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夏威夷游记
![]() |
毛伊晚霞 |
时光匆匆,原难回头,人世种种,本是幻梦。人们总是要跳出平常的生活,走上不同的旅程,去看不同的世界,接触不同的人生,而勿论他看到或感受到的是时光表面的浮影,还是生命深处的悲伤。这且不是旅行的最奇妙之处。因着时间的不可逆,所有人的旅行注定都是一场无法追及的迷梦,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的迷离和遥远,但它却深深进入你的生活深处,成为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时时提醒你开始下一段旅程。所有人生活在所有地方,所有人的心里,都装着一整个世界。
在记忆沉入太平洋深处之前,需要抓紧把夏威夷之旅的种种记述下来,并无目的和意义,只是担心过不了多久就遗忘和淡漠了这段记忆和感受,至于淡漠了会怎样,倒也不在考虑的范围内,只管趁热记述下旅途中的种种罢了。
也许对很多人来说夏威夷就是一个地名,并没有深究它的背景和含义,更少的人会去关注波利尼西亚族群,几乎没人知道居住在太平洋深处的波利尼西亚人其实和马来、印尼、菲律宾人本是同一源头,在数千甚至万年前可能由东亚大陆迁往台湾,然后借着惊人的航海术,逐步扩散到太平洋的岛屿之上。这些如今总人口高达2.5亿说着统称为南岛语系的人们,数千年来创造了种类繁多,绚烂若彩虹一般的文化,但因居于大洋深处,直到大航海时代才逐步走入大陆居民的视野。夏威夷人则可能是较晚才从波利尼西亚群岛渡海而来,如果看看地图,哪确实是一段不算短的旅程,特别是在没有铁器的社会里。他们怎么制造渡海的船只,怎么辨别方向,怎么才能运输物资和人口,这对我来说都是难以深究的事了。
BIG ISLAND
直到要定从洛杉矶到夏威夷的机票才意识到,原来夏威夷几个岛都有机场,而且不止一个。事实上,只到出发前才大概知道要去的地方是一个群岛。于是计划旅程从大岛开始。大岛国王通过武力统一了群岛,此处便称之为夏威夷群岛,因为大岛本名夏威夷。
因为从南加州过去,没有对强烈的阳光感到过度惊奇,倒是湿润的海风更新了洛杉矶干燥至极的感受。因是租车自驾,几乎绕大岛开了一圈,得以一览公路沿途风貌。这几乎就是青藏高原的海岛版本,除了大面积裸露的火山岩,其荒凉起来放佛到了中国西部的无人区一样。但大岛东部又是茂密的雨林区,颇有热带风貌。也许因为最活跃的火山-夏威夷火山位于岛屿的东部,曾经喷涌的岩浆都流向大岛的西部,结果在火山的背面行成了一块阴暗潮湿的雨林地带。
整个行程下来,夏威夷群岛各个岛屿似乎都呈现出西部沿海艳阳高照人口密集,现代设施群集,而东部沿海则阴暗潮湿多雨,人口相对较少(大岛东部的HILO镇似乎是大岛最大的人口聚集区,也许因为大岛西部实在是火山岩遍布难以居住的缘故吧)。
因为工作繁忙,事先并未做详细的行程攻略,只是拿了朋友的攻略大概做个参考,然而朋友并没有来到大岛,所以基本是到了机场拿了一堆花花绿绿观光旅游的册子临时研究罢了。第一日到宾馆已是下午,又担心女儿时差不适应,就在宾馆休息吧。度假村成扇形散布在一处叫Waikoloa的海滩上,占地甚广,有免费的有轨电车和快艇供人穿行。四处散布着类似弥勒佛、观音等一些东方文化的物件,有些可辨别出似乎是中国、日本、泰国、柬埔寨之类的艺术品,但有些就莫名其妙,不知是何方怪物。甚至发现一副大型浮雕壁画,乃是道教的神仙图。由此看来,此处必是专为西方人所设,若是多为东方人,自不会对这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有什么兴趣。说起来,东方的度假村酒店倒确实多是一些希腊罗马式样的艺术品。可见对于旅行者来说,见识一些异域情调是必须的。
