有误的报告非常精准;对一个明显违反规范流程的操作确认合格;对一个刚刚海边休假归来被晒黑了的同事说“你白了很多”,这样的“赞美”不仅不会让对方愉悦,而且太夸张的“赞美”会给人留下没有原则、甚至有所企图的不良形象。 第三,赞美并不局限于对待上级,平级同事、下属员工都是赞美的对象,特别吝啬自己的“赞美”会显得不近人情,如果只学会对上级进行赞美,那可是标准版的“拍马屁”啦。 第四,学会做汉堡。如果对方的观点、做法确实与自己不同,并且由于工作需要必须沟通并理顺,这个时候还有另外一个技巧就是做汉堡——先赞美再指出问题最后再肯定,比如小李报给你的月报有一个数据错了,就可以说:平时一向严谨,这可不像你能犯的错误(赞美);月报最终汇总后要上报给总部和对客户公布的,咱们一个错误很可能影响公司领导的判断或者给咱们公司造成损失,决不能再犯(批评);你这么聪明,想想办法,怎样避免不再有类似的失误(赞美)。 “没想到这个PMP这么重要、还有这么多的注意事项呀”梓晴感叹到,“不过,仔细看看,做一个真诚又善于赞美别人的人,还是可以接受的,我一定会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