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炒三鲜”,年少时向往的福利社“最好吃”味道
80年代末乡下的孩子, 不如90、00年代的富有。 说是长在春风里, 但我上小学那会儿, 仍旧买不起福利社里的零食, “方便面”依旧会作为父母对成绩优异者的奖励和鼓励。 正因为如此,还落下了: “穷人家的孩子,好吃的东西要留到最后吃”的病根儿。 有道汤,则属于当时我的“最后才吃”的最好吃系列。 现在,时不时还会听人说道: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一道菜” 兄弟说: 毕业时,宿舍里违禁电器上“咕噜咕噜”的火锅是最好吃的火锅; 女同学说: 恋爱时,被男朋友攥在手心暖化的巧克力是最好吃的巧克力; 离家在外的人说: 生日时,娘亲煮的荷包蛋面是最好吃的面。 还有, 外婆炖的肉, 奶奶烙的饼, …… 我想,冠之于“最” 源于食物本身; 源于身边人; 更源于心境。 与我而言,最好吃的, 是—— 春天的野菜, 夏天的山果, 秋天的新稻, 冬天的红薯, 当然, 也有记忆里的具体味道。 记不得几岁时, 父亲从城里捎回“白苹果”(黄元帅), 傍晚时一家人在屋檐下啃得“嘎嘣脆”,脆甜可口; 记不得几岁时, 母亲从外婆家捎回腌好的土匪肝, 稍微晾晾,爆炒,香辣霸气野性十足; 记不得几岁时, 年货中一袋西瓜味的水果糖, 糖心一点红,晶莹剔透,清爽入喉。 记得大约中学时候, 去亲戚家吃酒,偶然尝汤一道, 鲜美无比。 汤名,及其做法, 其实,我未曾问过,也不清楚, 只道是,记忆里似乎是这样。 主食材有三, 其中之一的火腿肠, 是福利社里才有的。 又因味道鲜美, 所以,就叫“三鲜汤”吧。 按自己的意志随意烹制, 有时做成汤, 有时炒食。 备料 食材:黄瓜1根、火腿肠2根、西红柿2个(虽然叫三鲜汤,可是没有海鲜); 调料:葱姜蒜(不喜欢的话可以不放)、鸡精、食盐、酱油、植物油。

烹饪方法 1.黄瓜、西红柿洗净切片,火腿肠切片。(可以按我以下的方法切黄瓜和火腿肠,先斜切段,然后切成平行四边形片,个人觉得比较美观)

2.切好的食材备用;

3.葱姜蒜切末,放入热油中爆香;

4.依次放入,火腿、黄瓜、西红柿翻炒,加入鸡精、酱油及少许盐;

5.大火翻炒3分钟左右,出锅,可食用。

有朋友说想做一些素菜吃! 想到平日里,下班比较晚,选择做菜时多选择简单一些的。而且节假日,聚会什么的,吃得较油腻,口味重,不妨吃得清淡一些。 来一道炒三鲜,兼具黄瓜、火腿肠、西红柿的清香与鲜味,味道极好。(不想吃炒的,也可以在最后放入两碗水,煮沸,熬出浓味,做成三鲜汤,非常棒!)