![]() |
酒店内景 |
晚上到酒店最西边临着海岸的一处餐厅吃的晚饭,味道是正宗的美式餐厅,也照例要给高额的小费,只是虽然坐在海边但因为到的太晚,也基本什么也看不到,只能看着零散的情侣如鸳鸯般在曲折如幻梦的泳池里缓缓游行。后来才发现,这地方果然是因为可以一边看落日一边吃晚餐所以才如此贵,所以就专门来看了日落,加上前日的晚餐,也算在意念里完成吃晚餐看落日的行动。
![]() |
酒店落日 |
家庭出游有时候真是一件头疼的事,早上起来这样那样,最终出门也将近11点钟了,开了导航顺着大岛西侧的公路向南寻往库克船长遇难之地。
库克船长也算是自小仰慕的人物之一了,少年时读过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不知为何在记忆里和库克船长混为一谈,所以在印象里库克船长似乎没有死。因为拿了宣传册子,才看到库克船长死于大岛,仔细查询之下故事大体如下,库克船长多次太平洋探险后“发现”夏威夷群岛(在茫茫太平洋上,发现微小如灰尘般的岛屿看似完全不可能,但既然波利尼西亚人在数千年间通过相对简陋的船舶设备也能发现,想必对于航海家们来说,沿着岛链、观察候鸟鱼群、了解风向洋流等等应该可以找到一些线索,不至于就是纯粹的毫无目的驶往未知航向,哪样的话遇到岛屿的几率可以忽略不计了),起初与夏威夷人相处甚好,经过补给离开后不久因为遭遇事故,不得不返回修理,但这种行为似乎触犯了当地的某种宗教禁忌,于是船队与当地人产生激烈冲突,在一次战斗中库克船长掩护船员撤退,被当地族人杀死在海滩上。据说多年以后,夏威夷国王为了表示对英国的歉意,把库克船长死去的哪块地方送给了英国,如今哪里立着纪念库克船长的尖塔。说起来,夏威夷国王也着实可爱,当他看到库克船长的英国米字旗,非常喜欢,想必他认为这世上旗子大体如此,于是便也做了一面左上角为英国米字,其他部分用蓝黑长条覆盖的国旗。刚看到误以为夏威夷曾是英国殖民地,实则非也,夏威夷一直是独立的君主国,直到加入合众国为止,这面旗子则一直保留下来成为夏威夷的州旗。
![]() |
小教堂 |
于是,在谷歌导航华侨腔的陪伴下,一路向南开去,经过大片的荒原,进入热带雨林覆盖的地区,经过几个弯后,前面竟然堵车了。刚才似乎看到有家叫北京花园的中餐馆,既然已是中午,干脆调头回去吃饭。零碎看过一些攻略,说大岛并无中国餐厅,这里突然看到一家也颇感意外,想必也是来自华南的华侨开的饭店吧。这家餐厅是在路边一个悬空处建起的二层建筑,从公路走过来是二层,倒也干净明亮,窗外是郁郁葱葱的热带植物。老板是位40余岁的中年人,眼看不似南方人,张口就更加确信了,一问之下,得知真的是北京人,这就不好再往下问了,大家心照不宣,拉拉家常也是颇感亲切。要了杂酱面、炒饭和一盘孜然羊肉,味道还算地道。吃完走人,老板喜欢我女儿,送了现做的折纸鹤,祝福他们在这离岛秘境里安然生活吧。
继续向南开,依旧堵车,只能等着了,前面有段修路,再不远就是个岔口,右转十几米后,跟着导航进到一条小路,向海滩方向开下去。路曲曲折折,开出树林后,是相连的咖啡庄园,远远的大房子散落在路边几百米远处,隐隐有人在活动,阳光无比强烈,似乎有一幢房子在开PARTY,听不到声音,只有一些车停在房前。然而路就消失在三个种植园的交汇处。只得原路返回来时的公路。往回开了一点,几辆车停在路基上,下来打听才知,旁边有条小路,要走路下去,来回约需2个小时。心里暗自不爽,如果在中国,想必早已修的大路朝天申请世遗。后来想到若此处多做宣传游人如织,似乎体现了夏威夷人曾经对抗文明社会的历史,确是多有不妥,虽然很想前往,奈何腿伤未愈,拖妻带女,悻悻作罢。
女儿似乎不太在意换了一个地方生活,也许对眼睛看到的不太理解,因为我在前面开车,女儿几乎就在后面睡觉,一路上并不知道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但她似乎很喜欢旅行的感觉,每到一个地方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玩的事情,比如在海边挖沙,在路边捡石头,或者在树林里翻检一些树枝干果等莫名其妙的东西。如果遇到人,她会很快和小孩成为朋友,也会成为大人喜欢的对象。当然也有哪种面对如此可爱女孩而满脸戒备的小孩,有夏威夷人也有白人,这些人是怎么想,难以理解。
![]() |
海边遗迹 |
第一天下午就这样匆匆忙忙,库克船长纪念碑作罢后,去了夏威夷人海边的一个遗址公园,似乎是一些在原址上新建的海边寺庙和居住设施,看介绍说是皇家神圣领地,然而国王早已没有,皇家也就是噱头了。然后去了一个内部绘满壁画的天主教小教堂,确实不错,也没有人,但比起华丽的东正教教堂来说终究是简陋一些。说起教堂,后来在MAUI时,开在崎岖难行的山路上,转过一个山峰,在山顶处突然看到路边到悬崖之间有一座耸立的教堂,门前有牌子写明是庆祝建堂150周年,牌子是2012年立的。因为不是周日,照例也没有人,偌大的庭院,孤独高耸的教堂,默默立在苍山白云之下,竟也是留恋不舍了很久。
![]() |
山顶教堂 |
然后,就继续向南,奔向SOUTH POINT,美国领土的最南端。离开主路后,又开了十几英里才到,时间已是傍晚。有几辆车停在路的尽头,两边是无尽的牧场,并没有看到牲畜(在其他地方看到都是野放的牛群,特别是在MAUI岛),走到坡下,便看到一长排临海的悬崖沿着海岸往西北蔓延而去,气势惊人,三三两两的人群站在悬崖边上探头向下张望。下面约五十米处是傍晚翻腾着白色浪花的巨浪,从太平洋深处涌来,努力拍打着美国的最南端。
![]() |
south point |
![]() |
south point |
从这里往东走有一座灯塔,不远处用石头垒起了一个小小的祭坛,上面放着一个石雕摊开的双手,侧面雕着一张人脸,另外一边写着一行字“kingdomof Hawaii is still here,we never left”。我未必喜欢夏威夷人,但这种充满着自由张力的符号和文字倒是甚合我意。太阳已渐渐沉入远处的云层,海浪仿佛疯了一样猛扑向黑色的火山岩,似乎在报复不知何时火山熔岩的入侵。更往东的黑沙滩、绿沙滩今天是不可能再去了,这次夏威夷行程再也未能前去,回到宾馆之前开了50多英里,路上在KONA镇上一家夏威夷本地菜餐厅吃了晚饭,发现所谓夏威夷面其实就是鸡汤乌冬面,云吞面也位列菜单面类之中,可见华南文化之滥觞。
![]() |
无名雕塑 |
第二天就懒在宾馆不愿意出去了,好在宾馆整整霸占了一整个海湾,但海边只有黑色的火山岩,并没有沙滩,所以酒店就人工拦出了许多地方,聚水成湾,供人戏耍,后来发现也许这个内海湾也是天然形成的,只是被人工整修过了。因为在南加州本已呆了将近一周,自以为已经适应这炽热的阳光,然而还是经验不足,防晒霜没有在背部认真擦涂,结果浮潜也就1个多小时,晚上就开始瘙痒疼痛,一直持续到离开夏威夷。不过,后来到MAUI以后就干脆穿衣下水,也不至于伤的更严重。
文章写的拖拖拉拉,停了一段时间又捡起接着写。今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新闻便是郭川的失联,在夏威夷西北部海域,三体帆船仍在,三角帆脱落,人没了。和登山者一样,航海者的一切荣耀都来自于大海,如今也许最终一切又归于大海,本是命中注定,也是郭川多少次在心中模拟的结局吧。如果他活着希望他归来,如果他死去,希望他安息。
![]() |
大岛路上 |
在大岛的最后一天是漫长的驾驶之旅,横穿大岛,单程约70余英里。一边是气势巍峨,云遮雾罩的火山,一边是蛮野荒芜的高原地貌,间许有不成群的牛散布在高高的草丛中。离HILO越近,便离阳光越远,浓浓的雨雾从火山顶上一路压迫过来,直到一头钻进雨雾中,一时便看不清旁近,等到钻出雨雾,便是热带雨林的景象了。公路曲折穿过密不透风且葱绿的树林,绿意遮掩中,能看到依地势而建的各式房屋,多是平层的白色美式HOUSE。
![]() |
日式公园 |
雨开始不停的下,时大时小,天空是被厚厚的云遮住了,简直和西岸是两个毫无关系的世界。因为事先已经决定放弃去夏威夷最高峰HANAKEA(事实是放弃了之后所有的登山之旅),便直奔夏威夷火山。火山和想象中没有大的差异,只是没有看到岩浆喷涌的景象,据说有直升机可以看到一些此类情况,但雨一直下个不停,也未见此类服务何处可询。走了几个景点,天色不早便离开了,女儿却是十分高兴。晚上依旧去了中午同一家pancake餐厅,可称得上是物美价廉,吃上当日的特价餐烤牛肉,3个人总共60多美元,比起一些动辄上百美元的STEAK HOUSE实在是性价比高的可以。离这家餐厅不远的地方有一处日式公园,许是纪念日本移民多少周年之类,然而在昏暗的异国午后,看到一些真正东方的物事,心里多少也有些温暖之处。然后,就是在夜色中一路向西,直到看见满天星光,便离宾馆不远了,在这之前,是一段极浓的迷雾横亘在深夜的大岛公路之上,女儿在后座已经睡熟。
![]() |
夏威夷火山 |
MAUI ISLAND
记忆只是一些浮光掠影,既没有时间顺序,也没有空间限制,在记忆的世界里,阳光可以瞬间灿烂,海水也可永远蔚蓝。好几个朋友都说MAUI是值得重来之地,我也是这么认为,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登上绝顶,心里总有欠缺。另一方面,这次夏威夷之行装模作样拍摄的照片中,能称上美丽的均在MAUI完成,当然其称美丽断断不能归之于我的摄影能力,而实在是因为眼睛所见已是奇美之景,镜头所录百不及其一。
![]() |
毛伊一瞥 |
曾经也算是个驴友,也就报个名跟着队伍就出发了,去得都是荒山野岭,谈不上什么详细计划,大多就是走到哪里算哪里,很多情况基于临时决定。但对于城市或者海岛旅游确没有什么经验,上次去海南也是未定计划,手忙脚乱。这次拿了朋友的计划过来套用,本想省点力气最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朋友是蜜月旅行,一对青年自然精力旺盛,一天之内走了哈纳之路,也开车到了Haleakala山顶。然而我们便不行。
![]() |
哈纳之路 |
MAUI似乎是太阳女神的意思,似乎也未必是善神,降下怒火之类的事情在远古发生过,可能暗指火山爆发。第一天按照朋友的计划踏上ROAD TO HANA, 经过岛的中部后,就进入山区,十八盘一样的公路,景色倒是不错,然而租车时候订的小车没有了,免费给升级了一辆福特探险者,车是好车,但这样又大又长的车走多弯山路可谓劣势尽显,后排的妈妈和女儿颠簸的不行,女儿本来已经睡着,突然就吐了妈妈一身,后面又吐了一次,便知道今天不可能再开到山顶去了。不过,说实话,这样的盘山公路开起来倒是非常过瘾,如果有一辆操纵灵活的车,确是一件美事。
![]() |
哈纳附近 |
公路基本是沿着海边的山侧盘旋前进,但大部分时间并看不到海,因为不是海边悬崖那样的地形。大约中午时分到达了HANA。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小镇,居民似乎也以夏威夷人为主。费力的找到一处泰餐厅,意外的是味道竟然很正宗,吃了一碗地道的炒粉实在是对得起中国胃。旁边有一大片空地似乎在举行一些当地仪式,长长的游行队伍中有国王模样的人士,问路人得知是某种家庭例行祈福仪式之类的事情。仪式间隙,年轻夏威夷人在旁边嬉笑抽烟打闹,并没有把这个当做从内心里严肃的事情,竟然想到小时候参加外婆村子里的葬礼,村里的青年也是如此在肃穆的仪式旁嬉笑抽烟打闹,虽然非常扎眼,倒也满是乡土气息。
![]() |
路上 |
说起夏威夷人,能接触到得主要是酒店、餐厅的服务人员,因为长相确有不同,倒也容易分别,但游客聚集之处的夏威夷人无论从口音、说话方式还是待人接物等等和普通美国人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然而还是有两次,让人感觉略显意外,一次便在HANA镇得海边,饭后小憩,车刚刚发动,一群年轻人在旁边大声叫唤,妻子受了惊吓,急忙让停车,车停下后,年轻人喊道“you can go”,才知是乡下人无礼的玩笑而已。这情景倒是让人仿佛回到老家的乡下,或是中国西部一些蛮荒之地,当地人对外地游人哪种即希望你来消费,又被骚扰了一样的感觉。另一次则是在OAHU的波利尼西亚文化中心与一些波利尼西亚人的简单交流。
HANA过后,沿着MAUI岛南部的海边自东向西逶迤前行,前半段路况还好,在一些热带丛林里钻来钻去,路两边有一些人家,但已显出凋敝破败之象。再往前就没有铺好的路了,不过也还是平整过的,路基也并非泥土,而是混了石子的压紧路面,只是尘土大了许多,任何车通行都毫无问题。风景倒是比HANA前好很多,大部分时候就是在海边的悬崖上开车,老司机倒是可以边开车边匆忙的欣赏风景了。
我对这些驾驶并没有什么大的感觉,毕竟不是平原上长大的人,对一些山路也没有什么特别惊奇。在美国开车并没有什么困难,严格守规矩便是,我本身就是开车偏快之人,在这里倒也适应,但这样说其实也就是在大岛和MAUI这样的人口稀疏之地,后来到了OAHU,竟然也有因为路上不爽一路闪我的人,妻子后来说真害怕对方有枪,我也一笑而已,强龙不压地头蛇的道理还是懂得。
![]() |
海边 |
夏威夷回来后,忙的一塌糊涂,这篇游记也写得断断续续,如今坐在江西一座小城的雨夜里,回想着一个月前的光景,竟是恍若隔世。MAUI岛短短三天,印象最深有几处,一是在Kaanapali拍摄晚霞,实在是美到极致,也爽快到极致,其壮美瑰丽,实乃平生罕见。二是在拉海纳一家餐厅吃的晚餐,贵是很贵,但味道十分地道。说起餐食,从到洛杉矶起始,就惊叹两件事,一是饭量巨大,颇有山东河南之风,在STERAK HOUSE点一份牛扒,竟然有一斤重,吃的确实费力,不过一星期后竟然也适应了,当然体重自然增加不少。二是小费,虽然也不是没来过美国,但一则这次来的时间长,前后三个星期,也真是天天下馆子(在MAUI住的宾馆有厨房,去超市买了辛拉面,在房间煮了吃,肠胃一下顺畅不少),少则一成,多则二成的小费确实是不小的负担,第一个星期还颇有不舍,后边倒也习惯了。在加州税为百分之八,再加平均百分之十五的小费,每顿饭要加收百分之二十三的费用,夏威夷税为百分之四点八。虽然每次吃饭倒也加不了多少,但因为天天在外就餐,总共算起来也是不小的开销。这也是美国旅行,总是最后算账时候才感觉花钱如流水的原因之一吧。
![]() |
海边 |
这次夏威夷之行,总体上行程十分紧凑,比起十天都呆在火奴鲁鲁要累很多,但确实去了很多有意思之地,可是反过来讲,去得地方虽多,但因为时间较短,总是不得尽兴。比说LAHANA。这是一个海边小镇,古时乃是捕鲸重镇,如今虽然港口依旧船来船往,但再也难寻旧日风貌。沿着海边是阳光明媚的一条大街,明显是游客的人逛来逛去,来往穿梭于鲜艳的服装店、咖啡馆、饭馆和酒吧之间,镇中心是一颗大榕树及其无数连在一起的子孙所覆盖的小广场,南边是一个小博物馆,讲述着LAHANA的历史,意外的是里面陈列有一本中文版的圣经。离广场不远斜对面是一幢19世纪风格的木质2层民居,看介绍是一位美国传教士的住所,据说就是这位美国传教士发动了革命,推翻最后一任夏威夷女王的统治,建立共和国,为夏威夷加入美国创造了条件。至于这背后是不是有美国政府的阴谋,就不得而知了,按照惯例,想必多少和华盛顿是有点关系的。这位最后一任夏威夷女王身高据说超过1米9。
午后的LAHANA,阳光非常强烈,但空气并未因此而燥热,反倒有一种清爽的感觉,漫步在这透明的热带空气中,看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男女们漫步在这异国的街头,实在是一种难以忘记的感受。因为时间匆忙,第一次到LAHANA已是晚上,吃完饭已经是9点多,沿着海边循着浪涛散步了一会。第二次过来是到港口乘潜艇出游,前后呆了一个多小时,也是匆匆忙忙,未及慢慢品味。如果再有机会过来,能老实找个咖啡馆坐满一个下午,看着游客闲逛,商家忙碌,想必也是惬意之事。
![]() |
海边 |
Kanaapali海滩也许并不是MAUI最好的海滩,但却是离居住区最近的海滩,说来奇怪,来夏威夷明明是海岛旅游,其实反倒下海的时间很少,在大岛也就在度假村里的人工湖里玩了一天。来MAUI也就在KANAAPALI海滩玩了半天,夏威夷之游确实和其他太平洋岛屿旅游有不同之处,夏威夷可做之事太多。
![]() |
童趣 |
女儿对于危险是非常谨慎的,因此对于匆忙来去的海浪还是心存忌讳,轻易不愿下水,只在水碰不到的沙滩上玩些堆沙挖沙的游戏。这天到KANAAPALI,女儿倒是和我一起走到了齐腰深处,因为下午海浪比较大,我抱着女儿在来来回回的海浪里漂浮,倒也自得其乐,最后她还是喝了海水,就回岸上继续玩沙罢了。
大约到下午5点多的时候,太阳已经渐渐显出颓势,这次准备充足,独脚架和相机一应俱全,拍下了对我来说无以伦比的照片。随着时间的流失,太阳逐渐破碎融化为金色的岩浆,流淌在邃蓝天空上泼开的片云中,远处些许帆船慢慢归港,有土著手持火把爬上海边的黑崖点亮高耸的火炬,呀呼一声跃入黑色的水面不见踪迹。此时,天空已是一片灿烂的血色,远处的岛屿显出巍峨的身影,碎裂的红光慢慢退入大海。身后沙滩边缘处酒店的露天餐厅开始营业,土著歌手唱着含情脉脉的歌曲,随着音乐摆动着身体,烤肉的香味遍布沙滩,旁边不远处身着比基尼体型健康的姑娘们在争抢着余晖中渐已模糊的排球,清朗的笑声随着渐渐平息的波涛向远处蔓延。
![]() |
晚霞 |
OAHU ISLAND
中国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训,士人成年后多有结伴出游观识天下万物的习惯;欧洲旧时贵族子弟成年后,一定要到巴黎、罗马、雅典、柏林、维也纳等著名城市旅行学习;伊斯兰世界更是提倡青年应该在旅行中体悟真理,在游学中找到生命的真谛。旅行,既是寄情山水,又是观识人文,遍尝天下美食固然重要,在路途中体会别样人生则是更加不可替换的人生必需。
不知道其他中国人,反正我从小到大只知道檀香山,这次旅行给我带来的第一个知识就是,檀香山即火奴鲁鲁,火奴鲁鲁是欧胡岛上的一座城市,而欧胡岛是夏威夷州政府所在地,是夏威夷群岛中并不算最大的一座岛,但却是城市化程度最高的一座岛。火奴鲁鲁绝对是一座不亚于美国本土,甚至东亚城市的都市。
但这不是重点,我要找的是檀香山。从机场出来,拿到车子,就设定导航直奔唐人街。已是下午5点多钟,略显破败的街道上散布着一些有中国元素的饭店和商铺,药店里塞满了各种草药,和产自大陆、香港、台湾的中成药,老板缩在斑驳玻璃柜台后的角落听着收音机,看我没有买的意思,他便也没有站起来的意思。我问哪里可以找到孙文塑像时,他热情的出来帮我指来指去,并告诉了我一个地方,但用的是粤语,没听懂。大概是向北吧,路上大部分店铺都已关门,有些杂货店和上海街头并无二致。间或有三两脸颊深陷,似乎是瘾君子的土著在路边呆呆的看着你,不远处街角的阴暗处,一辆破旧的轿车里塞着几个健壮的土著青年,在黑暗中注视着外面,似乎在提醒所有人这里是谁的底盘。拐过街角,一个警局热火朝天的开着门,警车顶上的灯在路边无声的闪烁,让人心头稍安。
![]() |
中山像 |
终于找到孙文塑像,立在一个大的十字路口,面向正南(为何不是面向西北方?)右边是一条人工河,左边是一个排场很大的海鲜酒楼(也许就是药店老板告诉我的地方)。孙文,生于广东中山市,幼年随兄于檀香山生活,大学后到香港学习。他的童年和青年时光是在这里度过的,他上过的学校迄今依旧为培养过中国总统而骄傲。一百年后,另外一个在夏威夷读书的儿童成为一国总统--奥巴马。向北过去纪念像,是沿河的小广场,有几个石台,约有十几二十个华人老头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下棋打牌,我凑过去看了看,也没人在意,讲的基本是粤语吧,听不太明白。再往前走,右手边是华埠文化中心,空空荡荡,旁边的饭店也大多关门打烊,有点疑惑,进去看到有个搭建的舞台,彩灯高悬闪闪烁烁,正中写有中华民国一百零五,旁边插满了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这才明白。河对面是个日本移民建设的神庙,也是闭门落锁。最后在文化中心旁边一家还营业的越南粉店晚餐,味道还行,老板约50岁,越南华侨,孙女出神的看挂在墙上的电视,放着国内正流行的谍战剧。
![]() |
华埠一角 |
唐人街再往东就是著名的WAiKIKI海滩度假区,灯火通明,酒店林立,游人如织,酒池肉林,自是不消多说了。入夜后覆盖半山的居民区灯火组成一艘宏大而美丽的太空战船漂浮在虚空之中。钻石头因为腿疾就放弃了。恐龙湾的浮潜则是这次夏威夷之游真正的游泳活动了,半天浮潜,奇妙无边。下次再去茂宜的话,一定要去海中的半月礁浮潜。
![]() |
灯火 |
跟随朋友的计划,驾车离开南部阳光明媚的度假区,驶往位于北部的波利尼西亚文化中心。欧胡岛也展现出一岛两重天的本性。车一驶入中部的山区,天气就阴沉起来,穿过几个隧道后,竟然淅淅沥沥下起时大时小的雨来,之后顺着岛北部的海边公路前进,几乎未再见过阳光,偶尔在海边停下休息,阴霾中也只见黄黄混混震荡不定的海水,路上的便利店,居民区看起来都是夏威夷人居多的样子。
![]() |
恐龙湾 |
波利尼西亚文化中心,绝对值得仔细游玩,这里不只有夏威夷文化的展示和表演,而是包括整个波利尼西亚文化圈,比如汤加(唯一从始至终到现在保持独立的国家)、萨摩亚、斐济、毛利等,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表演,文化展示,风趣幽默的即兴演出,丰盛的午宴伴随精彩的演出,最高潮是晚上开始的波利尼西亚大汇演,绝对是迄今为止看到过最棒的民族文化演出。
对波利尼西亚文明的了解仅限于《枪炮、病菌与钢铁》中上帝视角的观察和研究,当然2016年末迪士尼推出的《海洋奇缘》也是直接了解令人着迷的波利尼西亚文化的精彩作品之一。但一切都不如亲自到这些海岛上去参观去体验最为直接和透彻。波利尼西亚文化中心则给了你有点浮光掠影,但足够普罗大众尝鲜的文化体验了。晚上演出前,参加了一个免费小旅行,竟然到了一个摩门教中心参观,远远看到宏伟的摩门教神殿,但并未走到跟前。
![]() |
孤舰 |
珍珠港也是必须去的,天气不是很好,依旧出门缓慢,到达已经过了中午,关门前抓紧去了亚利桑那号纪念馆和密苏里战舰参观,远远似乎看到一艘宙斯盾靠在港口。世界上很少有国家的近代史像中国的那样纠结复杂,不可言道之处如此之多,好也不是,坏也不是,一切都稀里糊涂,朦朦胧胧,怎么都牵扯不清,终究也不知是历史本身的夹缠,还是人心的毁坏,中国人总之还是以遗忘为主线吧。大部分国家则都是老老实实的歌颂护国英雄,纪念忠国之魂,韩国战争纪念馆每月照例祭祀不同历史时期的护国英灵。台北忠烈祠仪仗鲜明肃穆,辛亥革命以来十次大战中牺牲的忠魂飘扬于空。珍珠港的战场遗迹更是多了一份苍凉和凝重。离开前,独自在一处专为二战中离港再未返回的潜艇所设立的纪念广场处徘徊许久,每个潜艇都有一处单独的纪念碑,上面刻有简单的潜艇历史,以及所有船员的名称。有一艘潜艇最后一次发出信号是在中国黄海,此后便杳无音信迄今无踪,180名船员再未能踏上祖国的土地,再不能听见亲人的笑语,为了不可见的使命,永藏异国未知海底。似乎能听到战死将士的愤懑和哀怨,当然还有他们在英灵殿中的欢宴。
![]() |
纪念碑 |
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让人宁愿日费千金,颠簸万里,去到一个从开始也没打算呆多久的地方悠闲或紧张的度过几日,便又回到原来的生活里。记忆注定要淡化消失,最后不过是一些留在日益呆滞大脑里的浮光片影,当一个人的生命终结之时,他去过或没去过哪里,有什么重要的呢?和生命本身一样,这个问题不会有答案。然而,也许就像生命一样,旅行的意义就在旅行本身,登山也好,出海也罢,遍揽名胜古迹,尝遍天下名吃,与天下各地的女子谈恋爱都好,当这些旅行开始的时候便如花蕾一样绽放出美丽的光彩和诱人香味,并为即将到来的一切而期待,为神秘而美好的明天而欢呼;但当大幕拉开,尘埃落定,这些旅行结束时,一切便慢慢破败,成为昨日黄花。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